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有才無德騎牆觀虎鬥 曹操徵召此人做官害了天下人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讀《後漢書》《三國志》,觀《虎嘯龍吟》,曹丕承曹操百戰之功,雖篡漢卻不覺其為賊,而司馬懿一門篡魏,卻倍感其奸詐。

聯合鍋深為曹操惋惜,論禍起何處,首推曹操識人不察,竟然徵召司馬懿為官,失誤有三處。

一、司馬懿騎牆觀虎鬥,大勢不明不出山,曹操不該徵召這個投機分子

東漢建安六年(公元201年),官位尚是司空的曹操首次徵召司馬懿做官,司馬懿不願服侍曹操,就裝病不來。

論其深層原因,恐怕在於當時北方大局未定,曹操尚未占據絕對優勢。

雖然袁紹在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敗於官渡,但大後方根基穩固,袁紹待人以德,民心依然歸附。

作為昔日討伐董卓的盟主,袁紹尚有捲土重來的勢力。

可惜袁紹天不假年,死於建安七年(公元202年)。

袁紹死後,曹操費勁了5年之力,直到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方才平定河北之地,掃清了袁紹三個兒子的勢力。

若是袁紹三個兒子齊心協力,恐怕曹操連北方也無法統一。

等到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任丞相後,再次徵召司馬懿。

雖然史書上說司馬懿因為害怕而應召,但真實原因可能是曹操已經掃平北方,放眼當時的中國,已經沒有可以與之單獨抗衡的勢力,恐怕在司馬懿看來,曹操統一全國近在咫尺,唾手可得,他司馬懿正好可以趁機一起摘取最後的勝利果實。

換句話說,當時的形勢類似於1949年百萬解放軍即將橫渡長江,統一全國形勢如此明朗,這時候入黨的人肯定有不少投機分子。

司馬懿就是這樣的投機分子,不想共患難,卻想著同富貴。

可嘆曹操竟然徵召此類投機分子為官。

難道是因為司馬懿祖宗的蔭庇?

二、司馬懿裝病糊弄上級,有才無德,不宜做官

司馬懿首次裝病不做官的年齡大約22歲,如此年輕卻心機深沉,連裝風痹症都裝得那麼像,刺客來了也沒被驚嚇起來。

如果沒有高人從旁指點,那這個年輕人實在是險詐可怖,曹操當時應該再補發一令,殺了司馬懿免除後患。

一是免了他濫殺無辜百姓做京觀;二是免了他危害大魏宗室,荼毒異議官員。

司馬懿工於心計,寡廉鮮恥,大權在握便殺人如麻。

曹操在早期真得看不出端倪嗎?怎麼可能!曹操閱人無數,一眼就看出司馬懿不是池中之物,又聽說司馬懿有狼顧相,就讓他向前走幾步再回頭,發現他身子不動但頭能向後扭180度。

不知是否因練習瑜伽或五禽戲所致,還是天生異秉。

順便插一句,東漢時期,瑜伽隨佛教一起傳入中國。

曹操對司馬懿的人品不放心,但仍然重用他,應該與曹操一貫的用人思路有關,即只求才,不求德。

細看曹操發布的求賢令,只要有治國用兵之術,哪怕盜嫂受金,哪怕不仁不孝,也會得到重用。

盜嫂,即與嫂子通姦;受金,即受賄;不仁,即兇殘無道,殺人如麻;不孝,即目無尊長,心無聖上,均為儒家正統思想所鄙視,後世很多王朝都會標榜以仁孝治理天下。

司馬懿雖然人品不好,卻有治國之術,常能出奇謀,因而受曹操重用。

求才不求德,短期內容易收效大,但長期看負面效應也大。

不仁不孝卻有治國用兵之術的司馬懿等人,無疑成為曹魏的掘墓人。

曹操給自己和後人挖了好大一個坑。

聯合鍋不禁扼腕長嘆。

三、如果非得讓司馬懿做官,也不該讓他接近曹丕

30歲左右的司馬懿接受曹操徵召後,曹操首先安排他與曹丕游處。

曹丕是儲君候選人之一,曹操明知司馬懿人品差,就不該把他放在曹丕身邊。

曹丕比司馬懿年輕近10歲,心智心計都沒法與司馬懿相比,這就容易受司馬懿的蠱惑,並在心裡種下終生信任司馬懿的種子,以至於死前將司馬懿列為託孤四大臣之一。

後來的後來,司馬懿篡權成功。

曹操內心也是非常矛盾,一面提醒曹丕說司馬懿這個人不是人臣,一面又把司馬懿安排在曹丕身邊。

曹操,難道你是精神分裂嗎?為什麼一開始就讓司馬懿接近曹丕,為什麼後來不把司馬懿支走?當父親的就是這樣保護自己兒子的嗎?聯合鍋忽然想說一句話,曹操,你是不是活該?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老謀子司馬懿

司馬懿者,其高祖父司馬鈞為漢安帝時的征西將軍,曾祖父司馬量為豫章太守,祖父司馬雋為潁川太守,父親司馬防為京兆尹。司馬防育有八子,因字中都有一個「達」字,當時號稱司馬八達,而司馬懿是其中一達之一。...

曹操戰敗袁紹,告訴你如何成就霸業!

縱觀三國史,人才之爭更勝於地盤之爭,成大事者,皆因得人,人才不僅是戰爭的需要,更在治國中發揮著更重要的作用。曹操作為一個優秀的政治家,他十分清楚「爭天下必先爭人」,誰想要爭霸天下,誰就得羅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