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為什麼要建銅雀台?真的是為了江南二喬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銅雀台賦

作者:曹植

從明後以嬉遊兮,登層台以娛情。

見太府之廣開兮,觀聖德之所營。

建高門之嵯峨兮,浮雙闋乎太清。

立中天之華觀兮,連飛閣乎西城。

臨漳水之長流兮,望園果之滋榮。

立雙台於左右兮,有玉龍與金鳳。

連二橋於東西兮,若長空之蝃蝀。

俯皇都之宏麗兮,瞰雲霞之浮動。

欣群才之來萃兮,協飛熊之吉夢。

仰春風之和穆兮,聽百鳥之悲鳴。

雲天垣其既立兮,家願得乎獲逞。

揚仁化於宇宙兮,盡肅恭於上京。

惟桓文之為盛兮,豈足方乎聖明?休矣!差矣!惠澤遠揚。

翼佐我皇家兮,寧彼四方。

同天地之規量兮,齊日月之輝光。

永尊貴而無極兮,等年壽於東皇。

御龍旂以遨遊兮,回鸞駕而周章。

思化及乎四海兮,嘉物阜而民康。

願斯台之永固兮,樂終古而未央!

孔明用計激周瑜時把銅雀台賦中的「連二橋於東西兮,若長空之蝃蝀」改成了「攬二橋於東南兮,樂朝夕之與共

」以此激怒周瑜,堅定他作戰的決心。

在原詩中,蝃蝀就是虹,二橋指從銅雀台出發連結金虎台和玉龍台的兩座橋。

古代『喬』和『橋』是一回事。

剛好周瑜和孫策的妻子姓喬。

所以很容易產生錯覺。


孔明為了促使周瑜聯合起來抗擊曹操,特用激將法來激怒周瑜,使周瑜聽孔明背誦完修改版《銅雀台賦》後,果然馬上被激怒,離座指北而罵曰:「老賊欺吾太甚!」並當即表示:「吾承伯符寄託,安有屈身降操之理?適來所言,故相試耳。

吾自離鄱陽湖,便有北伐之心,雖刀斧加頭,不易其志也!望孔明助一臂之力,同破曹賊。

」於是,孔明的激將法湊效了。

「既生瑜,何生亮」,在與諸葛亮的較量中。

周瑜永遠都處於下風,而只有在一件事情上他徹底地贏了。

那就是,諸葛亮娶了世界上最丑的女人,而周瑜卻娶了世界上最美的女人。

很有可能,諸葛亮暗地裡也對周瑜嫉妒得要命。

從歷史上來說,曹操一世梟雄,志在天下,雖然好色,卻絕不會為兩個美女而大興數十萬伐吳之師。

還是因為接連打敗了袁紹,收降了劉琮,生了驕傲輕敵之心,大意了。

其實,諸葛亮也並非全是瞎掰,曹操的確好色,妻妾如雲,而銅雀台正是他的美女集中營。

建安十五年,曹操建銅雀台,據說每間房裡都有一個絕色美女。

在臨死時,曹操還遺令美女每逢初一、十五要在銅雀台上對著他的陵墓唱歌。

而以大小喬在當時的名氣,他豈有不思慕的道理?若曹操攻占了吳地,那定是「銅雀春深鎖二喬」。

羅貫中在《三國演義》第三十四回里介紹銅雀台時道:「卻說曹操於金光處,掘出一銅雀,問荀攸曰:『此何兆也?』攸曰:『昔舜母夢玉雀入懷而生舜。

今得銅雀,亦吉祥之兆也』。

操大喜,遂命作高台以慶之。

乃即日破土斷木,燒瓦磨磚,築銅雀台於漳河之上」。

此說毫無根據,卻提示了羅貫中在構思三國故事時,也思考過銅雀台名字的出處問題,只是不得其解,才虛擬出這段情節來。

銅雀台名字的由來,古詩《歌》提供了一條線索:

長安城西雙員闕,上有一雙銅雀。

一鳴五穀生,再鳴五穀熟。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杜牧此詩只是一種假設,東風終與周郎便,所以三國時期的大美女大喬小喬。

