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不僅是要多讀多看多記,更要有合理高效的學習方法「收藏」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正確高效學習方法大全,之前分享了很多學習知識點,家長反應很多孩子不一定能記住,今天給大家分享一下學習方法,內容有點多,大家根據各自孩子的情況自行篩選,因材施教,希望可以提高孩子的學習效率,感謝大家的支持,有問題可以隨時留言。

一、正確的學習計劃制定法

每天要做的事情寫在小字條上,做完一件劃掉一件,哪怕有一件沒做完,都絕不去睡覺。

這個習慣堅持了6年,很有用,而且讓我每天都有成就感。

————一位高考狀元的話。

必須明確自己想學的是什麼?明確自己想要的是什麼?人的努力,其實都是為了達到這些目標創造條件。

知識的積累不過是創造條件的一種有效方法。

通過不斷地提高效率,提高行為的有效性,合理定位,降低失敗的風險等等途徑來充實和完善自身。

學習專家警示:沒有自覺,沒有信心,任何高效的學習方法都沒有用。

學習方法雖然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學習的主動性、自覺性和學習的方向性。

這首先是優勝心態。

優勝心態是指認為自己能夠做得比別人好,現在能夠比過去好、將來能夠比現在好的心態。

首先是信心。

要相信自己能夠超越自己,能夠面對並更好地解決現存的或即將到來的問題。

其次是主動性。

在問題到來的時候,要能夠主動地去認識它、了解它,摸索其中的關係。

再則是採取行動。

將問題解決化解為具體的目標。

只有自覺,才能夠用心。

特別是在強化學習的過程中,那種高強度的活躍腦細胞的運動,離開了自覺,可能什麼效果都沒有。

信心才能夠堅持,才可以突破自己在長久的迷失中形成的心理障礙,比如學習恐懼,缺乏耐心等等。

集中精力學習,要把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

1.要學會制定學習計劃,有計劃的學習。

寬鬆的學習環境下,更要自覺的學習。

有些同學管不住自己,放任自流,不能自覺的找課外題做,預習,複習。

這樣的同學多半缺乏自制力,不刻苦。

長此以往,與那些能夠自覺學習的同學,差距就會越來越大。

等你發現差距的時候,一般就很難趕上了,因為大家都在一個水平的時候,你都不能讓自己努力自覺的學習,看到差距,就更困難了。

要有計劃的隨時查漏補缺。

2.思想上不能鬆懈,時時刻刻提醒自己,要刻苦努力,不要掉隊。

初中三年,眨眼即過,而且初一、初二、初三環環相扣,初一的知識比較簡單,但如果基礎打的不牢,不能開拓思維,超前學習,到了初二學習幾何證明,初三學習二次函數就會感覺很吃力,尤其是到初二,初三還要學習兩門新的學科——物理和化學。

三門課放在一起,很多初一數學基礎不好的同學,就很難趕上了。

3.要摒棄小學毛躁,不安的學習心態,養成認真,踏實的學習習慣。

這個毛病在小學的學習中還不是特別凸現。

原因是,小學的知識比較簡單,即使你粗心大意,也只是會做寫錯馬虎而已。

但到了初中,這就包含兩層含意:

一、似懂非懂。

隨著初中知識點難度的提高,同學們如果再抱著這種蜻蜓點水式的學習方式,就不可能完全消化老師所講的題目,只知皮毛,似懂非懂。

而似懂非懂不等於馬虎。

前者根本上講就是不會,不懂。

(有的學生看似什麼都會,就是考試不會)一旦養成這樣的習慣,就很難改正,而且這樣的同學還覺得自己其實很聰明,老師講得都會,只是偶爾馬虎而已。

結果考試成績總是一塌糊塗。

二、在完全會做的情況下,做錯題目。

這是馬虎。

小學時,大家分布在各個不同的小學,班級裡面優秀的同學不多,馬虎一點,還是不能影響到你在班裡的排名。

而到了重點中學,尤其是實驗班,競爭很激烈,大家都很聰明。

這個時候比的就是誰更努力,更踏實,更少犯錯誤。

這也是很多毛躁的同學在小學成績很好,而到了初中後,成績越來越差的原因。

4.千萬不要以為多做題,題目並不是做的越多越好。

要懂得融會貫通舉一反三。

可能是大家在今後的學習中最經常犯的錯誤了。

到了初中以後,隨著知識的不斷加深,很多學校為了提高成績,都會做大量的題目。

這個時候,同學們千萬要記住:不能為了做題而做題。

做一定量的題目當然是必須的,同學們只有通過做題目,才能將課堂上所講的知識點消化,理解透徹。

但如果,撇開知識點,只做題,到最後就是捨本逐末。

更有甚者,有些同學,天天做題,從早到晚,刻苦努力,但到頭來,不但不會的還是不會,會的也不會了。

為什麼呢?他只追求題目的數量,忽略知識點跟題目的結合,以至後來把原來熟悉的知識也忘記了。

那到底應該怎樣做題目才是好的呢?或者說,做題到底真正的目的是什麼?

