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曾是不良少年,好勇鬥狠,或許沒有桃園三結義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讀過《三國演義》的人,對劉備的第一印象是仁義,以德服人,然而《三國志》卻給出了另一個劉備,不良少年,好勇鬥狠。

劉備從小就過早的品味了人生的艱辛,他的父親死的早,家裡很窮,不得不和母親靠販賣草鞋和編織蓆子為生。

雖然生活艱難,但他從小就不安分,好聽一點就是少有大志,其實都是一個意思,混好了就是少有大志,要受人崇拜的;混不好就是說大話,不安分,痴心妄想,要被人恥笑的。

他家庭院東南角長有一棵桑樹,樹高五丈有餘,遠遠望去,枝繁葉茂形同車蓋,過往行人都覺得此樹長得非同一般,有人預言這戶人家要出貴人。

先主兒時與族中小孩們在樹下玩耍,就放言說「吾必當乘此羽葆蓋車。

叔父劉子敬訓斥他說:「汝勿妄語,滅吾門也!」

長大後,先主不甚樂讀書,喜狗馬、音樂、美衣服」,這些都是紈絝子弟的做法,「好交結豪俠,年少爭附之」,俗話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劉備應該也是好勇鬥狠之人,並且拳頭比較硬,否則不會「年少爭附之」,這時他的出身是不值錢的,是不能吸引人的,如果此時他憑此吸引人,就像阿Q炫耀祖上曾經富過一個樣,況且真正的皇子皇孫漢獻帝都沒人搭理。


劉備還建立了自己的隊伍,「中山大商張世平、蘇雙等貲累千金,販馬周旋於涿郡,見而異之,乃多與之金財。

先主是由得用合徒眾」,
見而異之」,恐怕是陳壽對他的美化吧,他們兩個是商人在涿郡做生意,應該是向劉備交保護費吧,劉備靠這個錢建立了自己的隊伍,先主是由得用合徒眾」,當時黃巾起義還未爆發,他建立隊伍意欲何為?如何維持下去?肯定少不了金錢,極有可能是收保護費。


《三國演義》中說劉備報名參軍時,才認識張飛和關羽,這是不符合史實的,其實在這之前,他們兩個就跟劉備混了,《三國志關羽傳》記載:先主於鄉里合徒眾,而羽與張飛為之禦侮;《三國志張飛傳》記載:少與羽俱事先主。

羽年長數歲,飛兄事之


關羽和張飛,一個傲,一個暴,關羽還是殺人在逃犯,如果劉備沒兩下子,能降住他們兩個嗎?只憑劉備的身份應該壓不住他們兩個,恐怕劉備的武力值應不低於他們兩個。

至於桃園三結義,史書未明確記載,只是在《關羽傳》有一句:
先主與二人寢則同床,恩若兄弟。

而稠人廣坐,侍立終日,隨先主周旋,不避艱險」,
或許沒有桃園結義。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劉備真實身份之謎,為什麼三兄弟劉備當領導

為什麼頗有家產的張飛會心甘情願的當一文不值的劉備的小弟呢?原因就是:劉備的真實身份,和我們看到的完全不同。在《三國演義》裡面,羅貫中為了美化劉備,常常對劉備本身的事跡進行一些歪曲。其中,就包括了...

劉關張桃園三結義背後的史書真實記載

桃園三結義是《三國演義》中的故事。提起劉備、關羽和張飛,人們總是會聯想到他們早年在涿郡張飛莊後那桃花正盛的桃園,結為異性兄弟,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願同年同月同日死的故事。人們一直傳送著這個故事...

三結義之前關羽賣棗張飛殺豬為何打仗那麼厲害

關羽和張飛是劉備的義弟,桃園結義我們應該都很熟悉,這個都是小說《三國演義》里的情節,實際上劉關張確實關係很好,《三國志關羽傳》中記載:先主與二人寢則同床,恩若兄弟。不過沒有記載他們曾經桃園結義...

研究發現:歷史上劉關張從未桃園三結義

《三國演義》第一回「宴桃園豪傑三結義,斬黃巾英雄首立功」,敘述了劉備、張飛、關羽桃園三結義的故事,這個故事被傳為千古佳話,後人常常也因此而與志同道合之人結為異性兄弟。可見,這個故事在人們心目中...

研究發現:歷史上劉關張從未桃園三結義

《三國演義》第一回「宴桃園豪傑三結義,斬黃巾英雄首立功」,敘述了劉備、張飛、關羽桃園三結義的故事,這個故事被傳為千古佳話,後人常常也因此而與志同道合之人結為異性兄弟。可見,這個故事在人們心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