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三顧茅廬的不止諸葛亮,諸葛亮對他佩服不已,後升任尚書令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諸葛亮在三國時期是有雄才大略的,在眾多的謀士之中能入諸葛亮法眼的確實是不多,如法正,司馬懿,周瑜,龐統等都是他稱讚不已的。

然而,有一個非常厲害的奇才,諸葛亮對之非常看重,不僅費盡周折將其網羅之至劉備麾下,而且由衷地公開稱讚說這個人比自己強:「運籌策於帷幄之中,吾不如子徹遠矣」,這是《三國志》里明確記載的,諸葛亮稱讚的「子徹」就是劉巴。

劉備也曾贊之曰:「子徹才智絕人,如孤,可任用之,非孤者難獨任也」。

厚臉皮劉備在夸劉巴時沒忘了把自己也順帶的誇了一下,意思是說,子徹這個人才智絕人,只有象我這樣的英雄才能用他,我之外的其他人想駕馭他可就難了。

劉巴

第一次拜訪

劉巴少時就早慧聰穎,很有才幹,卻養成了恃才傲物的個性。

雖然同姓劉,但他一直瞧不起劉備「織席販履」之出身,因此從骨子裡藐視劉備。

有一次,劉備正好來荊州投奔劉表。

博學多才的劉巴當時已經很有名氣,劉備叫自己的外甥去向他求學,劉巴拚命推辭說:「我那點學問真算不了什麼,你讓你外甥拜我為師,就好比摧毀了鸞鳳之艷麗,一頭扎進燕雀的小天地,這怎能讓他變得更聰明呢?」搞得劉備灰頭土臉的很沒面子。

第二次拜訪

劉備與曹操大戰於長坂坡時,劉備被曹操打得落花流水,宅心仁厚的劉備帶領眾多老百姓開始逃難,荊州有頭有臉的的士族也都願意跟著劉備,只有劉巴一個人往北上不願意跟著劉備,去找曹操了。

可見他確實反感劉備,寧從「明為漢相、實為漢賊」的曹操,也不願意跟著打著皇室後裔金字招牌的劉備。

劉巴的前來投奔自然讓曹操喜出望外,也對他非常重用,後來曹操派他去招撫長沙、零陵二地,想不到,劉巴的運氣真的很糟,赤壁之戰中曹操慘敗,劉備奪得長沙、零陵等郡。

劉備入主零陵後,聽說劉巴也在這裡,求賢若渴的劉備不計前嫌地去拜訪劉巴,才發現劉巴逃走了,而且逃得很遠,逃到交趾(今天的越南)。

第三次拜訪

逃到越南的劉巴,怕劉備通過渠道找到他,改姓為張,在交趾的太守士燮手下做事。

士燮是親吳派,或許是劉巴給他的意見與他的作風不合,兩人處得不好,劉巴便離開了。

經由牂牁道時,被益州郡守拘留押送到了劉璋那裡,劉璋本來是親曹派,派張松去對曹操表明態度。

但是卻因為張松其貌不揚,曹操對他冷冷淡淡,憋了一肚子氣回來的張松便勸劉璋和劉備合起來對付曹操。

劉璋沒什麼主見,也就同意了。

入幕劉璋的劉巴給了劉璋一個很有戰略眼光的建議:不要接納劉備。

在政治上極為幼稚的劉璋沒聽劉巴的逆耳忠言,張松暗通劉備的事情敗露後,劉璋才明白劉巴當初的意見是正確的,但此時大勢已去,益州果然很快被劉備收入囊中。

劉備圍攻益州時,曾號令三軍:「誰敢加害劉巴,就滅他三族。

」後來,士兵們拿住了無法逃身的劉巴,劉備大喜。

劉巴

劉備再次盛情相邀,諸葛亮也寫信對劉巴苦言相勸,走投無路的劉巴只好謝罪歸附,被劉備任命為左將軍,諸葛亮對此也十分高興,至此劉備才算真的得到了劉巴,因為自從劉巴上任以後,諸葛亮的工作負擔減輕了很多。

劉備稱漢中王后,以劉巴為尚書;法正去世後,又將劉巴晉升為尚書令,負責處理日常政務。

劉巴

劉巴為人節儉,不願與人交往,只重公事。

劉備登基時,所有文誥策命都出自劉巴之筆。

劉繼興考證,其時有諸葛亮、法正、劉巴、李嚴、伊籍「共造蜀科」之說:蜀科之制,由此五人所制。

可見劉巴的能耐確實很大。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諸葛亮都稱讚的三國奇才卻一生看不起劉備

諸葛亮說過:「運籌策於帷幄之中,吾不如子初遠矣!」劉備對人也曾贊說:「子徹才智絕人,如孤,可任用之,非孤者難獨任。」諸葛亮所贊的這位「子初」,就是劉巴。劉備也曾贊之曰:「子初才智絕人,如孤,可任...

此人比諸葛亮還厲害!他跑到越南,改名換姓!

雄才大略的諸葛亮在三國的江湖中笑傲群英,能入他法眼的人才委實不多。然而,有一個非常厲害的奇才,諸葛亮對之非常看重,不僅費盡周折將其網羅至劉備麾下,而且由衷地公開稱讚說這個人比自己強:「運籌策於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