兩點:一是要在做題目同時將題目和知識點結合,兩者不斷結合,達到深化知識點,鍛鍊技巧的目的。

二是找出自己還不會的題目,弄懂它。

如果你只做自己會做的題目,那是一點收穫都沒有的。

5.一個安靜整潔的學習環境。

孩子的書桌上除了文具和書籍外,不應擺放其他物品,以免分散他的注意力,抽屜柜子最好上鎖,免得他隨時都可能打開,在沒完成作業的情況下去清理抽屜,書桌前方除了張貼與學習有關的如地圖、公式、拼音表格外,不應張貼其他吸引孩子注意力的東西。

女孩的書桌上也不應置鏡子,這會使她有時間顧影"自美"或"自憐"。

更不能允許孩子一看電視,一邊做作業。

生活應該做到有規律。

制定合理的學習計劃:

幫助孩子設定一個目標,並為他制定一個學習計劃。

目標要切實可行,既不能高不可攀,也不要毫無吸引力。

學習計劃要和孩子一起制定,得到孩子的認同才會更容易執行。

督促孩子執行學習計劃,每一天都不放鬆。

在計劃的執行過程中,及時發現孩子的進步,給予表揚,使其體驗成功的喜悅。

在孩子遇到困難時,鼓勵他,去戰勝困難,必要時給予孩子適當幫助。

二、正確的預習法

再忙也要抽出時間預習。

明確自己將面臨的問題,帶著問題聽課,尋找一種方向感,以免無所適從。

預習實際是一種自學能力,把看不明白的內容標出來,這樣聽課時就有期待老師解析的心理定勢,調動學習熱情和注意力。

必要的課前預習:中國有句古話:「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這句話強調不管做什麼事,要事先有充分的準備。

學生學習課程知識,課前的預習,既是心理準備,也是具體內容的準備。

課前預習的基本要求是:認真閱讀教材,了解教材內容,思考內容重點,發現學習難點,做好聽講的準備。

孩子預習不預習直接關係到學習效果的優劣在孩子認真閱讀材料的過程中,新的知識吸引他,有不認識的字或不懂的詞語必須查工具書爭取自己學會。

對於數學、物理、化學等理科課程中的定義、定理和例題,要重點思考,看是否明白;對於語文、歷史、地理、外語等文科課程中的基本概念、基本觀點、基本知識要看能否讀懂。

不明白的內容用鉛筆劃出來,準備課堂上聽老師講解。

對於重點課程,可以指導孩子準備一個預習本記下重點和難點。

有的孩子,預習功課走馬觀花,流於形式,不動腦子。

這樣達不到應有的效果。

要給孩子講清楚,預習是預先自己學習,這是培養、提高學習能力的重要環節,也是提高學習質量的重要環節。

正確的聽課法

在課堂中,迅速抓住所講重點並能很快融會貫通,課堂聽講一定要多琢磨,想一想為什麼運用這個公式,為何採取這些解題步驟。

上課集中精神,注意聽講,積極思維,跟上老師的進度,並且儘量多記憶一些東西。

下課注意總結,對知識點查漏補缺。

做好課堂筆記至關重要,

一、記提綱

老師講課大多有提綱,並且講課時老師會將備課提綱書寫在黑板上,這些提綱反映了授課內容的重點、難點,並且有條理性,因而比較重要,故應記在筆記本上。

二、記問題

將課堂上未聽懂的問題及時記下來,便於課後請教同學或老師,把問題弄懂弄通。

三、記疑點

對老師在課堂上講的內容有疑問應及時記下,這類疑點,有可能是自己理解錯誤造成的,也有可能是老師講課疏忽造成的,記下來後,便於課後與老師商榷。

四、記方法

勤記老師講的解題技巧、思路及方法,這對於啟迪思維,開闊視野,開發智力,培養能力,並對提高解題水平大有益處。

五、記總結

注意記住老師的課後總結,這對於濃縮一堂課的內容,找出重點及各部分之間的聯繫,掌握基本概念、公式、定理,尋找存在問題、找到規律,融會貫通課堂內容都很有作用。

課堂學習是最重要的學習途徑,聽課時要提高課堂效率。

如何提高?注意力集中,保持課內精力旺盛,頭腦清醒。

靠意志排除干擾;課堂上積極思考,不要做一個被動的信息接受者,在緊跟老師講課思路的基礎上,積極思考;重視老師的開頭和總結,有的同學聽課,往往忽視這個環節,這是錯誤的。

開頭,寥寥數語,卻是整堂課的綱領,結尾的話也不多,但是一節課精要的提煉。

同時要對老師反覆強調的部分做筆記。

聽好45分鐘的課:在學習過程中,會不會聽講是最重要的。

孩子有了預習的基礎,在心理上就會有一種想聽聽聽教師怎麼講、跟自己的理解一樣不一樣的願望。

教師講課,比孩子知道的深入。

要告訴孩子上課跟著教師的教學走,眼睛看、耳朵聽、心裡想,需要做練習時馬上動手。

要明確地記住重點和難點,基礎知識、定義、定理要進行強制記憶,要掌握例題的解答步驟、方法。

如遇卡殼的地方,要反覆思考弄懂。

孩子不認真聽講,一般會有三個原因,應針對其原因去解決。

一是根本聽不懂。

有的是前邊學的基礎太差,跟不上進度;有的是預習不認真。

前一種情況應該給孩子補課並加強預習;後一種情況主要是加強預習。

二是自制力差,易受內部、外部干擾而走神。

這主要是意志力問題,應在鍛鍊孩子的意志力、提高自控能力上下功夫。

三是缺乏學習興趣。

孩子感興趣的課程就專心聽講,不感興趣的課程往往不專心。

如果是這方面原因,應跟任課教師多聯繫,請老師在課堂上給孩子表現並得到肯定性評價的機會。

還可以告訴孩子,在課堂上即使老師沒有叫你回答問題或讓別人上黑板演練,自己應心裡試答老師的問題或在本子上演練,老師評價其他同學的回答或演練情況時,自己評價自己做得如何,肯定自己的優點,找到不足,進行自我激勵。

