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期第一奇女子,看扁曹丕,看清司馬懿,看透鍾會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三國時期,局勢動盪,英雄輩出,群雄逐鹿。

然而,亂世並非男子的壟斷專場,不少女子在歷史的潮流中也大放光彩,辛毗之女辛憲英就是一個。

辛毗,潁川人,漢末魏初名士,才幹卓越,初事袁譚,後事曹操,被曹操擢升為丞相長史。

潁川,自古出名士,出名門,辛憲英就出生在這樣一個文化家庭。

受家族薰陶,辛憲英自幼飽讀詩書,很有見識,「聰朗有才鑒」(《晉書·列女傳》),有智有謀,慧心獨具,就連父親辛毗遇到事情都跟她交流探討。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魏王曹操經過深思熟慮,最終立卞夫人所生的長子曹丕為世子。

這個位置,對於曹丕來說,得來非常艱難,因為其才幹遠不如弟弟曹植,也不怎麼受曹操喜愛。

冊禮結束後,曹丕非常興奮,以至於得意忘形,不顧體統,抱著辛毗的脖子說,辛君啊,你知道我此刻有多麼高興嗎?

辛毗隨便附和了幾句,回家後便把這件事告訴了女兒辛憲英。

此時,辛憲英二十七歲,心智已經非常成熟,判斷事情也非常老練精準。

聽父親說完後,辛憲英不禁嘆了一口氣,說「太子,代君主宗廟社稷者也。

代君不可以不戚,主國不可以不懼,宜戚而喜,何以能久!魏其不昌乎」(《晉書·列女傳》)。

辛憲英認為,東漢已經名存實亡,以魏代漢已成定局,曹丕既已被立為魏世子,就是將來代替曹操管理魏國乃至整個天下的領袖人物。

在功利面前,曹丕如此輕狂,對權力沒有敬畏之心,對責任缺乏憂患意識,如何能長久地治理天下,即便漢亡魏興,有曹丕這麼一個開國皇帝,魏國的國運恐怕難以興盛。

身為女子,辛憲英可能沒見過曹丕,但她通過曹丕的一個動作,一句話,就把曹丕看扁了。

事實上,曹丕還真是個性情中人,凡事由著自己性子。

曹操告誡不能重用司馬懿,曹丕偏偏重用;曹操認為干不過孫權,曹丕偏偏要干。

怎麼樣?曹丕三次親政東吳,最終慘敗而歸,連氣帶恨,四十歲就一命嗚呼了。

曹丕死後,曹睿、曹芳相繼為帝。

曹芳即位時,年僅八歲,由曹爽、司馬懿二人輔政。

沒過多久,曹爽就把司馬懿排擠出權力核心,司馬懿坐了冷板凳,告病回家,韜光養晦,等待時機。

經過十年的隱忍,機會來了。

嘉平元年(249年)正月,曹爽、曹芳出城祭掃高平陵,司馬懿趁機發動政變,關閉城門。

當時,辛憲英的弟弟辛敞在曹爽手下擔任參軍,此刻被關在城內,跟城外的曹爽失去了聯繫。

辛敞心裡慌張,不知道司馬懿有何企圖,又不知自己該何去何從,便請教姐姐,辛憲英勸他「盡職,敞遂出」(《晉書·列女傳》),意思是讓辛敞想辦法出城,隨大流回到曹爽身邊,盡到一個屬僚應有的職責。

對於辛憲英的建議,辛敞一團霧水,明顯有畏難情緒。

辛憲英分析,司馬懿不過是要奪回兵權,發動政變是衝著曹爽來的;曹爽雖挾持皇帝,手握兵權,終究不是司馬懿的對手。

儘管曹爽必敗無疑,但作為其屬下,應該有所表示。

果然,司馬懿事後沒有難為和加害辛敞,辛敞也因此得了個無虧大義的名聲。

這一年,辛憲英五十九歲。

儘管她不參與政治,但對政治看得很清,對司馬懿也看得很清。

司馬懿是個不甘寂寞的人,對權力看得很重,發動政變不過是奪回屬於自己的東西。

司馬懿受到曹丕、曹睿兩代皇帝恩寵,兩次擔任輔政大臣,對曹魏感情很深,注重義氣。

事實證明,司馬懿至死也沒有篡權的意思。

曹魏末年,司馬懿之子司馬昭成為無冕之皇,其手下有個俊才,名叫鍾會。

鍾會有才幹,有威望,深得司馬昭賞識。

景元三年(262年)冬,司馬昭封鍾會為鎮西將軍、假節都督關中軍事。

很明顯,司馬昭這是要把滅蜀的重任交給鍾會。

隨即,鍾會聚集人才,為伐蜀做準備,辛憲英的兒子羊琇被征為參軍。

兒子當官,有了出息,這本是一件好事,但辛憲英犯愁了。

辛憲英知道鍾會的為人,「在事縱恣,非特久處下之道」(《三國志》注引《世語》),認為鍾會雖然有能力,但做事大膽放肆,不甘久居人下,遲早會走上謀反的不歸路。

在鍾會這樣的人手下做事,一旦出了亂子,羊琇一家子能不受到牽連嗎?

果然,鍾會反了。

滅蜀後,鍾會陷害首功鄧艾,自己「獨統大眾,威震西土,自謂功名蓋世,不可復為人下」(《三國志·鍾會傳》),他想效仿劉備,在四川建立割據政權,稱王稱霸。

幸虧司馬昭早有準備,派了衛瓘監軍,將以圖謀反的鐘會拿下。

事後,追隨鍾會的人被殺者甚眾,而羊琇卻得以保全,而且因曾反對鍾會造反,還被封為關內侯。

羊琇能夠全身而退,在於他聽了母親的教誨,「在職思其所司,在義思其所立」。

辛憲英告誡兒子,干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堅定自己的原則立場,不要跟鍾會走得太近,更不能同流合污。

辛憲英雖沒見過鍾會,但根據傳言鍾會的所作所為,老早就認為「會有反志」(《晉書·列女傳》),算是把鍾會看透了。

辛憲英生於漢獻帝初平二年(191年),歷經董卓之亂、曹操專權,漢亡魏興,魏亡晉興,於西晉泰始五年(269年)去世,活了七十九歲。

一個女子,不能拋頭露面,卻能在軍國大事、家族大事上每言必中,未雨綢繆,其洞察力、判斷力、預測力著實驚人,堪稱三國時期第一奇女子,故能名垂青史。

(劉秉光)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