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唯一靠哭鼻子得皇位的人,走投無路時,一哭得天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大家知道要想當皇帝,辦法不多,要麼投胎技術高超,比如你爹是皇帝。

要麼敢拚命,比如開國皇帝們都是用別人和自己的血拚出來的。

要麼運氣好,比如你的皇帝堂兄突然死了,而他恰好又沒生兒子。


而有一個人,當皇帝可謂最奇怪,他是用哭得到的天下。

這位仁兄叫李從珂,要講這位哥們,需要一點前情提要。

先從黃巢說起吧。

話說唐朝末年,不第秀才黃巢揭杆起義,號稱草軍,席捲天下,最後把長安給占了。


唐朝政府沒有辦法,只好請了軍事僱傭軍沙陀人,沙陀人的大哥叫李克用,人稱獨眼龍。

李克用打敗了黃巢,但唐朝政府已經瓦解,進入群雄逐鹿的狀態,其中以汴梁的朱溫跟太原的李克用最強,史稱梁晉爭霸。

李克用有十三個兒子,史稱十三太保。

最後,李克用的親兒子李存勖滅掉後梁,建立了後唐。

後唐成立沒多久,發生兵變,李存勖被義兄李嗣源推翻。

李嗣源也有一個乾兒子,就是李從珂了。

李從珂打仗很厲害,跟李嗣源的感情也很深,不過,畢竟不是親生兒子,李嗣源死後,帝位當然不會傳給他,而給了親生兒子李從厚。

李從厚這個人很老實,人稱菩薩奴,好說話。

不過,老實人也辦糊塗事,上位後,他決定辦一件大事,請大家搬搬家。

也就是調動各地的節度使。

安排如下:洋王李從璋去鳳翔接任鳳翔節度使,鳳翔節度使李從珂調往太原擔任河東節度使,河東節度使石敬瑭調為成德節度使,成德節度使范延光去魏州替代孟漢瓊,然後孟漢瓊回京。

這是一個讓人頭暈的命令,牽扯到五個人,四大軍鎮。

線頭在李從璋。

春天,路上鮮花盛開的時候,洋王李從璋從洛陽出發前往鳳翔,李從璋是李嗣源的侄子,性格暴躁,史書上寫他善於騎射,擅長於使用鐵撾之類的兵器。

在這個美好的季節,李從璋懷揣著自己那把順手的鐵撾,興致勃勃的朝鳳翔進發,可剛出洛陽,連長安都沒到,就收到通知,鳳翔不用去了,李從珂已經反了。

只是搬個家,你就要造反,這也太過分了。

事實上,造成這個後果的原因很簡單,在操作四節度互換的過程中,也不知道是新皇帝剛上崗,經驗不足還是什麼原因,犯了兩個大錯誤。

第一個錯誤:讓節度使互換的命令竟然是出自樞密院,而不是由皇帝簽發的正式制書。

第二個錯誤是,他們竟然讓李從璋去跟李從珂交接班。

這位仁兄以前干過一個露臉的事,曾經一撾把一個權臣的腦袋打開了花。

於是,李從珂馬上判定,所謂的四大節度使調換,就是針對自己的。

這是逼上門了,那就反吧。

事實證明,李從厚知道這個動作比較危險,還是做了準備工作的,李從珂在鳳翔一反,大軍就調動了起來。

東都留守王思同,護國節度使安彥威,山南西道節度使張虔釗、武寧節度使孫漢韶,彰義節度使義張從賓,靜難節度使康福,六大節度使合攻鳳翔城,跟日後六大門派合攻光明頂有得一拼。

按理說,李從珂的勝算極低。

因為李從珂同學是臨時決定造反,倉促上線大副本,準備工作很不充分,城牆沒有得到加高,護城河裡的淤泥也沒有得到清除,城裡的兵馬也不多,糧食缺乏,完全沒有做到深挖洞,廣積糧的造反準備。

