如果穿回古代去戰場,你會帶什麼冷兵器?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對於手無縛雞之力的我來說,什麼唐刀、漢劍、環首刀、秦劍、苗刀……刀槍劍戟斧鉞鉤叉這些武器,是想都不敢想。
單兵兵器都是用來近身搏鬥的,陣前交鋒只有在實力相同的情況下才能憑兵器取勝。
而自問在體能上就是個渣渣的我……也只能想想那些作戰距離遠,同時還有高傷害值的兵器了。
在張藝謀的電影《英雄》中,有這樣一個場景令我印象深刻:弓弩手拉弦、上箭、射擊,之後密集的箭雨灑向了衝鋒的敵人。
弓弩是一種裝有臂的弓。
比弓的射程更遠、殺傷力更強,命中率更高,對使用者的要求也比較低,在古代是一種大威力的遠距離殺傷武器,射程可達600米。
《孫臏兵法》中稱這種弩是「發於肩膺之間,殺人百步之外」。
弓弩一般是由多層竹、木片膠制而成的複合弓,形似扁擔,所以俗稱「弩擔」。
它的前部有一橫貫的容弓孔,以便固定弓,使弩弓不會左右移動。
木臂正面有一個放置箭簇的溝形矢道,使發射的箭能直線前進。
木臂的後部有一個匣,稱為弩機。
多功能弩匣內有掛弦的鉤,稱為「牙」;牙的後面裝有瞄準器,稱為「望山」;牙的下面連接有扳機,稱為「懸刀」。
發射時,先將弓弦向後拉,掛在鉤上,把弩箭放在矢道上,瞄準目標後,扣下懸刀,牙就縮下,牙鉤住的弓弦就彈出,箭矢疾射而出。
概括來說就是使用方式類似於打槍,瞄準後扣下扳機箭矢射出。
那麼弩和弓相比,有哪些優越性呢?
第一,加大了張力。
弓必須用雙臂拉張,射手一手控弓,一手拉弦,這樣它的張力就不可能超過人的臂力。
而弩則不同,不但可以雙臂拉,還可以腳蹬弓背,用腰乃至全身的力量拉張。
不論射程還是殺傷力,都比弓強了許多。
第二,命中率高。
用弓射箭時,弓箭手雙手拉弓,眼睛必須同時瞄準。
但雙手拉弓不可能持久,眼睛瞄準也就倉促。
用弩時,則可事先把弩弓拉開,敷上箭,什麼時候對準了目標,什麼時候扳機發射。
加上弩機上設有專門的瞄準器——望山,可以射得更准。
在先秦,還有一種連發弩。
這種弩一次可裝二十支箭,連續發射十次,每次射出兩支箭。
三國時期,諸葛亮改制的連弩,「一弩十矢俱發」(西晉陳壽撰《三國志·諸葛亮傳》注),威力很強。
商代的銅箭頭已頗陰毒,當箭頭刺入身體後,兩翼的倒刺會牢牢鉤住合攏的傷口,難以拔出,血槽就像吸血蝠般抽出敵人的血液。
時至戰國, 新興的叄棱翼樣式更使箭即便拔出傷口也更難癒合,並且相應的血槽增至六個。
秦代箭頭則提高了致人中毒的鉛含量,同時與某些秦劍一樣,表面氧化鉻技術也使箭頭歷久常鋒。
剽悍的草原之風,終於為南北朝召喚出巨大的強弩之王—床弩。
此時的床弩用多頭牛力絞軸上弦,威力已大大強於戰國人力絞軸的連弩,發射以皮或鐵葉為羽的巨大標槍,主要用於攻守城時撞毀樓台、攻城器、城牆等,其最遠射程超過
1.5公里,是古代射程最遠的冷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