可以利用「融會貫通」學習軟體里的學習計劃、限定時間的學習來減緩孩子的學習壓力,並通過著名的老師教學來提高孩子學習興趣。

按照下面這5個環節去做,就必然能夠聽好課。

一、把握每個老師的講課特點和各學科的特點

每位老師上課的特點是不一樣的,有的老師在講解重點的時候要反覆強調,有的老師重在引導,強化練習。

有的老師強調解題的方法等等。

所以你在家聽課時做到有的放矢,才能夠準確把握每一節課的重點內容。

在掌握了每個老師上課特點的同時還要掌握每個學科的特點,比如,語文注重閱讀和感受,注重欣賞;而數學卻注重邏輯思維和推理,那麼在學習的時候就要注重嚴謹性,在上課的時候要對老師講解的例題、典型題目認真理解,要掌握方法技巧等。

只有掌握了各學科的特點,這樣上課的時候才能充分調動你的各種智能,也才能充分的發揮你的各種智能。

二、提前預習、複習,做好學習新知識的準備

提前一天做好聽課準備。

首先你最好在前一天晚上就養成提前、準備各類工具的好習慣。

幾分鐘的提前準備,可以使你在第二天節約更多的時間,並使你心情舒暢。

其次就是提前一天預習和複習前一章節學習的知識。

因為前後兩節課的知識是相互銜接的,前一節課的知識是後面學習的基礎,回顧上一節課的知識對聽好下一節課,為快速幫助理解和掌握新知識是大有益處的;所預習的講課老師不一樣,這樣學生可以在聽課時作對比分析,增強積極主動的思考能力!

三、注意課間休息10分鐘

一般講每堂課的時間為45分鐘,課間休息10—15分鐘,課堂幾十分鐘高強度的腦力運動,會使得學生大腦供氧不足,使之產生疲勞,從而使得思考、理解和記憶的效率大打折扣。