這是一場實力懸殊的較量,從一開始,勝利的天平已經在向李從厚傾斜。

為了又快又好的打掉李從珂造反集團,六大節度使的領軍人物東都留守王思同採用了一個四面圍攻的方法,在他看來,自己兵多將廣,沒必要擠到一塊。

四面圍攻,只有李從珂有一個地方擋不住,就會全盤崩潰。

這是一個不錯的方法,是絕對優勢下攻城時常採用的方法,攻城的第一天,就取得不錯的效果,鳳翔城的東西兩個城關被攻克。

在這一天的黃昏,王思同鳴金收兵,體整部隊。

他已經看到了勝利的曙光。

等明天的陽光再次光臨,我一定能拿下鳳翔。

第二天了,最慘烈的攻城戰再次上演,王思同親上戰場,坐鎮指揮,在他的面前,只剩最後那道低矮的城牆。

只要爬上去,就再也沒有什麼變數。

時間一點點過去,一波又一波的進攻像潮水一樣湧向城牆,可王思同漸漸湧上了一些不祥的感覺。

雖然攻勢一陣高過一陣,雖然對方的城牆殘破不堪,漏洞百出,可對方總能及時補上,擊退自己的進攻。

鳳翔城就像一條在狂風暴雨中飄蕩的獨舟,每次大浪襲來,都有被淹沒的危險,可等浪頭過去,鳳翔又再次浮在水面之上。

危而不死,王思同的眉頭皺了起來,死死地盯著對方的城頭,在那裡,他看到了一個熟悉的身影。

李從珂正在上面。

我們知道攻城不僅僅雙方實力的較量,也在考驗著攻守雙方的意志力,只有最堅強的一方才能取得最終的勝利。

在最艱險的時刻,李從珂登上了城頭,冒著出師未捷身先死的危險親自指揮。

在他的指揮下,鳳翔兵抵住了一次次的攻擊。

時間在一點點過去。

戰局似乎陷入了僵局,下面的攻不上,上面的也沒有能力組織反擊。

至此,攻城進入了最殘酷的消耗戰。

城下的屍體遍布,為了儘快攻下城池,王思同的兵力損失不少,據統計,損員達百分之二三十,照個速度下去,不出四天,王思同就得成為光棍司令。

王思同已經發現了這一點,可退是沒辦法退了,他已經輸掉了百分之二三十的籌碼。

堅持下去,也許下一分鐘就能占領對方的城樓。

對方一定比我還要焦慮,此時,正是考驗雙方意志的時候。

王思同猜得沒錯,李從珂的確十分焦慮,畢竟他幹的活風險度高,一旦城破,就死無葬身之地。

在重壓之下,李從珂作出一個讓人料想不到的舉動。

望著城外一波波衝上來的士兵,望著自己的守兵一個個倒下,望著城牆一點點破損,李從珂徹底崩潰了。

他猛然上前兩步,扶著城垛,伸出頭來,全然不顧亂飛的箭,大聲喊了起來。

「我沒成年就跟隨先帝出生入死,身上的傷痕滿布,才打下了天下,你們都曾經跟我征戰沙場,親眼見證過。

現在朝廷聽信讒臣,挑拔骨肉之情。

「我有什麼罪?要朝廷興兵對我趕盡殺絕?

說到這裡,李從珂眼角一濕,竟然當場哭了起來。

男兒有淚不輕彈,李從珂倒不是演戲,畢竟箭是不認眼淚的,他實在是被逼得走投無路才發出的悲鳴。

可他沒有想到,自己的即情演說竟然發揮了奇效。

因為真實,因為不做作,他發自肺腑的演講極具感染力,準確無誤的擊中了下面這群士兵心靈的最軟處。

說起這些亂世的士兵,第一印象是橫行霸道,冷血無情,事實上確是如此,他們征戰沙場,視生命如草介(包括自己的),沒事時還有些人會去搞個打劫活動發個小財,但他們卻不是殺人機器,他們依然有一顆跳動的心臟,依然能感知到喜怒哀樂。

有時候,他們甚至也講些道義。

是啊,我們曾經是同一戰線上的戰友,今天為什麼要拼個你死我活,朝中那些大臣養尊處優,他們又有什麼功勞?

