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神人滎陽之戰就已經死去?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公元190年,關東聯軍合擊董卓,董卓畏懼,決定遷都長安。

曹操率軍追擊,雙方在滎陽發生交戰,結果,董卓軍隊依照李儒之計,設下埋伏,曹操大敗。

正是在這一場戰役中,治世能臣曹操一命嗚呼了。

讀者或許會奇怪,哪裡啊,曹操還活的好好的,哪裡是在這裡就死了?

確實,曹操確實活了下來,並且之後轉戰青州,建立起自己的基業。

可是那個曹操已經化身為亂世之奸雄,治世之能臣的曹操,確實在這一場戰役中死去。

能臣也好,奸雄也好,都是曹操,不過軀殼雖然相同,內在卻完全不同。

在滎陽之戰前,曹操一直致力於恢復漢室,為朝廷之復興殫精竭慮,甚至冒著生命的危險,衝殺在最前線。

曹操年輕時期為人狂放,經常和一夥年輕人飛鷹走狗,不學無術。

可是兩國喬玄卻讚許曹操:「天下將亂,非命世之才不能濟也,能安之乎者,其在君乎?」對曹操許以厚望。

而曹操也不負所望,二十歲時被推舉為孝廉,隨即擔任洛陽北部尉。

洛陽權貴豪門很多,律令鬆弛。

曹操一上任就修繕官衙,設立五色棒,規定禁令,只要觸犯禁令,不論是否權貴,一律用棒子打死,即便是漢靈帝寵信的中常侍蹇碩的叔父,半夜走路,觸犯了宵禁,曹操也大棍子打死。

當黃巾軍興起的時候,曹操官拜騎都尉,也率領征討潁川黃巾(演義第一回是也),之後升遷為濟南相,下屬有十來個縣,很多的官員都和一些權貴勾結,貪污受賄之風非常嚴重。

曹操調查之後,免去八個縣的長官,並且嚴懲奸佞,拆毀一些不合規制的祠堂,整個濟南的風氣大變。

曹操治理地方,嚴守律法,不畏權貴,是標準的朝廷忠臣。

後來,曹操看到時局動盪,暫時回到鄉里。

一些以前的舊相識,比如冀州的刺史王芬、南陽的許攸(曹操同學),沛國的周旌聚集了很多江湖豪傑,陰謀廢掉漢靈帝,改立合肥侯。

當時漢靈帝正準備到河間地區巡視,刺殺成功的機會很大。

幾人找到曹操,希望曹操也能加入,可是被曹操嚴詞拒絕!曹操以為:廢立皇帝乃是天下間最不吉利的大事。

像歷史上的伊尹、霍光,他們心中有對朝廷絕對的忠誠,並且由至高無上的權力,所以才能夠取得成功。

你們現在只覺得他們獲得成功很容易,卻沒看到在當今根本不具備這樣的條件。

你們這些人自己看著辦吧,像你們這樣勾結黨羽,和以前發動七國之亂的諸侯有什麼分別?合肥侯的地位,比以前的吳王、楚王如何?現在想要殺掉皇上,希望一定會成功,也太不可能了吧。

曹操對一些故舊,能說出如此肺腑之言,著實不簡單。

曹操目光銳利,看到了漢靈帝時期和伊尹霍光時期的不同,但更主要的還是曹操心中有國家,有朝廷,於是才會斥責朋友,千萬不要發動內亂,以免身敗名裂。

當何進誅殺宦官之時,曹操也主動進言,可是何進只看到自己有利的一面,命令袁紹全面誅殺中常侍,搞得宦官和何進的關係非常緊張,最終導致自己身首異處。

而對於徵召董卓入京,曹操也明確表示反對,可是何進依然不聽。

當董卓進京之後,董卓升遷曹操為驍騎校尉,希望曹操能為其所用,曹操沒有接受官職,連夜逃走。

以至於被董卓天下通緝。

在演義中,更增添了「孟德獻刀」故事,把眾臣之懦弱無能,和曹操的慷慨豪邁,都表現的淋漓盡致,雖然刺殺董卓失敗,但曹操的美名卻天下傳揚。

在歷史上,由東郡太守橋瑁首倡,袁紹、韓馥等響應,掀起了轟轟烈烈的反董卓運動,曹操也參與其中。

演義中改為曹操矯詔傳令天下,起兵反董,更加突出了曹操的英雄形象。

在這個關東聯軍中,只有孫權和曹操是主戰派,是真正為了漢室。

其他如袁紹、袁術之流,不過是渾水摸魚,擴充自己的地盤而已。

面對強大的董卓,諸侯沒有誰敢主動出擊。

曹操很生氣,他慷慨激昂的說:「大家共舉義軍就是為了剿滅暴亂,現在我們大軍已經會合,大家還有什麼好遲疑的呢?在以前董卓依仗有王室在手,占據險要的地勢,號令天下,就算是董卓無道,可是也足以成為大患;可是現在董卓焚燒宮殿,劫持天子,海內震動,這是上天要滅亡董卓啊。

我們只要一戰,就可以讓天下安定,這個機會絕對不可以失去啊!」曹操一片赤膽忠心,但諸將不為所動。

確實,此時追擊是有利,可是董卓還有十多萬部隊,有呂布這樣能征慣戰的武將,戰鬥力超強的西涼騎兵,誰第一個衝上誰找死。

諸侯誰也不想成為炮灰!

最後,只有曹操,率領自己全部的軍隊近萬人,由成皋追擊董卓軍隊,在滎陽地區遭遇董卓軍隊埋伏,而援軍卻始終不到,結果慘敗。

近萬軍隊幾乎全軍覆沒,曹操自己也受了箭傷。

要不是曹洪把自己的馬給曹操騎乘,自己拚死保護曹操,曹操年紀輕輕就要掛掉了。

而回到酸棗聯軍駐地,曹操卻發現各位官員們依舊在喝酒享樂,沒有誰想著進兵剿滅董卓。

曹操非常生氣,痛斥所有諸侯:你們現在打著為國為君的旗幟起兵,看到皇帝遭難卻遲疑不肯進兵,實在是讓天下人失望。

我都為你們感到丟臉!

從此之後,曹操率領幾百人的殘餘部隊,退出了關東聯軍,前往揚州招募軍隊去了。

在演義中,滎陽之戰寫的非常精彩,把曹操的狼狽都寫了出來。

在多年之後赤壁之戰,在逃亡華容的路上,曹操三笑雖然狼狽,卻讓人仰慕這位心胸豪邁,有大英雄風範的偉人。

可是在滎陽之戰時,曹操卻只會反覆我「我命休矣」。

可是,仔細品味句子,曹操為何如此狼狽?真是因為曹操發動滎陽之戰,是顧忌朝廷的大義,而完全沒有顧及個人的利益,獨力追擊董卓軍隊,而導致的大敗。

從這一戰之後,曹操就把那個胸懷漢室的曹操當成死去了,而致力於營造自己的曹魏王朝了。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