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國真的是「蜀中無大將」,讓廖化當先鋒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在今天有一個典故,「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比喻團隊裡面沒有出眾的新人,要年老的,有經驗的人來擔負重任。

而在三國中意思就是說當時能征善戰的將領都去世了,比如蜀國五虎將、魏延等,也就是說蜀國在年輕一代沒有繼承人,沒有人才可用,只能讓年老的、有經驗的人來擔任先鋒,姜維只能任命廖化當先鋒了。

但是這個出處不是正史《掃迷帚》的典故也在今天誤導了大家,蜀國是有大將,而是因為當時因素太多。

先說說姜維,在諸葛亮死後慢慢的接掌軍權。

從公元238年姜維跟隨大將軍蔣琬駐守漢中開始,到他被殺時,為完成諸葛丞相的使命,姜維在這三十多年間共北伐了11次,《三國志》中有記載。

在公元249年姜維第四次北伐時,姜維派廖化為先鋒去洮城,這也就是廖化作先鋒的實際情況。

姜維獨力與魏國眾多將領作戰,這也就有了《掃迷帚》的典故了。

事實也確實如此,在前四次北伐時年輕一輩有才將領沒有,這是在這一年,名將夏侯霸投降蜀漢,這才有了底氣,在之後的北伐中年輕有為將領張翼、羅憲、霍弋(霍峻兒子)、傅僉(傅肜兒子)等又都不上北伐戰場,後有了夏侯霸隨姜維北伐,但姜維對非常喜歡傅僉這個將領。

姜維繼武侯之志,愛戴士卒,實施北伐,但是武侯兒子諸葛瞻就不答應了,在鄧艾奇襲大軍到來時,諸葛瞻悲痛說道:「我於內不能除去黃皓,於外不能制衡姜維,進軍又不能守護國土,我有三罪,還有什麼面目回去呢?!」於是堅守陣地決戰鄧艾,與兒子戰死綿竹。

這句話體現出姜維與諸葛瞻嚴重不和,至始至終不支持甚至排斥諸葛亮的北伐大業。

在蜀漢後期,諸葛瞻主內統領國事,而姜維和整個朝政不和,只能北伐緩解壓力。

所以只能靠姜維一個人維繫北伐大計,諸葛瞻等都不都參與的,連他們的手下也是。

蜀漢後期名將霍弋、張嶷等都平叛南方內亂,駐守南中,無暇北伐。

但卻有一個不靠譜的胡濟將領隨姜維北伐,也因為他沒有領軍赴約,使得姜維被鄧艾打敗。

說了這麼多,總之蜀漢後期是有名將的,只是因素太多了,最大的兩個因素就是諸葛瞻和姜維不和和南中內亂,才使得姜維北伐沒有大將,而諸葛瞻和姜維又是死忠之人,實在是可惜呀!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三國後期名將篇——廖化,是金子總會發光

廖化,字元儉。荊州襄陽郡中盧縣人。此人一生戎馬,見證了蜀國的建立與破滅。雖然是蜀國的重要將領,卻又極為低調。提起廖化,讀者大都耳熟,卻又想不起他是具體的哪一個。他橫跨了整個三國,沒有一般名將的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