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祖趙匡胤死後為何不願葬在開封?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宋太祖趙匡胤是一名蓋世豪傑,他「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兵不血刃地登上了帝位,統一了大半個中國。
但奇怪的是,這樣一位英雄的陵墓多年來卻默默無聞,更為蹊蹺的是,這位祖籍河北、定都開封的北宋開國天子死後竟然葬到了遠離國度的鞏義?
一支響箭決定的陵墓
從河南鞏義市出發,沿鄭洛公路西南行40里,再徒步南行約七八里,就到了一個名叫「龍窪」的地方。
這裡,四周台地層層,遠處是簇簇青山,中間是一片平川。
就在這平川上,有一座古代陵墓高高隆起,它就是宋朝開國皇帝趙匡胤的墓地「永昌陵」。
永昌陵統領著北宋皇帝的陵寢群——宋陵。
整個宋陵區的規模不小,散落在鞏義市區和下轄的芝田、西村、回郭三鎮。
北宋有七帝葬於此(除徵、欽二帝被虜,死於北國之外),加上趙匡胤父親趙弘殷的永安陵,統稱「七帝八陵」,還有后妃、功臣如包拯、寇準墓,據考證有300多座,是一個巨大的陵墓群。
北宋定都開封,為何要將陵寢建於遠離國都的鞏義呢?這還要從開國之君趙匡胤說起。
趙匡胤的父親趙弘殷,是五代時的一位高級將領,長期駐軍洛陽,所以趙匡胤出生地是在軍營——洛陽夾馬營。
他在洛陽度過了童年,當了皇帝後,常到各地巡視。
開寶九年(公元976年)春,他又到西就(洛陽)視察,順便回到夾馬營舊居參觀,憶起兒時嬉戲情景,留戀之情溢於言表。
他指著一處地方對隨從人員說:「我幼時有一心愛玩具小石馬,後來把它埋藏在這裡,不知現在還能不能找到?」說罷命人去挖,果然找到了小石馬。
趙匡胤拿起來愛不釋手,就帶在了身邊。
當他返回東京的途中,行至鞏縣時,又親往父母塋地——永安陵進行祭奠。
祭畢,他又登上陵園神牆的西南角樓向四處遙望,當看到遠處的不老青山、近處的悠悠流水時,頓時引發了今昔之思,不禁一陣唏噓感慨。
於是,趙匡胤抽出一支響箭,搭上弓向著西北方向射去,那箭直飛到400米以外才落下。
趙匡胤長嘆一聲,對隨從大臣說道:「人生如白駒過隙,終須有歸宿之地。
你們記住,今日箭落處,就是我百年後長眠之所。
」說完,取出石馬,命人埋在箭落處為記,又親自擬了名稱——永昌。
趙匡胤死後,靈柩停放於萬歲殿,由皇弟、后妃、皇子、文武大臣每日致祭。
第二年四月,靈柩運往皇陵——今鞏義市芝田鄉安葬。
護送靈車的官員、衛士、儀仗隊伍及皇宮妃嬪人等共3 000多人,二十五日到達了這片太祖早已選好的陵地。
遷都洛陽的踏腳石
趙匡胤選擇遠離開封的鞏義並非只是巧合,而是有其深層次的政治意圖,即為了遷都洛陽做好準備。
趙匡胤生於洛陽,深知洛陽和開封作為首都的優劣:北宋都城開封四周都是平地,無險防守,城中所需物資全仗水路由外地運送,萬一開封被圍,後果難以想像。
如此朝廷就必須派出大量的軍隊用於防守國都,將造成軍隊數額的急劇膨脹;而洛陽固若金湯,大可依據山河的形勝而去冗兵,以安天下。
然而,當趙匡胤提出遷都洛陽時,卻遭到了大臣們的反對。
是時,社會的經濟中心已經轉移到了長江以南,大量的糧食要靠運河(當時的汴河)從南方運過來,而汴河到開封以後再北上就不好走了,大臣們考慮到汴河經濟命脈的地位,大多不願意遷都洛陽。
群臣的諫阻沒有動搖趙匡胤遷都的決心,太祖依舊堅持,這時他的弟弟趙光義站出來說:「為政在德不在險,何必一定要耗費民力遷都呢?」一句「在德不在險」讓宋太祖啞口無言,只好長嘆說:「不出百年,中原人民嘆也。
」行伍出身的趙匡胤只好用一支龐大的禁衛軍來保衛京都開封,而把洛陽作為陪都,他幻想著,總有那麼一天能遷都洛陽。
也正是從遷都洛陽出發,他決定將皇陵建在靠近洛陽的鞏義,希冀為遷都洛陽墊一塊踏腳石。
歷史的車輪轉到了北宋立國167年的1127年,宋太祖的話應驗了,這一年金兵長驅直入,攻破開封,擄走了宋徽宗和宋欽宗,這一年北宋滅亡。
永昌陵的絕好風水,卻沒能護佑住大宋帝業永昌。
假如北宋遷都了洛陽,金兵能否還那般輕易肆虐中原?假如太祖再堅持,歷史是否會往新的方向發展?或許,九天之上的太祖也正在默默的悲傷,靜靜地思考著這些問題。
宋都之危:宋太祖趙匡胤提出遷都絕非一時心血來潮
大宋開寶九年(公元976年)三月,宋太祖趙匡胤西巡洛陽。洛陽夾馬營是太祖出生之地(時為後唐禁軍兵營),也是他度過童年時光的地方(民間一說其十二歲出遊,另一說他曾在此生活二十餘年),數十年戎馬,一...
宋都之危:北宋初年的遷都之議
要保證四戰之地的安全,只能以兵為險,所以駐守開封的禁軍數量急劇膨脹。那些已經習慣於享受安逸生活的大臣們,看到有重兵屯守京師或許會感到心安,而太祖則已清醒地認識到了軍隊龐大對國力的巨大消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