如果課間不休息,將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

有些學生在課後繼續作作業,或者看書,將使心理更加疲憊,下節課就容易走神。

另外有些人則喜歡在課間作一些劇烈的運動,例如遊戲等,也是不可取的。

課間劇烈的運動,會使得學生的腦子在上課時仍然處於活躍狀態,也很容易走神。

課間10分鐘,我們認為應該乘機放鬆一下心情,可以做如下一些活動:輕鬆散步,到戶外做一些深呼吸,呼吸一下新鮮空氣。

再做一些前後屈體和轉體等輕微運動;站在室外向遠處樹木或者建築物眺望;利用眼保健操等放鬆眼部肌肉,或在室外閉目養神等。

預備鈴一響,就應該很快進入積極的學習狀態,回憶上節課老師講的內容,或者回憶前一天預習時的思路和遇到的難點。

當然,如果學生沒有最後聽好課,我們建議回家再用1個半小時,把全天聽過的課,複習一遍,這樣孩子所學的課的內容就瞭然於心。

四、主動聽課,積極和老師互動

1、上課專心聽講。

聽新課時,一定要做到耳到、心到、口到、手到、眼到。

爭取做到邊聽講、邊理解、邊分析、邊筆記。

同時積極配合老師的互動。

這樣,你就可以避免分心和走神,並能夠順著老師的意圖進行思考和分析。

2、一定要先跟著老師的思路走。

有些學生,看他們上課也是忙忙碌碌,一堂課下來卻沒真正學到什麼東西。

他們不是埋頭自思,就是埋頭記筆記,甚至有學生認為老師教的內容簡單,沒必要聽老師講課,事實上,這都是很不好的學習習慣。

聽課,一定要在思想上與老師的思路有所溝通。

聽老師用什麼方法、什麼技巧,怎樣進行分析、推理。

3、不要鑽「牛角尖」。

老師在整節課上涉及的內容會很多,總是從一個問題講到另外一個問題。

如果你對某一個問題沒有聽懂,切記不要死鑽「牛角尖」,要先把不懂的問題記下來,接著往下聽講。

或許,你不懂的問題將會在老師接下來的講解中得到解答。

如果你鑽「牛角尖」,不僅問題沒弄明白,還會耽誤後面的聽課。

4、改變被動聽課的狀態,轉變為主動聽課。

有些人認為,課堂就是老師講,學生聽。

這種想法,是典型的被動聽課的特徵。

要提高聽課效率,學生必須對老師的講解和提問進行積極思考和提問,發揮學習的主動性。

對老師的提問,學生必須積極思考,主動發表自己的看法,認真參與討論。

5、邊聽邊記,做好筆記。

有些學生的眼光儘管時刻盯著老師,但是腦子卻想著其他問題。

這種情況可以通過做好筆記來解決。

通過記筆記,可以強制自己跟蹤老師的思想,加強自己的自制能力,將注意力從別處集中到老師所講的內容上來。

五、如何記好聽課筆記

課堂筆記包括兩類:一是閱讀教材時所記的筆記;二是聽老師講課時所記的筆記。

聽課筆記往往是一堂課的重點、難點和疑點。

所以,老師的板書至關重要,它是對課本的提煉。

記筆記有利於集中注意力,活躍思維,克服單靠頭腦記憶的缺陷,同時培養學生自學和總結歸納能力。

通過筆記,學生可以掌握老師的分析思路和知識的重、難點。

同時,課堂筆記是學生的信息庫和資料庫,為學生複習考試提供了豐富的參考資料。

另外,記筆記還可以幫助學生克服「走神」的毛病,集中注意力積極思考,深刻理解老師所講的知識。

人們常常說:「邊聽邊想邊記」。

這句話聽起來非常容易,但是要在短短的幾十分鐘內將三者非常合理地協調起來卻是非常難的。

記筆記的前提是不能影響聽老師的講課,這要求學生在聽課作筆記應該把握一定的時機。

一般來講,作筆記有三個時機:一是老師黑板上寫字時,抓緊這一機會強記;二是老師在講授重點內容時,要抓緊時間速記;三是下課後,對課堂上簡記的筆記進行補記。

由於有些老師板書內容會比較多,或者老師講課速度比較快,是不是要把老師所有的板書都抄下來呢?上課要記筆記時,只需要把握以下重點即可:

1、老師在分析問題的過程中在黑板上畫的圖形表格以及一些關鍵性文字;

2、老師在分析問題時的主要實例、例題以及反覆提示的關鍵性問題;

3、自己在聽課過程中的一些想法;

4、數理化課堂上,主要記老師的解題思路,補充的定義、定理、公式和例題;

5、歷史、政治等課堂上,主要記下老師對某一問題的綜合闡述就可以了;

6、英語、語文需要記一些新詞和短語的用法,新的句型等。

正確的複習法

學完的知識,對它要進行歸納總結並找出重點、難點。

每天儘量把當天的東西都複習一遍,每周再做總結,一章學完後再總的複習一下。

複習,每一遍的用時不多,但是反覆的遍數很多,以加深印象。

1.學習時內心平氣和 ,「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在翻開學習資料的同時,排除一切雜念,專心致志地思考。

2.學會正確安排時間,高一高二應當文理相間,先課內後課外,先作業後練習。

高三採取集中複習法,每天兩門,每周完成兩輪大循環,自我感覺效果不錯。

其要點還在這兩門的安排上,學文科,歷史和政治 不能安排在一起,英語和語文不能安排在一起,這四科都有相互的干擾性。

這樣安排效果較好:歷史和數學 、語文和政治,英語每天安排固定時間段看。

課後複習分為老師的和自己的兩方面:老師的主要是課後作業。

老師根據經驗會布置針對性作業,這些作業用處很大,要認真完成。

而自己的複習更重要,畢竟老師的複習是針對所有人的,大家機會均等,而學習是要在均等中找出不均等。

正確的做題法

最科學的寫作業的方法是「五步法」:

第一步先什麼也不看,閉上眼睛回想老師課上所講的內容;

第二步是搞清回憶不起來的問題,同時將所有的內容再一次複習鞏固;

第三步是合上課本和筆記,獨立地完成老師所布置的作業,不會了依然先不要看書,也暫時不要問同學;

第四步是翻開課本和筆記,在它們的幫助下解決第三步沒有搞懂的問題,將作業徹底完成,如果仍有問題沒有解決,那就要去問老師和其他同學;

第五步是認真完成同步練習,鞏固所學知識。

這「五步法」看上去繁瑣而且耗時,但如果你堅持這樣做下去,你一定會成為一個學習優秀的學生。

除了學會運用公式定理,還知道它們是如何推導出來的。

在作題時同時還在思考,總結概念的運用方法、解題的思路、並且記憶一些有用的中間結論。

作題的同時也時一種學習和積累的過程。

平時我做題比較慢,但到考試時由於有平時的積累就可以提高速度。

雖然我做的題量不多,但是起到了較好的效果。

要有一定量的習題訓練,不然很難對數字敏感。

數學與其他科目不一樣。

如果平時沒怎麼動手練習,即使明白思路也不一定能正確計算,所以需要做一定量的題來提高做題的熟練度、速度和正確率。

另外,做一定量的題,會使你更熟悉考點,明白出題者想考你什麼,便於你更快地解題。

1.要特別注重學習課本,把課本上每一道題都做到位;

2.課本上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思路。

課本上面不光是習題重要,更重要的是它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思路。

數學課本有很多黑體字的大概念,這些都是我們平時很注意的,但是在一些小字裡面,往往有一些非常細微的概念和原理是容易被忽視的,而考試的時候,往往就是把那些我們忽視的問題拎出來考。

而一考大家就「倒一大片」。

所以我們在看課本的時候,一定要把課本上的每一個字,每一個句子,即使很細小的一些原理都要看到。

吃透課本,不管怎麼強調它的重要性都不為過。

所謂的知識點網絡總結法就是在平時做題時,如果遇到解答中出現困難的題目,就將與這道題目有關的解題方法和所考查的知識點在題目的旁邊列出來,然後在本子上總結出來。

然後在本子上總結出來。

這樣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在考試的時候看到題目就能聯想到有關的知識點,並迅速找到相應的解題方法。

