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他暗殺秦始皇卻能成功逃脫?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身為皇帝,雖然位於權利巔峰,但也承擔著常人難以想像的危難,比如暗殺,和眾多帝王一樣,秦始皇的一生中遭遇過許多次暗殺,最著名的是荊軻刺秦王,人盡皆知。

而事實是當然不止一人刺殺過秦始皇,漢初三傑之一的張良也曾策划過暗殺秦始皇,但未成功。

張良是戰國時韓國人,出身官宦世家,家世顯赫,可惜他沒跟上好時代,年少時韓國就開始衰落直至滅亡,隨後秦始皇實現統一大業,重新改寫了歷史,期間殺戮不斷。

為報國破家亡之恨,張良結交了東夷濊國的君主滄海君,濊國是古代朝鮮半島東部的一個國家。

張良從他這得到了一個大力士,這個大力士有一個一百二十斤重的大鐵錘,此時一切就緒,張良準備伺機而動。

機會終於來了,統一六國之後,秦始皇為強化皇權,為國事操勞也不得清閒,他經常外出,這給民間的刺殺行動創造了許多機會。

公元前219年,秦始皇東巡郡縣,封泰山、禪梁父,刻石頌秦德。

張良打探到秦始皇的巡遊路線,經過周密計劃,在車隊即將到達陽武縣時,張良指揮大力士埋伏在到陽武縣的必經之地——古博浪沙,張良選擇此處行刺,算是占盡地利優勢。

「天子駕六」是我國古代的禮制,即皇帝級別的座駕為六匹馬拉兩輛車,「天子駕六,諸侯駕五,卿駕四,大夫三,士二,庶人一。

」所以,張良讓大力士錘殺的目標是六駕馬車。

等到秦始皇的車隊浩浩蕩蕩向博浪沙行駛過來,張良和大力士卻慌了,因為所有車輦均為四駕,根本分不清哪一輛是秦始皇的座駕,張良只好臨時決定,讓大力士向車隊中最豪華的那輛襲擊。

鐵椎擊下,車子被砸的稀巴爛,乘車人立刻身亡,裡面坐著的卻是一位替代者!張良沒有成功,立即逃離現場。

皇帝的安保措施可不是一介書生就能攻破的,多次遇刺,久經沙場,秦始皇不僅僅是政治家,更是一個不折不扣的陰謀家。

雖然幸免於難,但秦始皇十分憤怒,下令全國進行十天的大搜捕。

張良「狀貌如婦人好女」,估計他做了些裝扮,才幸免於難。

逃亡至下邳後,張良偶遇黃石公,於是有了著名的張良拾鞋的典故,黃石公贈書與他「讀此,則為王者師。

」於是,張良潛心研究《太公兵法》。

秦末,陳勝吳廣反秦,張良也聚集了千人的隊伍響應。

不久,他歸附於強悍的劉邦,做了劉邦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的軍師。

無論滅秦還是楚漢戰爭,張良都立下了不可磨滅的功勳。

劉邦稱帝後,封張良為留侯。

劉邦出身卑微,建國時的大臣多為布衣,甚至不乏地痞刁民,德才兼備的張良猶如鶴立雞群,劉邦自然也格外器重他。

然而張良卻選擇了功成身退,隱居山野。

「故子房托於神仙,遺棄人間,等功名於外物,置榮利而不顧,所謂明哲保身者,子房有焉。

從暗殺秦始皇的大勇到功成隱退的大智,張良可謂深思遠慮,彰顯從容。

張良的幸運是他的才智所得,懂得激流勇退,捨得放下,這也是一種智慧。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千古謀士——張良

張良(約公元前250—前186年),字子房,封為留侯,諡號文成,潁川城父人。張良因暗殺秦始皇失敗,為躲避追查而改其他名字。張良是漢高祖劉邦的謀臣,漢朝的開國元勛之一,與蕭何、韓信同為漢初三傑。

刺秦最接近成功的一次,韓國行刺者完美脫身

秦始皇自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先後滅韓、趙、魏、楚、燕、齊六國,39歲時完成了統一中國大業,建立起一個以漢族為主體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強大國家——秦朝,並奠定中國本土的疆域。而統一六國的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