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讀文人(3)——文人與子女教育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管子·權修》曰:「終身之計,莫如樹人。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幾千年來一直是中國父母的理想,文人也不例外。

而文人對子女的期望又常常高於普通父母,因而對子女要求往往更嚴格,在子女教育上也付出更多。

流傳廣泛的《顏氏家訓》、《朱子家訓》等,便是文人在家庭教育上嘔心瀝血的最佳例證。

蜀漢丞相諸葛亮,為興復漢室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前後《出師表》更是文才飛揚,情辭懇切,膾炙人口。

雖然國家危難,政務繁忙,但他在日理萬機的同時,與子女教育上也毫不馬虎。

諸葛亮在給哥哥諸葛瑾的信中曾特意說到他的兒子諸葛瞻:「瞻今已八歲,聰慧可愛,嫌其早成,恐不為正器耳。

」他擔心的是:聰明過早外露,容易自滿自足,反而成不了大器。

所以他給諸葛瞻起的名字叫做「思遠」。

他給外甥的信也說:「志當存高遠。

」這都表明他希望後代有遠大的理想和志向。

在《誡子書》中,他寫道:「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

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

」言辭懇切,意味深長,堪為為人父母者之表率。

而他的兒子諸葛瞻與孫子諸葛尚,雖然不能如他一樣在亂世中力挽狂瀾,但也算為蜀漢事業死而後已,氣節可嘉,也算不負諸葛亮一番教誨。

與諸葛亮同時代的曹氏父子,是建安文壇的領軍人物。

曹操深沉慷慨、氣勢雄渾;曹丕通脫綺麗 ,纖巧清新;曹植骨氣奇高、詞采華茂。

而這些成就,固然與個人天分有關,與曹氏嚴格的家教也是分不開的。

曹操的《誡子植》、《誡子彰》,或鼓勵上進,或勸誡引導,顯示出一片舔犢深情,而他的《諸兒令》,則對兒子們提出了嚴格的要求,大意是說:「兒子們在年幼的時候,我雖都喜愛,但長大了能成材的,才一定用他。

我這不是說二話,我不但對臣屬沒有偏心,就是對自己的兒子也不想有任何偏袒。

諸葛亮、曹操這樣以政治為主、文字為輔的「業餘文人」,尤能以《誡子書》、《諸兒令》教育子女,那些以文著稱的「專業文人」們,在教育子女的方式上,就更是各顯神通了。

被譽為「萬世師表」的孔老夫子,一生教出了三千弟子、七十二賢人。

這位中國最偉大的教育家,在對自己的兒子孔鯉的教育上,也絲毫不含糊。

據《論語》記載,孔鯉曾對陳亢講過一個故事:「有一天,孔子獨自站在庭中,孔鯉邁著小步恭敬地走過,被孔子叫住,問孔鯉學習《詩經》沒有?孔鯉回答說還沒有,孔子就對孔鯉說,不學習《詩經》是無法同人交談的。

