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劉備白帝城託孤,李嚴也是託孤大臣,他有什麼能耐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相信看過《三國演義》的朋友,都對劉備白帝城託孤的故事不陌生,臨死前的劉備可謂是相當大度,對諸葛亮說:「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意思是說劉阿斗要是能行,就讓諸葛亮全力輔佐,實在不行就取而代之,嚇得諸葛亮趕緊跪地表忠誠道:「」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
其實在劉備託孤之時,身邊除了諸葛亮還有一位大臣叫李嚴,諸葛亮大家都很熟悉了,可李嚴到底有什麼本事,憑什麼能讓劉備高看一眼,將他當作託孤大臣呢?
劉備之所以看重李嚴,最重要的原因便是李嚴的能力,早在建安二十三年,劉備統治的郪縣爆發大規模農民起義,在匪首馬秦、高勝的煽動下,數萬人揭竿而起,當時的劉備正在漢中,根本無暇相顧,李嚴二話不說,帶著本郡5000士兵,不僅平定暴亂,還將匪首馬秦、高勝斬首!
後來劉備任命李嚴為犍為太守,在其任職期間,又大興土木,修建沿江大道,將犍為治理的井井有條,得到官吏、百姓的以致好評,因此劉備認為李嚴是治世能臣,對李嚴特別看重,直接從地方官將李嚴提拔為尚書令、中都護,並選為託孤大臣!
第二個原因便是因為當時的蜀漢派系有關,一是以劉備為首的荊州派,另一個就是以李嚴為首的益州派,如果將劉阿斗只託付給諸葛亮一人,難免會讓益州派系的官員寒心,為了蜀漢內部的精誠團結,給李嚴委以託孤重任,還是很有必要的!
可是當李嚴成為託孤大臣後,便漸漸走向墮落,尤其是對諸葛亮北伐一事,總是消極應對,諸葛亮第一北伐,想讓李嚴鎮守漢中,李嚴不僅百般推辭,還要求將劃分五個郡組建「巴州」,自己擔任巴州刺史,被諸葛亮直接否定!
在諸葛亮第四次北伐時,李嚴負責糧草運輸,由於天氣原因,導致糧草不能如期到達,可李嚴不僅沒有反思自己的過失,反而讓人傳話給諸葛亮,讓諸葛亮退兵!
諸葛亮退兵後,李嚴有佯作不知情,還質問諸葛亮為何退兵,言下之意是因為諸葛亮退兵才貽誤戰機,後來又給蜀帝劉阿斗寫了一封信,說:「軍隊佯裝撤退是計謀,目的是為了誘敵深入!」,諸葛亮氣不過,直接將李嚴前後發布命令的書疏原封不斷的給劉阿斗遞了上去,李嚴原形畢露,無言以對,被劉阿斗貶為庶民!
李嚴本來有著大好前程,名垂青史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結果自己犯錯還欲蓋彌彰,真正印證了那句話:不作死就不會死!
諸葛亮是如何一步步幹掉自己的對手成為權臣?
熟讀三國的朋友,對劉備白帝城託孤這段故事,肯定有深刻的印象,劉備在白帝城病危,安排大臣託孤,其中一位,就是我們的熟知的諸葛亮,另外一位就不是很有名的李嚴。《三國志》記載:先主病篤,託孤於丞相亮,...
劉備選擇諸葛亮輔助阿斗難道不怕他越權嗎:其實劉備還暗自留一手
公元223年,在夷陵大戰中戰敗的劉備,已經在白帝城休養了很長時間,不過,就在這一年,急火攻心的劉備最終還是死在了這裡,在臨終之際,他選擇諸葛亮、李嚴等人作為託孤重臣,輔佐阿斗,不過,劉備真的不怕...
白帝城託孤,劉備是否做了除掉諸葛亮的準備?
伯牙子期,知音難覓。在三國這個亂世之中,劉備和諸葛亮不僅是格式化的君臣關係,更是難得的一對知己。然而,在關羽大意失荊州後,劉備和諸葛亮的融洽關係出現了裂痕。在吃到夷陵之戰的苦果後,劉備在白帝城這...
他和諸葛亮同為劉備的託孤大臣,卻被諸葛亮廢為平民
世人皆知劉備白帝託孤諸葛亮,事實上與諸葛亮一同受託孤的還有一位大臣名叫李嚴。公元223(章武三年),劉備病重,李嚴與諸葛亮一道受遺詔輔佐少主劉禪,李嚴為中都護,統管內外軍事,留下鎮守永安。李嚴...
諸葛亮熱衷派系鬥爭,處處打壓劉備的託孤大臣,造成蜀漢嚴重內耗
羽丟了荊州,掉了腦袋。劉備發兵攻打孫權,一則想奪回荊州,二則想為二弟報仇。劉備這一仗輸得非常慘,只能在白帝城等死。劉備彌留之際,給他的接班人劉阿斗安排了兩個託孤大臣,一個是諸葛亮,一個是李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