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獻綜述怎麼寫?
文章推薦指數: 80 %
社科學術圈
微信上最好的學術資源平台!
學術資訊、學術資源、論文寫作投稿經驗、基金申請書共享、學術期刊介紹、學術會議發布!
作者丨王琳博 貴州工程應用技術學院高等教育研究所
文獻綜述具有客觀性、綜合性、評述性、前瞻性和繼承性的特點。
撰寫文獻綜述時,應堅持選文獻的「三最」原則,閱讀文獻的忠實原則,寫作時的綜述結合原則和讀者意識,這樣才能寫出高質量高水準的學術論文。
文獻綜述也稱研究綜述,是指在全面掌握、分析某一學術問題 (或研究領域) 相關文獻的基礎上,對該學術問題 (或研究領域)
在一定時期內已有研究成果、存在問題進行分析、歸納、整理和評述而形成的論文。
文獻綜述一般要對研究現狀進行客觀的敘述和評論,以便預測發展、研究的趨勢或尋求新的研究突破點。
它屬於學術論文中的一種重要類型,學會正確撰寫文獻綜述是科研者必備的基本能力,也是避免低水平高重複研究的重要方式。
文獻綜述的撰寫要求
文獻綜述是一種重要的學術論文,它在研究生學位論文寫作、課題申報與撰寫和科研寫作能力的培養等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因而,掌握這門寫作技能對於提高科研能力大有裨益。
只有依照文獻綜述的基本特點,重新建構文獻綜述相關知識的理論體系,才能撰寫出思路清晰、內容翔實、語言簡練的文獻綜述,並為開展科學研究提供參考。
為此,根據文獻綜述的概念和特點,筆者提出了撰寫文獻綜述的若干要求。
但是在撰寫文獻綜述時,需要先回答以下基本問題:
第一,國內外研究者對某一主題 (或內容) 進行了哪些研究?回答「研究了什麼」的問題。
第二,對於某一主題,國內外研究者是怎樣進行研究的?這是回答「怎麼研究」的問題。
第三,對於研究結果,國內外研究者的研究之間有什麼關聯性?即是回答「相關性研究的區別和聯繫是什麼」的問題。
第四,該研究有何突出性的貢獻或效果?後世對該研究做出了何種評價?回答「研究怎麼樣」的問題。
上述的問題是構思文獻綜述中最核心的問題,如果能比較清楚地回答,那麼這篇文獻綜述的主體內容就基本形成了。
但是還要注意以下的若干原則,才能寫出高質量和高水準的文獻綜述。
(一)選文獻的「三最」原則
在撰寫文獻綜述時,收集和選用文獻是前提。
根據筆者的經驗,總結出選用文獻時的「三最」原則,即「最權威、最經典和最新的」原則。
「最權威」是指當下某個研究領域內最有影響力和最知名的國內外學者、專家和教授的著作、論文、會議論文等各類文獻資料,主要是學術論文;「最經典」是指在中外歷史文化發展過程中,那些經歷了歷史和社會的檢驗的世界名著等,主要是書籍;「最新的」是指近幾年來
(一般默認為 5 年) 發表的各種文章,而「最新的」資訊主要體現在報紙上,因為報紙信息更換速度和信息承載量都比較大,每日都在更新。
下面以撰寫「高等教育學」專業等方面的文獻綜述為例,「最經典」的文獻就是由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1
年出版的12本漢譯世界高等教育學名著叢書,比如約翰·S·布魯貝克的《高等教育哲學》。
諸如此類的名著就是經歷過歷史和世人的考驗的學術專著,那麼他們所蘊含的文化價值和知識價值就比較大。
如果你在思考和撰寫文獻綜述中,連這種非常重要的文獻你都沒有收集到,那麼,你的研究就缺乏重要的理論支撐,其研究結果就可以預想而知了。
「最權威」的論文就是 《高等教育研究》和
《教育研究》上發表的學術論文,它們代表著這個領域研究發展的現狀和最前沿的學術動態。
「最新的」的文獻就是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中國社會科學在線、教育報、教師報等報紙上傳遞的教育類的知識或報導。
恪守這「三最」原則,就為後續研究提供了最珍貴和最有價值的文獻資料,有利於研究所用。
(二)讀文獻的忠實原則
在選擇好文獻之後,就是讀文獻。
文獻既是研究的材料,也是評論的對象。
閱讀文獻時,可以採取「史 - 著 - 論」的順序展開閱讀,才能更接近於對原文的理解,才能分清誰是作者的觀點,誰是前人的觀點,哪些是描述性的文字,哪些是議論性的文字。
特別一提的是,有研究者提倡「史論著」的閱讀法,筆者在此講三者的順序略微做了一下調整,提倡採取「史 - 著 -
論」的順序展開閱讀。
理由如下:「著」和「論」的存在顯著差異。
著作類原創性更強,知識覆蓋面更廣,邏輯關聯性更強,而論文類知識涵蓋量有限,更多作品只是對著作類的解讀或釋義,算是比較二次性的作品。
