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攻城實力無法確認誰排第一 但這小角色能入最能守城名將三甲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提到諸葛亮,在大多數中國人心目中,他就是百戰百勝,無所不能的「神仙般」人物,不過在這一仗中,諸葛亮可謂是用上了幾乎全部的北伐人馬,三萬大軍(《三國演義》里動不動就二三十萬大軍北伐,實在是錯誤的)還沒能攻下此人用一千士兵守的關隘。

這就是陳倉攻防戰。

而當時的陳倉守將,就是曹魏大將郝昭,郝昭此人在三國名將中,名氣不算大,別說五虎上將和五子良將了,即便是三國後期的郭淮、鄧艾、王雙等曹魏將領的名氣也不如,可是此人的守城能力,放眼整個三國,足以排前三。

郝昭(生卒年不詳),字伯道,太原人,少年從軍,屢立戰功,逐漸晉升為雜號將軍。

而讓他得到曹魏高層重視的,是在其和外族作戰時的突出表現,逐步得到了當時曹軍統帥曹真的認可。

延康元年(220年)五月,西平的麴演勾結附近幾郡製造動亂,抗拒鄒岐;張掖郡的張進把太守杜通抓了起來,酒泉郡的黃華則拒絕太守辛機赴郡就任,他們都自稱太守響應麴演。

武威郡的三個部落的胡人也再度反叛。

武威太守毌丘興,向金城太守、護羌校尉扶風人蘇則告急,蘇則要率兵相救,郡中官員認為叛軍的勢力正盛,救援武威需要大批軍隊。

當時郝昭、魏平的部隊都駐紮在金城,但奉令不得西渡。

蘇則建議要趁叛軍是臨時拼湊起來的,面和心不合時,給他們以突然襲擊,必能一舉建功。

果然在蘇則、郝昭等人的指揮下,曹軍分三路大軍出兵鎮壓叛軍,很快就平定了叛亂。

之後郝昭在雍涼一帶鎮守了十多年,多有建樹,漢人胡人都服他。

太和元年(227年),麴英叛亂,殺臨羌縣縣令和西都縣縣長,郝昭與鹿磐前往討伐,斬殺麴英。

太和二年(228年)年初,張郃在街亭之戰中獲勝,諸葛亮撤軍後,曹真認為諸葛亮不久必進攻陳倉,於是派郝昭和王生守陳倉,並修築陳倉城。

十二月(即229年年初),諸葛亮果然率領大軍從散關出發,包圍陳倉。

陳倉攻防戰爆發,此戰讓郝昭揚名天下。

諸葛亮自以為幾萬兵馬,而郝昭才有一千多兵眾,又估計曹魏東來的救兵未必就能趕到,於是進軍攻打郝昭,架起雲梯,雲梯燃燒起來,梯上的人都被燒死,郝昭又用繩子系上石磨,擲擊漢軍的衝車,衝車被擊毀。

諸葛亮就又製做了百尺高的井字形木欄,以向城中射箭,用土塊填塞護城的壕溝,想直接攀登城牆;郝昭又在城內築志一道城牆。

諸葛亮又挖地道,想從地道進入城裡,郝昭又在城內挖橫向地道進行攔截。

晝夜攻守相持了二十多天,諸葛亮仍無法攻下,此時曹真派遣費曜領援軍到來,諸葛亮唯有退軍。

也許這裡面有陳倉地勢狹窄,每次諸葛亮只能派一兩千兵馬去攻城,不可能三萬大軍同時壓上去打,而郝昭卻可以居高臨下的實施他的防禦計劃。

在地利上諸葛亮就失去了先機。

可是一千能守三萬軍,而且還是諸葛亮親自帶隊,還用上了他發明的新武器,依然沒能拿下,而且郝昭的守城的本事是絕對一流的,在整個三國,應能進前三。

戰後,魏明帝下詔褒獎郝昭善於守城,並賜爵關內侯,回到洛陽後,魏明帝親自接見了他,對中書令孫資說:「你的鄉里居然有這般豪爽的人,為將灼如此,朕還有什麼可憂慮的呢?」更打算重用他。

但郝昭不久病重,魏明帝甚為憂慮,下詔減損大官肴饌,司馬懿上書勸諫。

郝昭臨終前留下遺令告誡其子郝凱說:「我作為將領,知道將領是不能做的。

我數次挖掘冢墓,取其木做為攻戰的器械,又知到厚葬對於死者是無益的。

你一定要用平時的服飾斂葬我。

況且人活著的時候有處所去,死後又何在呢?如今離本墓的遠近,東西南北,在你而已啊。

原來郝昭還是個「摸金校尉」啊。

新《三國》中關於郝昭的劇情有錯誤之處,電視劇為了貶低曹真抬高司馬懿,而將郝昭歸入了司馬懿陣營的將領,是曹真無能害死了郝昭,並導致了陳倉失守。

其實諸葛亮後來沒能打進陳倉就退兵了,郝昭也是曹真推薦上位的,不屬於司馬懿陣營的人。

而郝昭此人,諸葛亮的評價也非常之高。

在王應麟的《玉海》還有一段記載,說的是:「昭逝。

亮得知,賞三軍,與諸將曰:『前有嘉卒,後有昭亡。

實天不亡我大漢也」。

也就是說,諸葛亮將郝昭評為郭嘉一般的人物,足見其在諸葛亮心中的地位。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