使用這種方法一方面可以提高解題速度,為考生節約不少時間,另一方面做題的正確率很高,提高了解題命中率。

要求孩子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作業。

如果作業太多,可以分段完成。

有的父母因為孩子的注意力不夠集中而在旁邊"站崗",這不是長久而行之有效的辦法,因為長期這樣,會使孩子產生依賴心理。

此外,孩子的注意力跟孩子情緒有很大關係,因此父母應該創造一個平和、安寧、溫馨的學習環境。

聲音嘈雜的環境,雜亂無章的屋子,不正常的家庭生活,所有這一切都嚴重地影響著孩子注意力。

同時,父母應該了解,能否集中注意力也與孩子的年齡有關。

研究表明,注意力穩定的時間分別為:5~10歲孩子是20分鐘,10~12歲孩子是25分鐘,12歲以上孩子是30分鐘。

因此,如果想讓10歲的孩子60分鐘坐在那裡去專注地完成作業幾乎是不可能的。

在某一時間內做好一件事的能力。

對於家庭作業父母要幫他們安排一下,做完一門功課可以允許休息一會兒,不要讓孩子太疲勞。

提高作業質量:做作業的要求是,看清題,抄准題,理清思路,一次做對,認真檢查。

有的孩子只顧快點完成作業,題目沒看清楚,有時抄錯題不是先想好了再動筆,而是寫一步想一步。

這樣,作業質量肯定不會好。

家長應教育孩子,做作業是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提高學習技能的過程,必須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

做作業時要在旁邊預備草稿本或草稿紙,有的作業步驟需要先打草稿準確了再抄在作業本上。

作業本上儘量減少或沒有塗改的痕跡。

作業要自己檢查,不能依賴家長,家長也不要越俎代庖。

老師要求家長檢查、簽字,家長在檢查作業後,發現錯誤,不宜直接告訴孩子哪兒錯了,而應讓孩子自己複查。

比如說:「這兩題有一題錯了,你自己查出來。

」這樣,有利於培養孩子獨立自主的能力。

如果哪兒錯了就告訴他,甚至幫孩子改錯,容易使孩子形成依賴心理。

具備多種思維方法:與其交給孩子一交給學生思維方法,發展思維能力,是進行方法指導的一項重要內容。

交給學生思維方法除了讓他們學會將所學知識進行分類、比較、分析、綜合、歸納等一些邏輯思維的基本方法外,還應重視求異思維、發散思維、辯證思維等思維方法的培養,使孩子的思維能夠靈活運轉。

1、題海戰術只是把各種同類型的題目反覆操練以求達到自動化水平,不但加重學生的負擔,學生學會的只是模仿,思維空間被堵死,變成了機械訓練。

還會因為形成了思維定勢而抑制了創造性的發展,而這對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是非常不利的,就很難面對現在考試的要求,就不會取得好的成績。

2、當學生面對大量的題目時,首先想到的是如何快速做完,而不是通過做題來提高能力,要達到什麼樣的目的,變腦力勞動為體力勞動,從而感覺不到學習本身的樂趣,從而影響學習的積極性。

3、最重要的是,考試中很少使用舊題,這就是說,如果學生不能掌握解題的本質,不能夠靈活運用,做再多的題也是沒有用的。

學生不但浪費時間,成績也不會提高。

學生要想提高解題的質量,必須做到下面5點。

1、你在做題的時候,是否能夠在審題的時候做到「三看清」,看清題中所講的過程,看清題設條件,看清要解決的問題,這是解題的前提。

2、你在分析題目的時候,能否做到「三想」,想所涉及的概念,所用到的原理,想所給條件與所求問題的關係,想有無隱含信息和條件及題目考查的內容。

3、你在解答的時候,能否做到根據題意和條件,選擇最佳的解題方法,如果用到其它學科知識、方法時,如公式變換、數據處理等要細心,最後還要對結果進行檢驗分析。

4、你能否在解題後進行總結。

下面的7個方面你能做到幾個?

① 命題者有什麼意圖? ② 題目設計的巧妙處何在? ③ 此題的關鍵何在? ④ 題目有何規律?是否可推廣成一類題型? ⑤ 此題為什麼這樣做? ⑥ 解題過程中暴露了哪些弱點? ⑦ 這個問題改變設問角度,還會變成什麼樣的題目?

