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小白(春秋齊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齊桓公是春秋時期齊國的第十五位君主,姓姜,名小白,齊釐公子,齊襄公弟,公元前685年-前643年在位,是首先稱霸中原的國君。

齊襄公是一個暴虐的君主,國內怨聲載道,人人憤恨。

小白進宮勸諫,襄公不聽。

他在鮑叔牙的勸說下,出奔到莒國。

公元前685年,襄公的族弟以孫無知與大臣連稱、管至父串通發動政變,殺了襄公,篡奪了王位。

一個多月後,雍廩、高傒諸大夫又殺了公孫無知等,準備迎接出奔在魯國的小白哥公子糾回國即位。

而國內高氏、國氏等貴族支持小白繼位。

小白抄近道首先回到齊都臨淄,當上了國君,即齊桓公。

他重用鮑叔牙,不計前嫌,任命曾輔佐公子糾的管仲為相國,把國家大家事委託於管仲,讓其一展才華。

管仲確實是一個匡世濟時的良才。

他認為君主要創建霸業,首先要能識賢、用賢,要防止小人的滲入。

他建議齊桓公起用隰朋,寧越等五個人,同時懸榜國門,號召國人獻計獻策,招納四方誌士。

在管仲的主持下,齊桓公在政治,經濟、軍事各方面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特別是因地制宜,發展漁業,使齊國富強起來,為最後稱霸尊奠定了基礎。

為了擴大影響,他興兵伐魯,大獲全勝,占領了魯國的遂邑。

後又歸還戰爭中奪取的土地,各國諸侯認為他是一個可信的賢德之君,願和他同盟,使他的聲譽鵲起。

齊桓公派遣使臣朝拜剛繼位的周僖王,贏得了周天子的歡心。

他召集各國諸侯到北杏開會,被推舉為盟主,後又在幽地與宋、魚、衛曹等八國歃血為盟,齊國稱霸的局面終於確立,齊桓公成為春秋時期的第一個霸主。

稱霸後,他進一步治理好齊國,還幫助救周圍弱小的諸倔敵國。

他驅戎趕狄,平魯伐楚,救衛助邢等功績,極大地提高了威望。

當時周王室想裁決一件大事,也要請齊桓公召集各會盟諸侯共同商議。

管仲、鮑叔牙去世後,齊桓公重用了易牙、豎刁等小人,讓他們掌握了國政。

在位43年後,齊桓公於公元前643年病死。

他的5個兒子因爭位而忙於內戰,屍體於死後67天才下葬。

這時的齊國,社會矛盾不斷激化,他創下的霸業也就衰落了。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曹操歌詠他為五霸之首——齊恆公

曹操《短歌行》有言:「齊桓之功,為霸之首。九合諸侯,一匡天下。一匡天下,不以兵車。正而不譎,其德傳稱。孔子所嘆,並稱夷吾,民受其恩。賜與廟胙,命無下拜。小白不敢爾,天威在顏咫尺。詩中說,齊桓公...

解析春秋時期的混亂世界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即位,並把都城從鎬京遷至洛邑(今河南洛陽)。至此,西周結束,東周建立。自這年起到公元前476年,史稱春秋時期。

「春秋五霸」之齊桓公秘史

從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歷史上稱為春秋時代,此時,王室衰微,諸侯不再聽從天子的命令,周天子號令天下的時代,一去不復返!擁有雄厚實力的鄭、宋、魯、齊、楚、諸國為爭奪土地、人口和對他國的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