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織席匠到千軍統帥,劉備人生中的第一個伯樂是誰?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劉備初出茅廬之時,於一位校尉鄒靖的指揮之下,他率領關、張二人及若干平起平坐、一塊兒放狗跑馬、愛好流行音樂與漂亮衣服的年輕朋友,旗開得勝,把家鄉的黃巾軍,殺得個個逃命,蒙鄒靖保薦,做了中山國安熹縣的尉。
劉勝是漢景帝的十四個兒子之一,封在中山國為王;劉勝的一個小兒子劉貞,被漢武帝分封在中山國的陸成縣為侯,於元鼎五年因所獻的黃金成色不足,被武帝削去了侯爵,降為平民;傳到劉備的祖父劉雄,也居然重振家聲,做了小官;父親劉弘,被地方上公舉為孝廉,由孝廉而獲得官職,當了兗州東郡范縣的縣令。
這一位范縣縣令,不貪污,又死得早,留下了孤兒寡母,生活十分艱苦。
劉備與他的母親懂得因時順變,能屈能伸,就憑他們母子倆的雙手,自力更生,販鞋子賣,織蓆子賣,倒也活得很好,而且省得下錢來供應劉備讀書,作了同郡的盧植先生的弟子(劉備出生於幽州的涿郡涿縣,從唐朝到清朝稱為涿州,民國改稱涿縣。
中山國屬於冀州,首縣在盧奴,今天的河北定縣。
安熹縣屬於中山國,舊址在今天定縣之東)。
劉備不僅有錢讀書,而且有錢交朋友,這便不能僅僅靠販鞋子與織蓆子的收入了。
他有兩個知己,中山國的大商人張世平與蘇雙,這兩人是做馬匹生意的(從塞外運馬到內地來賣),很發了一點財;路過涿郡,可能賣了馬給劉備,而劉備對於馬,十分內行,談起一套有關於馬的馬經來,引起張蘇的好感(劉備不僅很會騎馬,而且深通相馬之術)。
這兩人見到劉備的若干朋友,也器宇非凡,頗有出息,就慷慨解囊,支援劉備,使得劉備有錢團結一批「徒眾」,走在街上,騎在郊外,都前呼後擁,聲勢浩大,形成了未可欺侮的「地方勢力」,相當不簡單。
對於這段歷史,各個時期的史書是這樣記載的。
《定州人物誌》載:張世平、蘇雙,東漢時中山盧奴人(今定州市)。
二人是同鄉,是中山大商,每年往北邊販馬,各集資千金,一次同販馬到涿縣,見劉備姿態外表奇特,就以多金資助,相送良馬五十匹;又贈金銀五百兩,鑌鐵一千斤。
劉備便命良匠打造雙股劍。
關雲長造青龍偃月刀,又名「冷艷鋸」,重八十二斤。
張飛打造丈八蛇矛,各置全身鎧甲。
劉備共聚鄉勇五百人,去討伐黃巾軍而立功,被皇上任命為安喜縣尉,後來劉備才能夠收拾徙眾舉義兵號稱恢復漢室。
張世平、蘇雙被稱為義士,史書多有記述。
《三國志》(先主傳)記載:劉備「好交結豪俠,年少爭附之。
中山大商張世平、蘇雙等貲累千金,販馬周旋於涿郡,見而異之,乃多與之金財。
先主是由得用合徒眾」。
羅貫中所著《三國演義》第一回描述,劉關張桃園結義慶賀,商討起兵之事,正為缺少銀兩、兵器、馬匹發愁,恰有中山富商張世平、蘇雙到張飛的莊園來訪,極力讚頌劉關張討賊安民,便慷慨資助良馬五十匹、金銀五百兩、鑌鐵一千斤,於是由良匠打造雙股劍、關刀、蛇矛。
武將十分注重兵器和馬匹,武藝高強的大將,沒有好兵器和好戰馬的配合也是不能戰勝對方的,這是綜合素質的體現。
值得一提的是中山富商贈送給劉備的鑌鐵,它是古代的一種特殊鋼,在東漢時其制煉技術從波斯傳入中國,當時的中山盧奴是冶煉中心,也是最早掌握制煉鑌鐵技術的。
鑌鐵表面磨光再用腐蝕劑處理,可見花紋,主要用來製作刀劍,用鑌鐵製作的刀劍極其鋒利,有「吹毛透風」之譽。
三國讓人忽視的小細節:神秘商人贈劉備千兩金銀千斤鑌鐵,助劉關張打造武器
當年劉關張桃園三結義之時,靠著張飛賣了自己的桃園聚集了鄉里幾百個年輕勇士,準備出去干一番大事業,但是致命的是,此時錢財已耗盡,沒有稱手的兵器,沒有代步的馬匹,可如何出去成就事業。有記載:「誓畢,...
早期劉備得到的資助其實是保護費?
劉備最早獲得的資助,在先主傳里寫道「中山大商張世平、蘇雙等貲累千金,販馬周旋於涿郡,見而異之,乃多與之金財。先主是由得用合徒眾。」大意就是中山有兩個巨商,在涿郡一帶販馬,就見到了劉備,看他不是一...
三國桃園結義劉備為何能成為老大?略施此計而已!
自古以來,民間就有「一個好漢三個幫」的說法。無論何種階層,要想成就一番事業,單靠一己之力是不行的。和平時期這樣,戰亂年代更是如此。很顯然,劉關張三兄弟就是在如此的環境下,歷史性地走到了一起。為國...
劉備打仗沒錢,神秘人一次性送十七萬!他想幹什麼?
張世平和蘇雙是《三國演義》中的小人物,其職業是中山販馬商人,而且是大商人,每年從南方往北方販馬,生意做得很大,有一個商隊,跟隨著一班同行、跟班或奴僕。張世平和蘇雙還是那種屬於出下場照下面就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