5、你是否進行積累,積累成功的經驗、失敗的教訓。

把平時練習和考試中做錯的題目積累成集,並且經常翻閱複習。

正確的錯題集法

每門學科都要準備了一本錯題集。

充分利用和重視自己出錯的題目,及時糾正錯題,這是許多成績好的學生必備的,做錯題必定有原因,一定要記在專門的本子上,多看,直到會做為止。

錯題可分兩種:一種是自己根本不會做,因為太難了,沒有思路;另一種是自己會做,因為粗心而做錯。

最有價值的錯題是第二類。

因為粗心也有許多種,分析之後發現:第一,看錯題目。

是看錯數字還是理解錯題意?為什麼會看錯題?怎麼樣誤解了題意?以後會不會犯同樣的錯?第二,切入點、思路出錯,這樣的思維解法根本不適合這類題目。

第三,計算錯誤。

為什麼會算錯?有沒有方法杜絕?怎樣才能真正做到細心?其實在高考中,有多少題目是你不會做的呢?最終的競爭,還是在於你究竟能做對多少。

如果你能把自己粗心的錯誤杜絕,那麼在高考中一定會贏得非常好的成績。

在錯題集上記下來只是第一步,有很多同學卻把它當成惟一的一步。

我們可以看到他們的糾錯本很多,上面拼拼剪剪的很多,也會用許多顏色的筆做了記號。

看似認真,實際只是把工夫停留在錯誤的地方。

做的記錄要知道怎麼用,第一次記錄時可以留空,便於以後使用。

寫下你後來的體會和心得。

「錯題大家庭」、「攔路虎樂園」都是不錯的選題。

孩子每次作業或考試出現錯誤,就讓孩子在專用的本子上將題目抄下。

然後按正確的方法重做一遍。

之後分析錯誤原因,是不會審題,還是粗心大意;是沒有掌握這部分內容,還是不會正確分析。

用紅筆將錯誤的內容標出。

過一段時間,與孩子一起整理錯題將錯誤的類型匯總,看一看哪部分錯的最多,哪種錯誤原因最為常見。

這樣你對孩子的學習狀況有一個清楚的了解,你就可以有的放矢地輔導孩子了。

正確的閱讀法

每次讀書都認真的做筆記.開始閱讀之前,一定要先有一個明確的目標。

閱讀目標的確定可以通過給自己提出問題來實現。

如閱讀前可以明確寫出這次閱讀的目的。

將閱讀同已經擬定的結構化知識框架結合到一起,是一個很好的確定閱讀目標的方法。

如果閱讀前對問題(如某一概念或術語是什麼意思?這篇文章的作者想揭示什麼樣的主題思想?等等)有明確的概念,則閱讀的目的定向和閱讀速度的分配就不再是問題。

多讀課外書,廣泛涉獵各國文化經典,提高自己的文化底蘊。

這點相當重要,很多平日堪稱優秀但卻並非尖子的人到了高三一躍而上,憑的就是較深厚的文化素養。

至於具體到讀哪些書,也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我這人喜歡總體瀏覽,把四五本厚厚的文學史仔細讀了一遍,記了四本筆記,收穫不小。

之後也就知道名著的價值所在,知道了該讀什麼。

多讀各種期刊雜誌 ,堅持看報紙,關注國家大事。

記得我上高中時,每天必去閱覽室,有時星期六星期天也會鬼使神差般地轉到那兒(周六周日不開門)。

《中國青年報》我每天都看。

期刊雜誌則憑興趣,隨手翻閱,碰到感興趣的就抄下來,不知不覺中也有了幾大本摘抄。

於是,與人談天頭頭是道了,寫起作文來一揮而就了,其實歸根到底是知識面廣了,知識增加了。

做讀書筆記和摘要:讀書時筆記和摘要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的內容:①記下書名、作者;②採摘生字、新詞及佳句;③記錄主要人物和主要內容;④在書上批註;⑤列提綱;⑥寫讀後感。

教孩子做讀書筆記和摘要是你輔導孩子學習的一個好方法。

給孩子一個喜愛的筆記本。

要求孩子每看完一篇自己喜愛的文章或感興趣的消息,就寫出讀書筆記或摘要。

讀書筆記和摘要要講出文章的主要觀點或自己認為最精彩的部分,也可以將其中的好句子和段落摘抄下來。

開始時父母與孩子一起,共同閱讀一篇文章,找出文章的中心思想,逐漸就可以讓孩子獨立完成。

對孩子的閱讀內容,不必限制太死。

讓孩子憑他的興趣自己選擇,父母可以進行推薦。

只要孩子堅持下去,你會發現孩子的資料積累、閱讀能力、歸納能力和表達能力都會有明顯的進步,而且孩子還學會了自己學習,你就可以事半功倍地輔導孩子學習了。

怎樣掌握閱讀步驟和方法:

①學會閱讀的一般步驟。

當學生掌握一定量漢字時,可以逐步培養他們掌握閱讀的一般步驟:初讀了解全文大意,劃出生字、新詞;運用工具書並採用聯繫上下文語言環境的方法認字、釋詞、疏通文意,用鉛筆標出自然段的數碼,分析題目,了解題止民內容的關係。

再讀,帶著文章「寫的什麼」和「怎樣寫的」兩個問題熟讀,讀後分段寫出段意,然後把幾段的意思聯繫起來,掌握文章的主要內容。

精讀抓住重點段落和重點詞語細讀,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在此基礎上,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和寫作特點。

熟讀,按課後「作業與練習」的要求,進行寫和練,達到讀好一篇文章的目的。

②學會讀懂不同類型文章的方法。

語文課本主要運用寫人、記事、狀物、繪景、抒情等方法,也有諸如童話、寓言、故事、小說等文體的課文。

文章不同,作者的思路各異,表達的方法也多種多樣。

指導學生學習必須依各類文章的特點,採取不同的學法。

比如,閱讀寫人的課文,先要弄清課文「寫了誰的什麼事」,接著抓住表現人物性格和品質的重點詞句熟讀精思,通過分析概括,理解和掌握作者是怎樣抓住人物的外貌、動作、語言表現人物性格特徵和精神品質的。

