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王國存在了189年,為何沒有載入24史?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西夏是中國歷史上由党項人在中國西部建立的一個政權,歷經十帝,享國一百八十九年。

作為和宋、金、遼、元都發生過糾葛的國家,存活了189年,為何24史中沒有西夏史呢?

今天,每日漢字編輯就和大家聊聊這個話題。

首先,我們來認識下西夏這個王朝。

看西夏的地圖,就能知道,這個國家國土面積真的是很大。

1038年,西夏立國時 ,疆域範圍在今寧夏,甘肅西北部、青海東北部、內蒙古以及陝西北部地區。

東盡黃河,西至玉門,南接蕭關(今寧夏同心南),北控大漠,占地兩萬餘里。

提到事件跨度,這個國家可以從唐朝提起。

唐朝中和元年(881年),拓跋思恭占據夏州(今陝北地區的橫山縣),封定難節度使、夏國公,世代割據相襲。

直到1038年,李元昊建國時便以夏為國號,稱大夏。

曾經在很長時期,西夏和遼國、北宋對立,形成新的鼎足之勢,三國對立。

1115年,金朝興起,三國鼎立的局面被破壞,遼朝、北宋先後被滅,西夏經濟被金朝掌控。

後漠北的大蒙古國崛起,六次入侵西夏並拆散金夏同盟,讓西夏與金朝自相殘殺。

西夏內部也多次發生弒君、內亂之事,經濟也因戰爭而趨於崩潰。

最後於1227年亡於蒙古。

(脫脫)

從唐朝開始,中國就有一個不成文的固定,由後一個朝代給前一個朝代寫史。

元朝消滅西夏、金、遼、宋等國家,繼漢、唐之後,第三次統一了中國。

那麼,元朝就有責任為消滅的政權寫史,這個重任就落在了元朝學者脫脫的身上。

脫脫(1314年-1356年1月10日),亦作托克托、脫脫帖木兒,蔑里乞氏,字大用,蒙古族蔑兒乞人,元朝末年政治家、軍事家。

元朝元統二年(1334年),任同知宣政院事,遷中政使、同知樞密院事、御史大夫、中書右丞相。

至元六年(1340年)農曆十月脫脫為中書右丞相,大改伯顏舊政,復科舉取士。

至正三年(即1343年),脫脫主編《遼史》、《宋史》、《金史》,任都總裁官。

脫脫主編了《遼史》、《宋史》、《金史》,為何沒有編輯西夏史呢?

每日漢字編輯認為可能有以下幾種原因。

1、不承認西夏是朝代

元朝建立不久,即著手組織編寫宋、遼、金三史。

但因三國同時存在,究竟應以誰為正統,採用怎樣的體例編寫,朝廷內部意見不一。

一派主張「以宋為世紀,遼、金為載記」,一派則堅持「以遼、金為北史,宋太祖至靖康為宋史,建炎以後為南宋史」。

雙方各持己見,爭論不休,從而影響修史工作的進行。

元順帝時,脫脫任中書左丞相,主張宋、遼、金各為一史,獨自成書,各與正統,各與其年號,並欽定修史義例。

至正三年(1343)三月,元順帝採納脫脫的建議,詔修宋、遼、金三史,令脫脫為都總裁,主持修史。

至正五年(1345)十月,三史即告完成,皆署脫脫等修。

西夏國的存在,畢竟是一個無法迴避的事實。

元朝史官在《宋史》、《遼史》和《金史》中分別有兩卷《夏國傳》、一卷《西夏外紀》和一卷《西夏傳》,算是對西夏歷史作了總結。

其實,在元朝人的眼裡,不承認西夏是朝代,僅僅認為西夏是王國,達不到修史的資格,因為西夏即是宋的附庸(名義上),也是蒙古的附庸(實際的),而且也只稱王,沒有稱帝,國土面積也限制在邊陲彈丸之地,各方麵條件都達不到修史的條件。

2、入主中原的才做史

西夏向各國稱臣,就不具備主權國家地位。

他就像藩鎮一樣,沒有主權。

二十四史里的政權都是入主中原的,沒有統治中原地區的其他少數民族政權如吐蕃、西夏等雖然也是一國,但不算是正統王朝。

在元以前,中原正統王朝是宋,修史講究正統的傳承,所以脫脫才修了《宋史》 。

二十四史,是中國古代各朝撰寫的二十四部史書的總稱,由於《史記》的寫法被歷來的朝代納為正式的歷史寫作手法,故將和《史記》一樣用紀傳體寫作的史書稱「正史」。

它上起傳說中的黃帝(約前2550年),止於明朝崇禎十七年(1644年),計3229卷,約4000萬字,用統一的有本紀、列傳的紀傳體編寫。

1921年,中華民國大總統徐世昌下令將《新元史》列入正史,與「二十四史」合稱為「二十五史」,而多數地方不將《新元史》列入,而改將《清史稿》列為「二十五史」之一,如果將兩書都列入正史,則形成了「二十六史」。

24史名單:

史記 ,漢書 ,後漢書,三國志,晉書,宋書,南齊書,梁書 ,陳書,魏書,北齊書,周書,隋書,南史,北史,舊唐書,新唐書,舊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遼史,金史,元史,明史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