並沒有被曹操鎖於銅雀台中。

事實上,小喬與曹操素未謀面,也沒有什麼實際瓜葛,純屬莫須有的關係,而儘管如此,他們依然有生動的故事。


其實以前曹操並沒有想要打天下,可自張秀歸降,袁術兵敗餓死,袁紹兵敗並把袁紹的三個而已袁譚,袁尚,袁熙殺死,曹操才有稱霸天下之心。

所以才有自導自演的銅雀台。


當然,羅貫中的這段記載,也不是沒有根據的。

早在唐代,著名詩人杜牧在《赤壁》中就有這樣的詩句「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可見,我們完全可以推測,羅貫中在描寫這一段時,多少受了這句詩的啟發。

赤壁之戰倒是與二喬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了。

但實際上,歷史上並沒有「諸葛亮智激周瑜」這件事情。

據史書記載:當諸葛亮到柴桑的時候,周瑜還在鄱陽湖訓練水軍。

魯肅勸孫權把周瑜召回,共商大計。

周瑜回來之後,孫權延見群下,共商對策。

但是大多數人都主張迎降曹操,周瑜卻力排眾議,主張抗擊曹操,這與魯肅及諸葛亮的意見不謀而合。

這便是史書上的記載,而且《演義》上也是這麼寫的。

但是《演義》上所說的諸葛亮的「智激周瑜」一事只是為了把「二喬」和「銅雀台」放在一起大做文章罷了,並不符合歷史的記載。


「江東有二喬,河北甄芙巧」,三國時期最著名的美女有三名,大、小喬和甄洛。

二喬到底有多美呢,史書所載極為吝嗇。

《三國志》說「皆國色也」,《江表傳》說「貌流離」(光彩煥發)。

總之是國色天香的大美女,而具體容貌只能靠後人憑空想像了。

三國是個徹底的男人時代,原本處於弱勢的女人,在這樣一個時代就更加邊緣化。

所以三國時期關於女人的歷史記載實在是少得可憐。

如果不是後人添油加醋,可看的故事就更少了。

再者,時間上也存在著很大的分歧。

銅雀台是曹操在建安十五年(公元210) 在鄴縣建造的,這是諸葛亮到柴桑二年以後的事情了。

另外《三國志·曹植傳》中記載:「當時鄴城的銅雀台新落成,曹操率領諸子登台,命他們各自寫一篇賦。

曹植提筆即成,文辭可觀,曹操甚為驚異和喜歡。

但是這次曹氏諸子登台所作的賦,包括曹植的那篇佳作,都沒有保留下來。

而流傳於後世的《登台賦》也是於建安十七年(公元212)所作的。

由此可知,在諸葛亮「智激周瑜」時,銅雀台還沒有修建好呢,既然沒有銅雀台,又何來的《銅雀台賦》呢!

其實,赤壁戰敗後,曹操途經河北碣石山時,俯瞰大海是有感而發,寫下了著名的詩篇《龜雖壽》:「神龜雖壽,猶有竟時。

騰蛇乘霧,終為土灰。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此時,年事已高的曹操有感於人生苦短,並有實現天下統一的抱負和雄心,於是就需要有一個顯赫的建築來作為自己事業的象徵,表達自己壯志未酬的決心。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曹操的銅雀台實為「美女集中營」

在三國時期,曹操消滅袁氏兄弟後,夜宿鄴城,半夜見到金光由地而起隔日掘之銅雀一隻,荀攸言昔舜母夢見玉雀入懷而生舜。今得銅雀,亦吉祥之兆也,曹操大喜,於是決意建銅雀台於漳水之上,以彰顯其平定四海之功。

史上第一騙局:曹操建銅雀台驚人原因

《三國演義》中第四十四回《孔明用智激周瑜,孫權決計破曹操》中講到周瑜從鄱陽回來,魯肅引諸葛亮來見,商議討曹的相關事宜,諸葛亮向周瑜獻出一計說道:「愚有一計:只要把兩個人送與曹操,曹操的百萬之兵便...

銅雀台的軼事典故:諸葛亮真借銅雀台激將周瑜

羅貫中在《三國演義》第三十四回里介紹銅雀台時道:「卻說曹操於金光處,掘出一銅雀,問荀攸曰:『此何兆也?』攸曰:『昔舜母夢玉雀入懷而生舜。今得銅雀,亦吉祥之兆也』。操大喜,遂命作高台以慶之。乃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