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提出東吳版「隆中對」,助小霸王孫策迅速崛起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在中國歷史上,孫策被稱為小霸王,他的出現宛如一顆璀璨的流星,明亮耀眼卻又十分短暫,給世人留下了驚艷,也留下了遺憾。
孫策字伯符,是孫堅之子,孫權之兄。
公元191年,孫堅在追討黃祖時被暗箭射中不幸身亡,此時,孫策只有十七歲,不得不擔負起為父報仇、繼承父業、逐鹿中原的重任。
但孫堅所帶領的士兵和所取得的功業,在其去世後,已經全部被袁術接管。
所以,孫策想要繼承父業,為父報仇,只能是白手起家,從頭開始。
所幸孫策是少年英才,相貌英俊,言談幽默,性格豁達,能接受別人的意見,善於使用人才。
白手起家,從頭開始雖然千頭萬緒,十分困難,卻難不倒他。
安葬父親孫堅後,孫策攜家渡過長江,住在江都,以更大的誠意和虛心去結交天下豪傑名士。
廣陵人張紘在當時頗負盛名,正避亂於江東。
孫策聽說後,多次親自上門求教。
張紘以母親剛剛去世正在守孝為由,不願意與孫策深談。
但孫策毫不氣餒,拿出更大的誠意,對其敞開心扉表達了自己胸中的豪情壯志。
張紘被孫策的誠意和氣概所感動,為孫策謀劃道:「昔周道陵遲,齊、晉並興;王室已寧,諸侯貢職。
今君紹先侯之軌,有驍武之名,若投丹楊,收兵吳會,則荊、揚可一,仇敵可報。
據長江,奮威德,誅除群穢,匡輔漢室,功業侔於桓、文,豈徒外籓而已哉?方今世亂多難,若功成事立,當與同好俱南濟也。
」
張紘的這個謀劃,可稱之為東吳版的「隆中對」,孫策後來正是依據張紘的這個謀劃白手起家,迅速崛起的。
在張紘的謀劃中,第一步就是讓孫策去「投丹楊」。
當時的丹陽郡太守是會稽人周昕,與袁術互相敵視。
袁術於是私自任命孫策的舅父吳景為丹陽郡太守,孫策的堂兄孫賁為丹陽都尉,命他們率軍進攻周昕,奪下丹陽郡。
孫策把母親和弟妹託付給張紘後,去壽春見袁術,流著淚對袁術說:「我父親當年從長沙出發討伐董卓,與您在南陽相會,共結盟好。
他不幸中途遇難,沒能完成功業。
請您念在與我父親的舊恩,讓我繼續為您效力,願您能明察我的一征誠心!」
孫策這是對袁術打情感牌,以退為進,真正目的是想要回自己的父親孫堅原來所統率的部隊。
袁術對孫策的談吐舉止很是驚異,感嘆曰:「使術有子如孫郎,死復何恨!」卻不肯交還孫堅所統率的部隊,而是對孫策說:「我已任用你舅父吳景為丹陽郡太守,你堂兄孫賁為都尉,丹陽郡是出精兵的地方,你可以去依靠他們的力量召募兵馬。
」
孫策於是將家人接到曲阿,投靠舅父吳景,並在當地募兵,卻遭到涇縣土豪祖郎襲擊,好不容易招募來數百人全都化為泡影,自己還差點被殺。
孫策遭遇到人生的第一次挫折,重新變回一窮二白,只得再次去見袁術。
袁術自以為孫策經受此挫折,已經打熬得差不多了,便想收孫策為部下,這才把孫堅舊部千餘人還給孫策,並向朝廷上表推薦他擔任懷義校尉。
不久,孫策部下有一名騎士因犯罪逃入袁術大營,躲藏在馬房中。
孫策派人進去,當場將那騎士處斬,然後才去拜見袁術表示謝罪。
從此以後,袁術軍中的將士,都對孫策更加畏懼。
孫策迅速在軍中樹立起威信,令袁術既始料未及,又心生忌憚,於是又開始處處提防孫策。
袁術最初答應任命孫策為九江郡太守,但此後卻改用陳紀為九江郡太守。
袁術準備進攻徐州,要求廬江郡太守陸康提供三萬斛米,陸康不給。
袁術大怒,派孫策去進攻陸康,並答應孫策,如果打敗陸康,廬江郡就歸孫策所有。
等到孫策打敗陸康攻下廬江郡,袁術卻又反悔,任用自己的部下劉勛為廬江郡太守。
由於袁術缺乏胸襟氣度,孫策對他更加失望。
曾在孫堅部下擔任校尉的朱治看到袁術為政混亂,對待下屬刻薄,也勸孫策返回故鄉去占據江東。
恰好孫策的舅父吳景當時正在攻打兗州刺史劉繇的部下樊能、張英等人,一年多未能取勝。
孫策於是便趁機向袁術請求說:「我家在江東地區對人民有舊恩,我願意幫助舅父去進攻橫江。
攻陷橫江後,我便回到家鄉去召募兵馬,可以集結起三萬兵眾,用來輔佐將軍平定天下。
」
袁術知道孫策對自己心懷不滿,但由於劉繇占據曲阿,王朗占據會稽郡,所以他認為孫策不一定能將他們擊敗,就同意了孫策的請求。
孫策於是率領千餘名步兵和數十名騎兵出發,並一路走一路招兵買馬,當他到達歷陽時,部隊已經增加到五六千人。
與此同時,十來歲時就與孫策結識的周瑜,也利用伯父周尚為丹陽郡太守之便,率兵迎接孫策,並援助孫策軍費和糧草。
孫策得到周瑜的幫助,大喜道:「我得到你的幫助,一定能成功!」於是率部打敗樊能、張英,攻克橫江、當利,從此有如猛虎歸山,蛟龍入海,不再受袁術控制,並迅速崛起。
而在孫策白手起家,迅速崛起的過程中,張紘、朱治以及周瑜都在關鍵時刻或提點、或幫助孫策,可謂功不可沒。
孫堅死後,孫策怎麼成了袁術部下?他們不共戴天呀
討伐董卓,是孫堅最輝煌的時期。他本是長沙太守,關東諸侯興義兵討董,孫堅亦舉兵前往。不過這一路太過生猛,部隊走到荊州,荊州刺史王睿招待不周,孫堅竟然把他殺了。又走到南陽,太守張咨態度有點高傲,孫堅...
