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借兵投項梁——欲做對事,先跟對人!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上回說到在陳勝引領的造反狂潮中,劉邦也帶著沛縣的子弟兵兩三千人,踏上了征途。

(前文:劉邦飛書奪沛縣——革命無罪,造反有理!)

首戰胡陵縣,沒有遇到什麼抵抗,攻克。

方與縣,攻克。

豐邑,攻克。

泗水郡的秦守軍,率兵圍豐邑,劉邦應戰,勝。

泗水郡的郡守帶兵撤退,劉邦帶兵追擊,連戰連勝,終於將泗水郡守擒獲斬殺。

沛公感慨,終於獲得一郡之地。

然而,幸福來得太快往往埋藏著隱患。

「豐邑守將雍齒叛變了!」

聽到這條消息,劉邦忍不住爆了粗口:「雍齒這個狗日的東西,在沛縣就該把他收拾了!」

原來,這個雍齒原先就是沛縣的豪強,劉邦在沛縣做亭長的時候,雍齒就一向看不起劉邦,這次沛縣造反,雍齒也帶了一隊兄弟加入。

但既然互相看不順眼,打下豐邑之後,劉邦乾脆就讓雍齒留守,免得一起出征礙手礙腳。

而此時,天下的局勢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雖然各路人馬都是響應陳勝的號召起來造反,但是相互之間也都在打著自己的算盤,最糟糕是陳勝在一次戰鬥失利後,被自己的車夫背叛斬殺,各路反王,群龍無首。

豐邑緊挨著魏國,陳勝稱王之後,曾派魏國人周巿(fú)去收復魏地,周巿南征北戰很快就收復了魏境十餘座城池,並擁立了新的魏王。

魏國想要豐邑,而雍齒又看不慣劉邦,於是投降了魏國。

劉邦集合全部兵力,想奪回豐邑,結果戰敗,還大病一場。

劉邦只得帶著殘兵回到沛縣,一切似乎又回到了原點。

有仇不報非君子,劉邦要外出借兵,再來報仇。

這時,劉邦聽聞在留縣有人擁立了楚國貴族景駒做了新的楚王,希望接過陳勝的旗幟,號令天下。

劉邦帶隊前去投奔,路上遇到一支只有百來人的小部隊,領頭的名叫張良,也是去投奔景駒,於是結伴而行。

劉邦雖然打仗水平一般,但是畢竟是出去混過的,而且被岳父相中之後,也自學了很久的看相之術,看人已經很有一套,覺得這個張良非池中物。

於是劉邦請張良喝酒,交談之下,發現張良果非常人。

張良的祖父和父親都曾經在韓國為相,共輔佐過五代韓王,如果沒有秦滅六國,這張良想必也已經做到了韓相。

所以張良對秦始皇那是刻骨仇恨,韓國滅亡之後,張良用盡家財只為刺殺秦始皇,曾經找了個大力士,還打造了一百二十斤的大鐵錘,飛錘過去砸秦始皇的車駕,結果只砸中副車……

從此這個世家公子就過上了東躲西藏的逃亡日子,好不容易等到天下大亂,湊了支隊伍起來反秦了。

而劉邦也充分發揮帶頭大哥的特長將張良納入了麾下。

大家繼續上路前去投奔景駒,結果還沒走到,新的楚王景駒——死了。

殺死他的是項梁,楚將項燕之子,而陳勝最初正是打著項燕的旗號起兵造反。

而項梁殺景駒的理由:陳勝死了,活要見人死要見屍,屍體沒見著你就想當楚王,那是大逆不道。

其實,理由不重要,打不打得過才重要。

對劉邦來說,投奔誰也不重要,能借兵給他回去報仇才重要。

就這樣,劉邦投奔了項梁。

項梁很講義氣,給劉邦調了十員將和五千兵,劉邦回去再攻豐邑,終於打了下來,雍齒逃脫去了魏國。

這樣,沛公劉邦終於抱到了足夠粗的大腿,不再需要孤軍奮戰。

而有了沛公的加入,項梁也平定了楚地,開始放眼於天下……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劉邦:不達目的,誓不罷休

劉邦在沛縣起兵後,隨即攻打附近的豐邑,豐邑的守軍戰鬥力不強,很快便被劉邦占領了豐邑。然而,打了小的,來了老的。豐邑隸屬於泗川郡,豐邑被叛軍占領,泗川郡的郡監當即帶兵趕來,重重包圍了豐邑。然而,大...

背叛漢高祖劉邦的人中 只有他得以善終

漢五年(公元前202年),劉邦擊敗霸王項羽,贏得了楚漢戰爭的勝利,2月28日,劉邦于山東定陶(今山東菏澤市定陶區)氾(音煩)水之陽官堌堆舉行登基大典,即位為帝,國號為漢,史稱西漢或前漢,西漢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