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光武帝劉秀的中興之路!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漢光武帝劉秀,漢景帝後裔,新朝王莽末年,起兵反對王莽,昆陽之戰,光武挽狂瀾於既倒。

王尋等百萬之眾,一時土崩瓦解。

王莽政權的喪鐘,由此而敲響。

光武以偏師徇河北,平王郎,降銅馬,艱難奠定中興之基。

統一天下,定都洛陽,重新恢復漢室政權,為漢朝中興之主。

政治措施皆以清靜儉約為原則,興建太學,提倡儒術,尊崇節義,為一賢明的君王。

在位三十三年,諡號光武,廟號世祖。

提起中國歷史上的皇帝,大家首先想到的肯定是秦皇漢武,唐宗宋祖,明太祖,康乾盛世。

但對東漢開國皇帝,神武不可測,允冠百王的劉秀卻知之甚少。

這位廟號世祖,溢號光武帝的劉秀名氣顯然不如前面所提的幾位皇帝和那些著名的亡國之君。

但在作為方面絲毫不遜色。

棗陽不僅是劉秀的成長地,也是劉秀的發祥地,從這裡開始,劉秀建立了東漢王朝。

在棗陽,劉秀經歷了從皇族宗親、官家子弟淪落為布衣貧民的轉變過程,飽嘗了人世間的辛酸苦辣,由一個不諳世事的少年成為一個謹厚誠信、克勤克儉、雄才大略的青年,最後成長為一個驚世駭俗、叱吒風雲的歷史偉人。

在這片熱土上,劉秀留下的故事和他對故鄉的殷殷眷念之情,千百年來,一直被人們傳為佳話。

據史料記載,西漢哀帝建平元年(公元前6年),劉秀出生在陳留郡濟陽縣(今河南省蘭考縣東北),他父親劉欽時任濟陽縣令。

劉秀出生的時代是一個矛盾叢生、動盪不安的時代,9歲時,父親去世,劉秀兄妹成了孤兒,生活無著,只好回到祖籍棗陽舂陵白水村,依靠叔父劉良撫養。

「光武年九歲而孤,養於叔父良。

棗陽不僅是劉秀的成長地,更是他的發祥地,從這裡走出去的劉秀,建立了東漢王朝,創造了「光武中興」。

王莽托古改制,損害了貴族的利益,加重了農商的稅賦負擔,加上連年天災,民不聊生,以致天下大亂,各地紛紛揭竿而起,反抗王莽暴政。

在此形勢下,「時年二十八」的劉秀認為起兵反莽復漢的時機已到,於地皇三年(公元22年)十一月,「光武遂(從宛)將賓客還舂陵」,會同大哥劉演打著「復高祖之業,定萬世之秋」的旗號,開始「舂陵起兵」。

為壯大起義隊伍,劉演、劉秀決定聯合其他農民軍。

他們聯絡到王鳳率領的新市兵和陳牧率領的平林兵,組織聯軍。

由於在反抗王莽統治上目標一致,所以聯軍很快形成了較大的聲勢。

「西擊長聚,光武初騎牛,殺新野尉乃得馬。

進屠唐子鄉,又殺湖陽尉。

」這裡所說的長聚就是現在棗陽的寺莊,唐子鄉就是現在的棗北唐子山下的太平鎮。

長聚、唐子鄉、新野、湖陽的勝利,為漢軍戰勝強大的王莽南陽政府軍打開局面,取得後來南陽、昆陽大戰勝利乃至東漢中興奠定了基礎。

劉秀建立東漢王朝後,首先致力於整頓吏治,加強專制主義中央集權。

他雖封功臣為侯,賜予優厚的爵祿,但禁止他們干預政事。

對諸侯王和外戚的權勢,也多方限制。

在行政體制上,劉秀一方面進一步抑奪三公職權,使全國政務都經尚書台,最後總攬於皇帝;另一方面,又加強監察制度,提高刺舉之吏,如御史中丞、司隸校尉和部刺史的權限和地位。

又令全國共並省400多個縣,吏職減省至1/10。

劉秀還採取了不少措施來安定民生,恢復殘破的社會經濟。

建武六年下詔恢復三十稅一的舊制。

東漢初年的封建租賦徭役負擔,比起西漢後期和戰爭期間有所減輕。

他前後九次下詔釋放奴婢,或提高奴婢的法律地位,使大量奴婢免為庶人,使流民返回農村,促進生產。

他統治的時期,史稱「中興」。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光武大帝劉秀的廟號有何來歷?

劉秀,廟號世祖、諡號光武皇帝,字文叔,出生於濟陽縣,(據考查為今湖北棗陽)新莽末年,劉秀在家鄉起兵,後登基稱帝,仍以"漢"為其國號,史稱東漢,是東漢王朝的開國皇帝,又被後人認定為中國歷史有名的政...

光武帝劉秀,成長發祥之地棗陽

棗陽不僅是劉秀的成長地,也是劉秀的發祥地,從這裡開始,劉秀建立了東漢王朝。在棗陽,劉秀經歷了從皇族宗親、官家子弟淪落為布衣貧民的轉變過程,飽嘗了人世間的辛酸苦辣,由一個不諳世事的少年成為一個謹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