孫堅攻城被殺,孫策得不到重用,什麼方法讓他逃離袁術之手?
孫堅在攻城之時被殺,長子孫策雖然有能力但是一直不被袁術重用,後來孫策想了一個計謀就是去攻打劉繇。 孫氏父子稱"雄"不僅比劉備早,也比劉備勢力大,從以後的作為來看,他也比劉備有成就。孫氏父子三人建...
你只知我少年英雄,不知我負重前行(江東風雲四百年之五)
接上回從東漢到三國、兩晉、南北朝,江東大族中最顯赫的四家,稱吳郡四姓——顧、陸、朱、張。後來居上的王謝家族,都是因戰亂南渡的,不是土著。孫策這次得罪的,是陸家。陸家家長陸康是廬江太守(相當於省長...
三國的吳國是不是邊緣國?吳國也上演過桃園三結義,你們有知道的嗎?
東吳保守偏安、三國邊緣人的印象已深入人心。但史實上,孫策或孫權常常率軍親征、臨陣前線,都是很沖的主帥。其中孫策更是帥中之帥── 身為擁劉派說書人,我認為孫策創業之初根本完爆劉備,請看下文,江東版...
袁術深知孫策驍勇為何會放他去江東
在《三國演義》里孫策最初是袁術手下的大將,後來孫策自覺袁術不能成就大事於是就想脫離袁術轉戰江東,但我們說孫策脫離袁術很容易,不過沒有兵馬一人單槍匹馬怎麼打天下?這時候孫策就拿出了當初他父親獲得...
孫策江東立基之戰二:袁術不爭氣,錯失人才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請勿轉載)漢末的江東地區,其實就是時人對揚州地區的俗稱。揚州,是東漢十三刺史部之一,含九江、丹陽、廬江、會稽、吳郡、豫章等六郡。除九江和廬江兩郡地處長江以北之外,其他四郡都在...
三國小霸王孫策是如何收服太史慈的
兩年前,193年春天,後將軍袁術被打跑到揚州,殺了揚州刺史刺史陳溫,自領揚州刺史,然後揚州江北二郡的九江郡的州治壽春辦公,各郡也基本不聽他的。隨後這一日,門官來報,說故破虜將軍孫堅的長子孫策,帶...
孫策剛開始是袁術手下,後來怎麼自成一方諸侯的呢
各位看官, 前幾講,我們講了袁術相關的一些事情,以下幾講,我們以孫策為線索,講一講江南的事情。公元194年,漢獻帝興平元年,漢獻帝任命劉繇做揚州刺史,揚州的治所本來在壽春,就是現在安徽壽縣。壽春...
漢末爭雄袁術為何早早掉隊,這幾件事已顯端倪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請勿轉載)不過,袁術對孫策的鬆懈並沒有維持多久。一個突發事件提醒了袁術:孫策這位少年英雄終非池中之物,還是要小心提防。事件的過程大致是這樣的:孫策軍中有一名犯錯的騎兵為了逃避...
孫策江東立基之戰四:進軍江東,孫策面臨的難題真不少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請勿轉載)此時孫策看準了袁術焦躁的心態,乘機向袁術要求,讓自己前往橫江地區助戰。孫策告訴袁術,自己的家族在江東一帶具有很高的影響力,希望能夠前往橫江協助自己的舅舅吳景作戰,一...
孫策是如何平定江東的?(二)
孫策是如何平定江東的?(一)3 歸依舅氏,討要舊部。袁術這種人,吃了的東西怎麼會再吐出來,孫策就是哭瞎眼睛也沒有用,不過袁術也不好意思,便把孫策打發回他的舅舅吳景處,此時孫策的舅舅吳景為丹陽太守...
孫堅——三國中最早死亡的統治者
孫策(175年—200年)字伯符,吳郡富春(今浙江富陽)人。孫堅長子,孫權長兄。東漢末年割據江東一帶的軍閥,漢末群雄之一,三國時期孫吳的奠基者之一。中平元年(184)。孫堅被朱儁推薦為佐軍司馬攻...
虎父無犬子,智勇雙全的孫策也曾寄人籬下,委曲求全
孫堅年青的時候娶錢唐人吳氏為妻子,生下四個兒子,即孫策、孫權、孫翊、孫匡,此外還有一個女兒。孫堅在外征戰,把家眷留在壽春。孫策十來歲時,就開始結交當地知名之士。舒縣人周瑜與孫策同歲,也是英武豪...
他武功了得,統兵作戰更是無敵,令曹操忌憚周瑜佩服!
孫策在《三國演義》中綽號小霸王,年紀輕輕就武功了得。歷史上他統兵作戰很有謀略,橫掃吳君、會稽,稱霸江東。然而孫策繼承孫堅遺業的時候才十幾歲,父親的部曲都還投靠了他人。那麼年紀輕輕的孫策是如何開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