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后殺功臣的原因除了劉邦的默許還有什麼?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呂后為何能夠在劉邦還在位的時候就能跳到幕前,掌握生殺大權呢?今天我們來講講她是如何一步一步從一個不受寵的正室農婦扭轉乾坤的呢?這要從處置功臣韓信和彭越說起。
起因
在反秦戰爭時,劉邦等待韓信和彭越的援兵,始終未到,情急之下,劉邦無奈之下只能採取張良的計謀—和大將韓信、彭越共分天下,這兩位大將看到有利可圖這才發兵垓下,滅了項羽。
所以,劉邦曾經承諾給韓信、彭越函谷關以東的大片土地!
劉邦當上皇帝以後,這局面已經成了共治,而非他自己一個人的。
當初答應分地這個條件也不是他自願的,實在是無奈之舉,劉邦反悔是在意料之中。
他登上皇位不久就把矛頭對準韓信,以剛開始韓信是項羽軍隊的人為名義,把他的爵位一路從「王」降到「侯」,被召回京中,韓信雖然是個軍事家,但是,在劉邦的眼皮底下,也翻不出什麼浪花。
風波
就在這時,手握三地重兵、還養了過千門客的大將陳豨,在劉邦的極度猜忌和重臣的密告下,毫無反叛之心的陳豨被召入京,陳豨知道劉邦對他的猜忌和調查,走投無路之下,就把罪名坐實了。
如果僅僅是這樣也就算了,可是此案第一個被牽連的就是韓信。
總有些善於揣測皇帝意圖的臣子,能夠恰到好處的為皇帝分憂解難,陳豨事發,就有人把此事毫無根據的牽連到了韓信的身上。
呂后聽說了此事,沒有調查,也沒有核實此事的真假,更沒有和劉邦通氣,十分果斷的把韓信抓了起來。
斬韓信
在與蕭何商討之後,即刻把韓信斬了。
這時,我們可以肯定,雖然有戚夫人,但是呂后在後宮站穩了腳跟,還培養拉攏了太子黨一派,就連相國蕭何也站在她這邊,這件事情距離呂后進宮不到五年。
殺了韓信後,劉邦也沒有什麼反對意見,可見她這舉動十分合劉邦的心意。
斬彭越
這還沒完,陳豨案牽扯出來的第二個人彭越。
說起來彭越對劉邦的幫助是最多的、最直接的!彭越因為被誣陷被劉邦流放到四川,流放途中恰巧碰見呂后,呂后了解了這個冤情,把彭越帶了回去,轉身就對劉邦說:彭越是個壯士,流放到蜀地,將來他心生怨氣早飯怎麼辦!不如殺了他!彭越的門客此時也來添油加火,說他謀反,這時,彭越真是百口莫辯了。
不僅被父族、母族、妻族全被誅殺,還被剁成肉醬。
這肉醬還被劉邦下令送給所有諸侯王吃下去,以儆效尤。
說起來,這彭越可是比韓信冤多了。
《史記》中確實有筆墨提到韓信謀反,但是彭越是真冤枉,從他對呂后訴說冤情也能看出來。
可惜,這呂后此時是他的災星。
韓信和彭越作為最大的開國功臣,就這樣被呂后殺了。
劉邦這時躲在呂雉身後,什麼都不做就表示默認和支持,而且這樣天下的百姓以及朝中大臣罵的都是呂后,而不是他!呂后也借這個跳板登上了政治舞台。
呂后勝在哪裡?
①了解劉邦,知道君臣之間的嫌隙。
呂后只是順勢而為,順著皇帝的意思走,把權利和土地都集中到自己手裡。
《史記》裡面寫到:劉邦知道韓信被殺後「且喜且憐之」,就一個「喜」完全表明了劉邦的態度!
②顧全大局,掃清障礙。
韓信、彭越被殺這一年,劉邦已經60了,他們的孩子太子劉盈也已經14歲了,呂后也30多歲了。
在古代,活到60就不容易了,而且劉邦身體健康狀況不好。
那些手握重兵的老將領們,在太子上台後,會老老實實的輔佐新皇帝,不生出二心嗎?
③趁靠山在,儘早動手。
等劉邦死了,呂后只能靠自己,最強大的靠山沒了的話,功臣可不會是那麼好殺的了,在劉邦死之前,這手握重權的開國將領多殺幾個才能保證劉邦死後,這天下還能姓劉。
③劉邦扶持,制約平衡。
初漢年間在強有力的元老功臣派(蕭何、張良、陳平、周勃、樊噲、灌嬰等等),圍繞在8個皇子周圍的大臣組成的皇子派,還有呂家外戚派的三大勢力之下,呂家實力最弱,為了在自己死後朝廷勢力的安穩,平衡各方勢力,劉邦晚年刻意扶持呂后的勢力,想讓呂后為主的外戚派和元老派產生矛盾並且互相爭鬥,劉邦的兒子們坐收漁翁之利。
這些種種,都給呂后的迅速崛起創造了條件,至此,呂后強勢出現並站上了政治舞台。
劉邦死了以後,呂后又是怎樣占領了絕對地位,把持朝政的呢?
(我們明天繼續討論,歡迎大家留言,一起探討)
漢初三傑為何只有張良獲得劉邦尊重並得以善終
高處不勝寒,劉邦也不例外,劉邦打下江山稱帝時已經年逾五十,老年的劉邦變得愛猜忌、多疑,甚至不再信任當年一同南征北戰的功臣將領們,尤其是不放心異姓的諸侯,於是有眾多功將紛紛被劉邦殺害。
呂雉濫殺功臣扶持外戚,為何劉邦不敢殺了她
「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能夠被漢文化的始祖,雄才大略的漢高祖劉邦心服口服的韓信,其歷史功績和成就應該說要遠遠超越此評價。即使說若無韓信,就無大漢帝國也絕不為過。
兔死狗烹,鳥盡弓藏,為劉邦打下江山的元老被分而食之
劉邦的稱帝之路可以說是歷經千辛萬苦,從一小混混出身,響應陳勝的號召,集合三千弟子響應起義,後被稱為沛公,還投奔過項羽,之後背叛項羽,直至打敗項羽,最後稱帝,靠的不是別的,靠的是他的識人用人和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