想到這裡,攻城的士兵開始放慢了節奏。

李從珂一番相當於臨刑遺言的演講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這其實並不值得驚訝,因為所有的戰術裡面,攻心為上。

很快,一股消極怠戰的情緒在軍中漫延開來。

局勢已變。

當內心開始變得柔軟時,唐兵崩盤的時刻已經來臨了。

盤是先從城西南開始崩掉的。

主持進攻城西南的是山南西道節度使張虔釗,實事求是的講,這位兄弟是個好員工,工作積極,態度認真,對自我的要求也非常高,當然,對自我要求都高了,那對部下自然不會輕鬆。

在主持攻城過程中,張虔釗一馬當先,奮勇而上,準備無論用什麼樣的代價都要拿下鳳翔。

這個態度是值得肯定的,可惜的是,張虔釗還有一個特點,性格比較粗暴。

在率領攻城的過程中,經常揮舞大刀,叫喊著給我上,誰退就地正法。

這一幕,我經常在電影裡面看到,效果都是非常好,在主將的監督下,大兵們堅定思想,重振士氣,樹立信心,重新以大無畏的精神再次沖了上去。

每當看到這個情節我就想,為什麼沒有一個士兵把大刀向領導的頭上砍去呢?

看來,編劇的都是思想主義者。

這樣簡單粗暴的手法怎麼可能百試百靈?

只有士兵的內心足夠堅強,他們才可能不顧身死一往直前,而恐嚇是無法讓士兵真正勇敢起來的。

當怯戰的情緒抵達這裡時,士兵的腳步開始放慢,當然,這個情況馬上被一直在督戰的張虔釗捕捉掉了。

又要掉鏈子,不上點措施是不行啊。

張虔釗拍馬就上,手起刀落,砍翻兩個。

然後喊出了經典台詞:

