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人抬棺往南走,繩斷便下葬,短短一句遺言,包含大量信息
文章推薦指數: 80 %
4人抬棺往南走,繩斷便下葬,這是諸葛亮死前的一句遺言。
諸葛亮大家應該都非常熟悉了,他神機妙算,可謂是人人知曉。
一生「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是一位傑出的軍事家,先後6次北伐曹魏。
由於常年征戰戰場,最後在五丈原病倒。
那麼問題來了,諸葛亮會要求怎麼安葬自己呢。
死前一句遺言,讓後人有很多疑惑為什麼要這麼做呢?
在群雄爭霸的三國時期,戰爭是不斷的,因而盜賊猖獗,盜墓更是屢見不鮮。
當時很多名人的墓就會被盜,那對於諸葛亮這種人物,後人估計早就盯上,在他死後盜墓而獲得大量錢財。
諸葛亮生前必然會想到這些,怕自個的墓被盜。
因而便有了「4人抬棺往南走,繩斷便下葬」這一計策,但是諸葛亮一向以神機妙算著稱,因而這短短的一句遺言也被蒙上了神秘面紗。
其實是後人想的太複雜了。
有人就會問為什麼」4人抬棺「?為什麼「往南走」?為什麼「繩斷下葬」?其實這句遺言中最主要的是「繩斷便下葬」,這樣做的目的就是不讓人知道他葬在哪裡。
諸葛亮自己都不知道繩子會什麼時候斷,所以他人就更不知道他葬哪裡了。
「4人抬棺」這是正常的喪葬形式,對於像諸葛亮這種級別的人物,安葬肯定場面不小,但是他不想讓人知道他的死和墓地在哪裡,當時又是行軍打仗,因而不能聲張,一切從簡。
4人抬棺的這種最低的葬禮,就算被魏軍發現,也想不到是蜀國丞相諸葛亮的。
「往南走」蜀軍當時是北伐,往南走返回成都。
劉禪按照諸葛亮的遺言進行安葬,命令4名壯漢抬著棺一直往南走不能回頭。
4名壯漢抬了三天三夜,可謂是腰酸背痛,渾身乏力,但繩子卻沒有絲毫斷的跡象。
於是4人便商量將諸葛亮就地埋了。
並回去騙劉禪說,在繩子斷的地方安葬了丞相。
劉禪又不傻那麼粗的繩子怎麼可能這麼快斷,便對那4人嚴刑拷打,最終4人說了實話。
劉禪大怒,以欺君之罪將4人滿門抄斬。
自此以後便無人知道諸葛亮的墓地了,這也是他設計的最巧妙的地方,無論怎樣,最後那4人都得死。
諸葛亮死前,為何要指定這4人抬其棺,繩斷便葬,原因很簡單
諸葛亮三國時期的著名謀士,關於諸葛亮我想不用過多的介紹了,簡單的說一下吧。 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號臥龍(也作伏龍),漢族,徐州琅琊陽都(今山東臨沂市沂南縣)人,三國時...
諸葛亮死前留下一條遺計,葬定軍山,4人抬棺往南走,繩斷便下葬
熟讀漢末三國歷史,諸葛亮作為漢末最耀眼的人物之一,堪稱是智慧的化身,尤其是在《三國演義》之中,可以看出妖孽般的存在,在羅貫中的渲染之下,發生在他身上的故事太多,太多,比如草船借箭,赤壁之戰借東風...
諸葛亮死前遺言:四人抬棺,繩斷便葬,其中道理至今才想明白!
大名鼎鼎的諸葛亮,在臨終前留下遺言:四人抬棺,繩斷便葬。為何諸葛亮要留下這樣的遺言?他的用意又是為何呢?諸葛亮命斷五丈原之前,就已經知道自己的時日不多了,所以他提前給劉備寫了一封信,安排了死後的...
神機妙算諸葛亮 遺命安葬定軍山 繩斷便下葬裡面有什麼玄機
熟讀漢末三國歷史,諸葛亮,字孔明,是三國時期蜀漢丞相,有著很多頭銜,比如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文學家、書法家、發明家。諸葛亮一生「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忠臣與智者的代表人...
諸葛亮遺命安葬定軍山,為何要四人抬棺材往南走?並要求繩斷下葬
在中國的歷史當中,曾出現過許多聰慧的人才,其中諸葛亮正是因為如此才被大家所熟知,當然諸葛亮除了是三國時期的蜀漢丞相,還是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散文家、書法家、發明家等,這樣一位忠誠與智慧並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