再如,閱讀記事文,先弄清時、地、人、事,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果;其次弄清事情詳細經過和活動的重要場面,體會作者遺詞造句的匠心;再次,總結「表現了什麼」、「為什麼要這樣寫」。

這樣,讓學生一步一步掌握不同類型課文的讀書方法,就能收到「讀懂一篇,能看多篇」,舉一反三,觸類旁通之效。

常見的不良閱讀習慣有出聲閱讀和指劃閱讀。

正確的考試法

每一次的大小考試,都要保持良好的考試心態

北大曾請一位心理專家對各地高考「狀元」做了一項調查。

結果顯示,這些人成功的最主要原因是心理狀態略勝一籌。

在整個應考的過程中都要保持一種「注重過程,看淡結果」的心態,壁立千仞,無欲則剛。

考試時最重要的是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

能夠全神貫注的投入到解題中去,而不要想考試的最後成績會是怎麼樣。

考前注意休息好,寧可複習少一點時間,也保證考試時有充沛的精力。

考試時先易後難,要能夠狠心跳過難題,不要有心理負擔,要立刻投入到後面的解題中去。

一要充分估計自己在考試過程中可能遭遇的困難,準備好有效的應對措施。

應該把能夠想見的「萬一」都預設出來,然後有意將自己置於此種情境之下,並設法謀求多種穩妥的解決方式。

二要放下一切思想包袱,切忌迷信、盲從。

三要學會主動適度地進行「自我心理暗示」,即自我認同和自我鼓勵。

張宇介紹說,當時他就不時地告訴自己「實力很強」。

「他人的讚揚或許還帶有些許奉承和虛假的意味,而潛意識的自我激勵肯定會事半功倍。

從高考前的兩天起就可以停止複習,並建議考生觀看部分娛樂節目以使心情放鬆。

在考場上,要做到「穩定壓倒一切」,考生不必強求超水平發揮,只需達到一貫的水準即可。

另外,一定要保證容易、中等難度類試題的100%正確率,對於難度較大的試題不要死鑽牛角尖,「在關鍵時刻要懂得取捨」。

考試中自己會的題趕緊動手做

1.不管大題小題先搶會做的題,再搶有門的題,再拼有困難的題,最後再摳實在不會的題。

這樣可以保證在有限的時間裡多拿分。

2.抓緊時間。

不為小題糾纏不休。

選擇題每個題平均控制在一分半內。

3.堅持「5、2、2原則」。

把眼睛多盯在選擇題的前5個,填空題的前2個到3個,解答題的前2個。

這些題都是送分的題,不會很難。

4.留出檢查時間。

實在不會做的題,適當的捨棄,保證前面的題拿到分數,比如最後兩道答題通常屬於拔高題,能力不夠硬拼,還不如把時間留給那些有把握的題。

5.心筆算結合。

心算在特殊環境下容易出差錯,一定要心算筆算相結合

以積極的態度主動迎接考試,首先必須有堅實的知識做基礎。

「胸有成竹」要靠平時努力,這不是考前幾天或幾星期的突擊就能達到的。

其次是要明白考試的真正意義。

考試是學習過程的一個組成部分,具有診斷、訓練、總結、驗收等多重意義。

只有定期考試,才能不斷豐富知識,提高學習水平。

考好了是對學習的肯定,考不好可以找出原因,改變現狀。

儘管考分確有決定學生前途命運的價值,但也應該學會脫離自我,在大背景中去考慮個人的前途和未來,勇敢地面對現實。

充滿信心,不要被考試牽著鼻子走,做好打主動仗的準備。

不少學生平時不努力,考前臨時抱佛腳,也有的學生考前加班加點,休息、睡眠減少,戶外活動全部取消,一門心思往腦中灌知識,結果頭暈、頭痛、失眠、食欲不振,以這樣的身體狀況應考肯定效果不佳。

所以,在考試之前除了要注意保持充足的睡眠,適當地體育鍛鍊,多吃一些清淡的蛋白質高、維生素多的食物,還要注意考前把學習負擔減下來,不要再去做大量的難題,主要是看一看筆記和做過的作業,再熟悉一遍起個備忘的作用,保持充沛的精力主動應考。

信心是考生成功的精神支柱。

如果沒有高考成功的信心,高考就不太可能成功。

在強化信心時,高考目標期待要適當,不要攀比,加強實力,不要迷信,積極自我暗示,挺胸抬頭,步伐加快。

可以利用人的內心體驗和人的行為動作一致的原理,這樣每天重複的做,就會增強自己的信心。

採取積極的心理暗示,如我難別人也難、卡殼是正常現象等,才能使身心達到最佳狀態。

在考試之前應確定好自己的得分策略,如平時學習成績上等的學生在保證基礎知識不失分的情況下,攻難題;中等成績的學生要把選擇、填空題答好,可主攻前三道問答並保證不失分,後三道題在有時間的情況下,能做多少做多少;成績差一些的學生要丟棄最難題,做自己有把握的題,會的一定要做到一分不丟。