於是,孔鯉就退回去認真地學習《詩經》 。

隔了一段時間,孔鯉從院裡經過時又被孔子叫住,問孔鯉學習《禮記》了沒有,孔鯉說還沒有。

孔子又教育說,不學習禮是難於立身做人的。

於是,孔鯉就去學習《禮記》。

」孔鯉雖然早亡,在學術上沒有什麼建樹,但其子孔伋,則繼承並發揚了孔子的學說,也算是孔門家教的成效。

不過,孔鯉雖無建樹,但是後世傳言其有一言很是出名:孔鯉對孔子說:「你的兒子不如我的兒子」,又對兒子孔伋說:「你的父親不如我的父親」。

雖為戲言,不無道理。

孔子學說的主要繼承人曾子,在教育子女上更是不遺餘力,據《韓非子·外諸說左上》記載,有一次,曾子的妻子到市場上去,她的兒子一邊跟著一邊哭。

孩子母親說:「你先回去,等會我回來給你殺豬吃。

」從市場上返回後,曾子要捉豬殺掉它。

妻子阻止他說:「我只不過跟孩子說著玩罷了。

」曾子說:「孩子還不懂事,他看著父母的舉動來向他們學習,並且聽從父母的教導,今天你欺騙他,這是教孩子欺騙。

母親欺騙孩子,孩子就不相信了他母親,這不是好的教育方法。

」於是,就把豬殺了給兒子吃。

孔子以《詩》、《禮》教子,曾子以「童叟無欺」的實際行動教子,而北宋大文豪蘇軾不僅為文汪洋恣肆、明白通暢,在家庭教育上也別具一格,另有他的一套手段。

蘇軾的長子蘇邁赴任縣太尉時,蘇軾曾送他一隻硯台,上面有蘇軾親手刻的硯銘:「以此治財常思予,以此書獄常思生。

」而蘇邁也表示一定不負父示,要做一名勤政廉潔的好官。

除了「硯教」,蘇軾也曾以實際行動教育蘇邁作文要「求實」。

蘇軾被貶謫黃州任團練副使時,有一天,與蘇邁談到了鄱陽湖畔石鐘山的名稱由來。

蘇邁從《水經注》等古書中找出許多說法,蘇軾都覺得是牽強附會,實不可信。

蘇邁想找其它書,蘇軾阻止了他:「不用找了。

大凡研究學問、考證事物,切不可人云亦云,或者光憑道聽途說就妄下結論。

」五年後,蘇軾終於在蘇邁上任之前找到機會,與他一起前往石鐘山實地考察,以「求實」的態度找尋到石鐘山的來歷,而這次考察的結果,也記在了他著名的《石鐘山記》一文中。

至於蘇軾晚年所作的《洗兒戲作》:「人皆養子望聰明。

我被聰明誤一生。

惟願孩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

」 表面寫兒,實則諷刺,「似訴平生不得志」,不足為其教育子女的依據。

這樣一個躬親教育子女的大文學家,又怎麼真的捨得讓子女「愚且魯」呢?

「身教勝於言傳」這種身體力行的教育方法,委實值得學習,而與蘇軾同時的司馬光,更是現身說法,通過自己的實例來教育子女。

相傳,司馬光為了教育其子司馬康,特意撰寫了一紙膾炙人口的家訓篇《訓儉示康》。

在文中,他舉出三件親身經歷的例子: 「自為乳兒」時,司馬光就「不喜華靡」。

他總是把長輩加在他的身上飾有金銀的華美衣服 「羞赧棄去之」;二十歲考中進士時,司馬光與同榜進士赴御賜國宴,別人都把皇上賞賜的金花插在帽檐上,唯有他「獨不戴花」。

直到有人警言「君賜不可違」時,才勉強「簪一花」;平日裡,司馬光「衣取蔽寒」,「食到充腹」,不敢以與眾不同的行動求得過獎名譽。

司馬光更寫到:「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

」「儉則寡慾。

君子寡慾則不役於物,可以直道而行;小人寡慾則能謹身節用,遠罪豐家。

」「侈則多欲。

君子多欲則貪慕富貴,枉道速禍;小人多欲則多求妄用,敗家喪身。

」……而他最著名之教子警句「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也成為了千百年來無數人的座右銘。

司馬康也沒有辜負其父的辛苦教導,他從小嚴謹、聰穎,博通古籍,曾任校書郎、著作佐郎侍講等職,被世人譽為「口不言財」的賢人。

《戰國策·趙策》云:「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

」文人們對子女不惜辛苦操勞,或循循善誘,或嚴加約束,都是為了子女的將來。

然而,「賢母使子賢也(《韓詩外傳》)」,這些著名文人們之所以能名垂青史,又何嘗不是因為他們父母的苦心栽培呢?「孟母三遷」造就了「亞聖」孟子,「畫荻教子」則培養出了才高八斗的歐陽修, 而蘇軾、司馬光等人,也都受過良好的家庭教育,類似的例子不勝枚舉。

而「落實思樹,飲水思源」,文人們在教育子女的時候,應該也會想起辛勤培養自己的父母吧。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