它研究的基礎已經是建立在別人的文獻基礎之上,而著作類,特別是學術專著,更多地體現出作者的原創性,它更多依賴於長期的教育生活實踐,它的研究成果對實踐的指導意義和作用更有針對性和實效性。
在研究過程中,某些研究者為了多快好省地發表論文,在對文獻資料收集不全的情況下或者對文獻資料並沒有真正理解其中的涵義的情況下就開始寫作,這就違背了對研究中的客觀性和實事求是的原則。
忠實於原文原觀點。
尤其是一些外文資料。
要做到忠實原則並不容易。
某些主題或學科專業類的文獻並不是普通研究者或人士可以獲得的最原始或一手的資料。
造成這種研究的原因有:一是研究者的身份和地位;二是文獻資料的珍貴程度;三是學科專業的特性。
由於上述原因,所以來執行和落實忠實性原則時就會大打折扣。
(三)寫作時的綜述結合原則
撰寫文獻綜述時要「綜」「述」結合。
文獻綜述應有述有評,對所引述文獻應做提煉、分析,儘量避免對所引述文獻只做一般性簡介。
在廣泛收集閱讀文獻的基礎上,對已有研究成果作出合理性地評述,為進一步研究提供方向和依據。
有些研究者不是系統化地回顧現有的研究文獻,找適合研究的問題或可預測的假設,卻宣稱某種研究缺乏文獻,從而自認他們的研究是探索性研究。
這樣有選擇性的綜述文獻就帶有明顯的主觀偏見。
「綜」即收集「百家」之言,綜合分析整理;「述」即結合作者的觀點和實踐經驗對文獻的觀點、結論進行敘述和評論。
只有把兩者合理地融合在一起,才算是一篇合格的文獻綜述。
如你所研究的主題是關於德育方面的,通過檢索知網、萬方、維普、人大複印資料、百鏈圖書館和 Goolge
學術收索等網站,發現關於德育方面的文獻資料就收集全面了。
殊不知還有一些重要的文獻未能進入你的視野。
如中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網中關於德育研究方面的學術論文。
該網站論文主要是由南京師範大學道德教育研究所主辦的 《道德教育研究》 期刊發表的論文,而這一部分論文及研究成果就不能在上述我們常說常用的網站上查閱到。
(四)寫作時的讀者意識
文獻綜述屬於學術論文中的一種,它的讀者群體具有特殊性。
主要供高校、科研機構、期刊社、研發中心、企事業單位等科研人員或教學人員閱讀,簡言之主要供同行交流。
鑒於這種特殊的讀者群體,撰寫文獻綜述時就需要考慮該群體的文化需求,學會換位思考,在恪守學術規範和職業道德的前提下,用專業和平實的語言寫作,這樣才能讓讀者理解和明白作者的真實意思。
所謂讀者意識,就是寫作過程假想讀者對象,寫作過程傾訴或交流的目標人群。
作者在創作過程中始終存在著「隱在讀者」,這一「讀者」存在於作者創作的任何一個環節。
寫作中的讀者意識另一層含義就是學會換位思考。
如果我是讀者,通過讀某人寫的文獻綜述,我能從中收穫什麼呢?這篇文獻綜述的新穎和獨特之處在哪裡呢?有沒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呢?有時,你去讀別人寫的文獻綜述時,常常能找到似曾相識的感覺,其實,這類文章多半屬於低水平高重複的文章。
如果在讀別人的文獻綜述時,能找到眼前一亮或者拍案叫絕或讀完之後意猶未盡之感,那麼這類文獻綜述就算是比較上乘之作。
換位思考,就是在理性分析和對比分析中,站在讀者的角度體驗自己寫出的文獻綜述是怎樣的感覺,試想,它將給讀者們留下怎樣的第一印象呢?如果我們善於這樣的思考,我們就為文獻綜述的修改找到了方向,從而才能不斷地提高自己的論文水平和質量。
綜上,撰寫文獻綜述較為妥帖的處理方式就是保持「中庸」———不偏不倚。
因為沒有人可以完全肯定地說自己的研究是十分完美的,也沒有人可以評價他人的研究一點價值都沒有。
當然,這種「中庸」之道也要注意適度,如果掌握了翔實可靠的文獻資料,並且對研究問題做出了理性分析,那麼就要勇於打破「中庸」式的平衡。
◆END◆
作者
簡介
王琳博,男,重慶合川人,貴州工程應用技術學院高等教育研究所教師,講師。
主要從事高等教育學原理、高等教育管理和教育哲學研究。
本文為作者發表在《臨滄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3年第9期)上的文章,授權本平台轉載。
文章原標題為《文獻綜述的特點與撰寫要求》。
本文為節選。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權請聯繫本平台編輯(微信號bdhlt335)。
如何寫作護理綜述論文
護理綜述論文簡稱綜述(review),是指圍繞護理學某一專題收集、查閱大量的近五年的護理文獻資料,並對其進行整理、歸納、分析、整合後所撰寫而成的綜合性護理學書文章。 護理綜述的內容可以使多種多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