考試不怕難題,最怕的是那些似曾相識的題。

見到這樣的題,考生第一個反應往往是高興,但馬上又會緊張和擔心,怕忘記解題方法。

這種心態是考試大忌,不但打破了正常的解題步驟,而且會因為題熟導致考生不認真審題而失分。

所以遇熟題要找差異,靜下心來,認真審題。

專家還提醒考生和家長,剛考完試,千萬不能對答案,家長更不要追問「考得怎麼樣」等問題。

要考完一科「扔」一科,學會迅速拋棄興奮和失落的情緒,全身心投入到下一科。

考試結果也說明,許多同學落榜,並不全是因為考題太難,而是因為思想過於緊張,從而導致記憶混亂、思維阻滯發生失誤。

1.考前兩天:增強自信 擇要複習

考前複習要有所側重,只要檢查一下重點內容是否基本弄清楚就可以了。

所謂重點:一是老師明確指定和反覆強調的重點內容;二是自己最薄弱的、經常出錯的地方。

如確認這些方面已沒有問題,就可以安下心來,並反覆暗示自己「複習很充分,一定會考好的」。

此時,家長要留意觀察孩子,如發現孩子過於緊張,說明其自信心不足,家長要給予鼓勵,巧妙暗示孩子,你一定會考好的。

只有讓孩子在十分自信的競技狀態下,才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水平。

2.考試前夕:睡眠充足 情緒愉悅

在有了信心之後,考試前夕的休息十分重要,切莫在考試前夜以犧牲睡眠時間去複習,這是得不償失的。

曾有一位考生前夜仍看書到深夜,總覺得沒有把握,由於過於緊張和疲勞,影響了她第二天的考試結果,結果考砸了,心裡更慌,晚上飯也沒吃,又疲倦地複習到深夜,加之家長不斷講:「這是人生的關鍵一博,可不能大意」。

種種壓力導致這位學生考前幾乎虛脫,嚴重地影響了正常水平的發揮。

因此臨考前夕,要盡情放鬆,看看花草散散步,減輕心理緊張度,聽聽音樂愉悅心情,打打球調劑大腦,早些休息......一定要避免思考過多,精疲力竭。

同時家長要儘量為孩子創造一種和諧、輕鬆、安靜的家庭氛圍,不要用言語刺激孩子,給予積極暗示:「你行,一定行!」讓孩子充滿自信地步入考場,因為自信是成功的第一要素。

3.考試當天:從容安排 沉著鎮靜

①.吃早吃好

要有充足的用餐時間,最好在考前一個半小時用餐完畢。

否則因過多血液用於消化系統,使大腦相對缺血,影響大腦功能的發揮。

飯菜要清淡衛生,可選用高維生素、高熱量的食物。

②.欣賞音樂

出門前十分鐘聽段歡快的音樂,既可使人心情愉快,又可活躍思維。

還可一面欣賞音樂一面檢查准考證、文具用品等是否帶全。

③.適時到校

一般在考前二十分鐘到達為宜。

太早了,遇到偶發事件的可能性增大,極易破壞良好的心態。

過遲,來不及安心定神,進入考試角色的心理準備時間太短,有可能導致整場考試在慌亂中度過,造成不必要的失誤。

④.緩行忌談

在赴考場的路上,行速要慢,以免加速心跳,導致情緒緊張。

進入考場前不要高談闊論,也不要與人交談複習討論題目,以免原來的「胸有成竹」的良好感覺一掃而光。

考完後不要校對答案,萬不可以一題之小換心理情緒之大失。

4. 先易後難

拿到試卷後,通覽一遍,做到心中有數。

既使看到暫時不會做的題目也不要慌,因為高考是選拔性考試,試題會有一定的區分度。

先做易解的題,這是應試的技巧,更是增強信心的心理調適方法,每解一題便會增加一份自信,但人易我易我不大意,要仔細。

待思路流暢後再做難題,人難我不畏難,你感覺難時別人更是無從下手,這樣想想心理會平靜很多,利於提高士氣、正常發揮。

如果在作出以上努力後,仍出現怯場,也不必驚慌。

可先擱下試卷,稍做一下揉面等活動,或伏案休息片刻,這種轉移注意力的方法,有助於克服緊張情緒。

也可採取深呼吸的方法慢慢呼氣、吸氣,同時放鬆全身肌肉。

經過1~2分鐘的練習,也能消除極度緊張狀態。

同學們,考場是特殊的智力競爭場合,是考生智力、毅力和體力等綜合素質的較量,我們的教育專家和特級老師在此祝願大家:只要你以紮實的知識水平,以上所要有正確的分數觀。

很多家長只看孩子得了多少分,不管考試難度如何。

其實,考試難度對分數影響很大,如果家長不能正確地看孩子的相對分數,就會引導孩子也不能正確而全面地看待自己的相對分數,坐井觀天,只看絕對分數或只看自己在班上的名次,不利於孩子自我認識能力的發展。

家長對考試分數的種種不合理態度,對孩子心理的健康發展影響很大。

因此,要擺正考試分數的位子。

考試分數固然很重要,但它畢竟是表面的東西,它只是衡量學習成績的標準之一而不是全部。

要把掌握知識、發展能力作為孩子的學習目標。

我們應把培養孩子具有合理的知識結構、能力結構和科學的學習方法,把發展孩子的全面素質擺在比考試分數更重要的位置上。

家長應從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學習習慣,改進孩子的學習方法、提高孩子的學習能力等方面著手,來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

應在孩子掌握並使用正確的學習方法時多加以表揚,不應該在孩子得好分數時過多地獎勵表揚而在孩子考的不好時又過分指責打擊。

說的方法、良好的心理狀態去迎接考試,就必能在考試中勝人一籌!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