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教育子女儉以養德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三國時期西蜀丞相諸葛亮一生忠心輔佐劉備、劉禪兩代帝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諸葛亮晚年得子,取名瞻,字思遠,希望自己的兒子「志存高遠」。

諸葛亮非常喜愛自己的這個小兒子,但同時又對他的成長充滿了擔憂。

他在給其兄諸葛瑾的信中曾說道:「諸葛瞻今年八歲了,十分聰慧可愛,但我又擔心他過於早熟,最後成不了大器!」可見,諸葛亮十分重視子女的早期教育問題。

諸葛亮雖高居相位,卻一生儉樸,他曾經在給後主劉禪的上表中說道:「我在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頃,此外別無積蓄,而這些也足夠家人使用的了。

我保證在我死後,家裡家外都不會留有多餘的財產,不辜負陛下對我的厚恩。

」諸葛亮親自履行著自己「儉以養德」的做人準則,希望子孫後代成為擁有遠大理想、勤學儉樸的有為之人。

古往今來,很多名人政要都選擇以書信的形式教育子女。

諸葛亮就在《誡子書》中寫道:「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諸葛亮的誡子書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怠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冶性。年與時馳,意與歲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

談古論今:諸葛亮給你上10堂課

#談古論今#【諸葛亮給你上10堂課】諸葛亮誡子書云: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短短的68個字卻蘊含著「十堂課」,凝練成寧靜、節儉、計劃、學習、速度、性格等1...

​古今教子第一文 | 諸葛亮·誡子書

誡子書朝代:兩漢作者:諸葛亮原文: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冶性。年與時馳,意與...

《誡子書》,諸葛亮留給世人的經典智慧

點擊題目下方詩詞天地,邂逅一份古典與優雅《誡子書》是諸葛亮寫給其子諸葛瞻的,全文短短八十六字,闡述的是敬業奉獻、修身養性、治學做人的深刻道理,時至今日,世人讀來依舊發人深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