給老子沖,不然,就地正法。

張虔釗經常這樣干,但這一次,結果有些不一樣。

此時,城下累積了許多陣亡的士兵,往上沖,無疑是死,可退,也是要死。

橫豎是死,不如拼了。

經過認真比較,士兵們算出來,砍倒張虔釗要比爬城牆更有勝算。

於是,他們沒有像往常一樣繼續拚命,反而直接轉過身來,露出了可怕的表情,撲向了張虔釗。

事實證明,聲色俱厲的人多半是紙老虎,當真正的危險降臨到他們頭上時,他們比任何人都要逃得快。

比如張虔釗先生。

一看手下反了,張虔釗反應靈敏,一拍馬屁股,馬不停蹄的滾遠了。

西南方面的攻擊不用說已經失敗了,可事情還不算最壞,一般來說,士兵鬧點情緒在這個時代是常見的。

也不是無藥可救的。

回去後,大家氣消了,開個座談會,給這些士兵補發點獎金與慰問品,實在不行,大家都不幹了,一起回家老婆孩子熱炕頭。

可事實是,張虔釗的隊伍是拉不回去了。

張虔釗的軍中有一個叫楊思權的人。

楊思權,邠州人,右羽林都指揮使,前段時間在興元戍守。

本著人多好辦事的原則,順便將他也編入張虔釗的隊伍。

這是一招臭棋,因為楊思權跟李從珂的關係極好。

他等到這一刻,他知道自己的機會來了。

看到張虔釗逃跑之後,楊思權氣沉丹田,發出了震耳欲聾的喊聲。

「潞王才是我們的老大啊(李從珂封潞王)」

這一聲及時的大響提醒了這些士兵,剛才已經向領導揮過刀子了,乾脆,一起反了吧。

士兵們紛紛入下武器,跟隨楊思權從西門進城投降。

進城後,楊思權馬上找到了李從珂,還沒就順利會師講兩句話,楊思權就遞提上了一白條。

「希望潞王進駐京城時,能讓臣做做節度使,什麼防禦使,團練使的就算了。

實惠,果然認實惠,楊思權同志此番壯舉總算對得起他爹當年給他起思權這個名。

李從珂先生當場揮筆。

楊思權可以當邠寧節度使。

在李從珂給楊思權開支票的時候,王思同還在指揮部下攻城。

王思同完全沒有覺察到自己的一路兵馬已經投降,還一絲不苟地揮舞著令旗,讓部下馬上登梯攻城。

終於,有人喊破了真相。

「大家先等等,城西的兄弟已經入城受賞啦。

喊出這句話的兄弟叫尹暉,魏州人,嚴衛都指揮使。

這個人倒不像楊思權有自己的小算盤,他大概是李從珂的同情者。

而且,他喊的這句話證明他實在是一個有水平的人。

要是喊大家投降吧,只怕傷了眾人的自尊心,說不定會被當場砍死。

可喊進城受賞,立馬在部隊中引發了共鳴。

進攻,會死,放下武器進城,有賞。

誰也不是傻子,帳還是算得清的。

不一會兒,金屬的碰撞聲響聲一片,連綿數里,響徹前線。

到中午的時候,城外的士兵紛紛放下兵器進入鳳翔。

大勢已去。

六位節度使已經沒有任何能力制止這場譁變,趁大兵將他們拿做投名狀之前,全部打馬各回各家。

巨變,李從珂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就在不久前,城池將破,他還以為必死無疑,可現在,他被眾人擁戴,士氣如虹。

是的,天下人已經做出了選擇,我就是他們選擇的人。

這就是所謂的命運吧。

現在,我們可以進京了,我將去做我的皇帝,你們去做你們的節度使。

這就是李從珂的故事,這位仁兄得天下的經歷可謂傳奇,但是,他失天下的經歷就更為嘆息了。

他因為失去帝位,失去了兩件寶物,一件是幽雲十六州,一件是傳國玉璽。

有關他失國的事情,我們下回再聊。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後唐未帝李從珂:靠打白條奪取政權的皇帝

古人成為皇帝有著各種各樣的途徑,譬如康熙皇帝是靠得過天花當上了皇帝,宋孝宗能從宋高宗手裡接過皇冠依賴的是十個美貌的處女。在換皇帝比女人換妝還快的五代十國,有一位更奇怪的皇帝,大難臨頭的他突發奇想...

誰靠大哭登上皇位?

李從珂,漢族,鎮州平山(今河北平山縣)人,五代時期後唐皇帝,原為後唐明宗李嗣源義子,本姓王,小字二十三,因此又被叫阿三。就是這樣一個義子,他是如何登上皇位的呢?據說,一次李嗣源在跟隨李存勖出兵征...

靠脫了上衣痛哭獲得皇位的五代皇帝是誰?

李從珂原來姓王,出生於平山(今河北平山),小名阿三。李嗣源在跟隨李存勖出兵征討時路過平山,遇到李從珂的母親魏氏,就將她母子一起掠走了。後將李從珂收為義子。李從珂長大之後,才貌雄偉,驍勇善戰,李嗣...

史上哪位皇帝靠脫衣服贏得皇位?

李從珂原來姓王,出生於平山(今河北平山),小名阿三。李嗣源在跟隨李存勖出兵征討時路過平山,遇到李從珂的母親魏氏,就將她母子一起掠走了。後將李從珂收為義子。李從珂長大之後,才貌雄偉,驍勇善戰,李嗣...

機智!後唐皇帝李從珂如何靠脫衣服贏得皇位

紅潮導語:李從珂三下五除二,就將上身的衣服脫掉,露出身上的一個個傷疤,然後站到了城牆上放聲大哭。在生死關頭,李從珂哭得聲淚俱下,李從珂原來姓王,出生於平山(今河北平山),小名阿三。李嗣源在跟隨李...

機智!後唐皇帝李從珂如何靠脫衣服贏得皇位

紅潮導語:李從珂三下五除二,就將上身的衣服脫掉,露出身上的一個個傷疤,然後站到了城牆上放聲大哭。在生死關頭,李從珂哭得聲淚俱下,李從珂原來姓王,出生於平山(今河北平山),小名阿三。李嗣源在跟隨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