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三國時期不作死就不會死的五位典範!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在這個群雄並起的時代,總會有那麼一批「逗逼」人物,徹底把作死發揮到了極致……

袁術,字公路,汝南汝陽(今河南商水西南)人,袁逢之嫡次子,袁基、袁紹之弟。

初為虎賁中郎將。

董卓進京後以袁術為後將軍,袁術因害怕以後會有危險,而出奔南陽。

初平元年(190年)與袁紹、曹操等同時起兵,共討董卓。

後與袁紹對立,被袁紹、曹操擊敗,率餘眾奔九江,割據揚州。

建安二年(197年)稱帝,建號仲氏 ,但根本沒人承認。

此後袁術奢侈荒淫,橫徵暴斂,使江淮地區殘破不堪,民多飢死,部眾離心,先後為呂布、曹操所破,元氣大傷,後於建安四年(199年)嘔血而死。

據說當時袁術問隨從:「我口渴了,有沒有蜂蜜水喝!」手下人說:「沒有蜂蜜水,只有泥湯了,要不要喝?」袁術長嘆一聲:「沒想到我袁術竟然會混得這步天地!」然後吐血身亡。

接下來說的這位,可以說是三國第一狂士。

禰衡(173年-198年),字正平,平原郡(今山東德州臨邑德平鎮)人。

個性恃才傲物.和孔融交好。

孔融著有《薦禰衡表》,向曹操推薦禰衡,但是禰衡稱病不肯去,曹操封他為鼓手,想要羞辱禰衡,卻反而被禰衡裸身擊鼓而羞辱。

後來禰衡罵曹操,曹操就把他遣送給劉表,禰衡對劉表也很輕慢,劉表又把他送去給江夏太守黃祖,最後因為和黃祖言語衝突而被殺,時年二十六歲。

黃祖對殺害禰衡一事感到十分後悔,便將其加以厚葬。

憑自己一張嘴出名,也終因這張嘴而死。

三國第一大炮禰衡除了和孔融好以外,還有一個人可以做交心的朋友,那就是聰明反被聰明誤的典範——楊修。

真不知他是假聰明還是真傻,在曹操這麼多疑的人手下做事,收斂點才是上策。

可是這位處處顯得自己比領導聰明也就罷了,還在立儲這種大事上大作文章,十分高調。

本來曹操就忌憚他家的身份地位,還一而再再而三觸犯曹操大忌,最終被曹操所殺。

楊修自己也說:我早就料想到今天,只是嫌遲而已。

許攸乃是曹操和袁紹的髮小。

官渡之戰中他從袁紹處叛逃至曹營,獻計火燒烏巢,對戰局起到了扭轉型的作用。

誠然,這是大功甚至是首功。

但是這位仗著自己曹操發小的身份和官渡的功勞,屢屢出口不遜。

建安九年(204年),曹操攻破鄴城,占領冀州,許攸立有功勞,但許攸自恃功高,每次出席,不分場合,直呼曹操小名,說:「阿瞞,沒有我,你得不得冀州。

」曹操表面上雖嘻笑,說:「你說得對啊。

但心裡頗有芥蒂。

一次,許攸出鄴城東門,對左右說:「這家人沒有我,進不得此門。

最後被許褚一怒之下殺死,然後曹操裝模作樣的責備一番許褚,下令厚葬許攸。

最後說的這位我覺得最慘了,在絕對優勢的情況下還能崩盤。

自己死了不說,家族都被滅了。

他就是曹爽,對司馬懿的偽裝深信不疑,甚至還起了憐憫之心。

曹爽原本謙虛謹慎,後來任用私人,專權亂政,侵吞財產,一意孤行出兵伐蜀造成國內虛耗死傷慘重,起居自比皇帝,並採用鄧颺之謀將郭太后遷往永寧宮軟禁。

公元249年(正始十年)正月甲午(初六)日(2月5日),司馬懿發動高平陵政變,

曹爽天真的認為:但為富家翁足矣。

於是放下了自己的兵權。

但司馬懿可不是什麼心慈手軟之人,結果曹爽被滅三族。

難怪桓范說:「曹子丹以智謀自矜!今兄弟三人,真豚犢耳!」

我覺得與其說是司馬懿殺了他,倒不如說是他自取滅亡,作繭自縛,自己害了自己。

寫到這我才發現,除了袁術,另外四個都是曹操陣營的啊!

主要是因為這幾位都是頗有知名度,但是又不是太為大眾所熟悉的。

其實還有很多,咱就不一一列舉了,有興趣的朋友留言討論吧~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在三國時代罵人的下場 有人治病有人亡

在古代文風盛行的時代,罵人通常已經變成藝術。而在整個中國歷史,罵人能罵到最高境界的,無疑是三國時代。當然在現代,我們還是不提倡罵人的,但提倡下面三位如此有技術的罵人。1、禰衡罵街挨千刀在中國古代...

揭秘:三國史上的辯才高手禰衡為何喜歡罵人?

三國史上真是人才輩出,百花齊放。其中極具辯才的,我們比較熟悉諸葛亮,例如他的舌戰群儒、罵死王朗之類的故事。然而還有一位辯才高手禰衡更加怪異,他怪異的原因竟是喜歡罵人,無論是自己的好友還是頂頭上司...

禰衡恃才傲物為何被黃祖所殺?

曹操當時因實施屯田政策成功,轄區內所有州郡的倉庫全滿。其他軍閥的地盤,則因為一切支持軍事,都沒有一年以上的糧食庫存。例如:袁紹在河北,士兵缺糧,居然得採食野外桑葚為生;袁術在淮南,士兵到溝渠中揀...

三國時期的三大憤青 引領今日的憤青潮流

三國時期為中國整個歷史添加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其軍事謀略和處世哲學,至今影響著我們今日的生活,乃至國家的外交。而作為三國三大憤青的禰衡、許攸和楊修,從其生至其死,歷來使世人津津樂道,成為了我們今日...

三國里如此聰明的三位名士,卻落得這般下場

 三國人才輩出,奇才怪才也不少。可惜的是,他們的人生結局大多不妙,以至於「壯志未酬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何以如此呢?原因很多,但有一條是公認的,那就是恃才傲物,目空一切。楊修死於聰明過頭,禰...

三國:細數五大作死之人

俗話說「不作死,就不會死」,可三國里就是有這樣一些人偏偏就是自己作死的,別人看的只會鼓掌稱好,又或者覺得死的應該。那麼我們就一起看看這五大作死之人。NO.5馬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