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統擔心連環計被說破,竟用這個威脅徐庶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赤壁之戰中龐統巧授連環計,通過《三國演義》的廣為傳播,成了家喻戶曉的故事。

後人有詩曰:「赤壁鏖兵用火攻,運籌決策盡皆同。

若非龐統連環計,公瑾安能立大功?」然而,此事正史並無記載,事情是不是虛構的只有龐統自己知道吧。

不過這個跟我們今天的主題無關,今天就說說演義的故事:話說曹操準備打江東,但苦於士兵不習慣坐船。

龐統已經知道最近會有東南風(不知道從那裡得知的),為了讓曹操的行動失敗,同時配合周瑜的火攻,就向曹操建議把所有戰船用鐵索連接起來,使船的穩度增大。

曹操很高興,就採納了龐統的建議,並把這些船稱為「連環戰船」。

結果,在赤壁之戰中,曹操的船遭受火攻,因東南風助長火勢,加上鐵索傳熱,結果沒多久,曹操的艦隊就全軍覆沒。

因在此戰中,龐統的計謀起了關鍵作用,所以龐統名聲大振。

他對曹操施的計,被後人稱作「連環計」。

只是龐統的這個連環計並不是天衣無縫的,有一個人就看出來了。

他叫徐庶。

書中四十七回結尾和四十八回開頭處寫到龐統給曹操獻了連環計之後,急急準備上船,卻撞見徐庶,二人一開始的對話,我認為是堪稱經典,可比諸葛亮的「舌戰群儒」。

「你好大膽!黃蓋用苦肉計,闞澤下詐降書,你又來獻連環計,只恐燒不盡絕!你們把出這等毒手來,只好瞞曹操,也須瞞我不得!」

「你若說破我計,可惜江南八十一州百姓,皆是你送了也!」

「此間八十三萬人馬,性命如何?」

徐庶一眼就看出火攻之計乃是「毒手」,而龐統卻辯解說是為了「江南八十一州百姓」,但真是為了百姓麼?在書中第四十三回,魯肅向孫權分析不能降操的原因時,說道:「如肅等降操,當以肅還鄉黨,累官故不失州郡也;將軍降操,欲安所歸乎?位不過封侯,車不過一乘,騎不過一匹,從不過數人,豈得南面稱孤哉!」從這就可以看出這次戰役孫權一方作戰的政治原因,可有這「江南八十一州百姓」的利益考量在裡面?只不過是統治者的權勢而已!至於百姓,總是「興,百姓苦;亡,百姓苦」!即便硬說是為了百姓的身家性命,那正如徐庶所說——「此間八十三萬人馬,性命如何?」誰的命不是命?龐統雖絕頂聰明,卻不是想著如何化解戰爭,而是在自欺欺人的狀態下想出瞬間消滅八十三萬人馬性命的計策!當智慧被用於殺人,而不是推動人們去實現幸福,那這種智慧將是我們最大的悲哀,——所以諸葛亮感嘆因其計謀而導致生靈塗炭時,流露出些許不安,卻最終回到擔心折了自己的陽壽,於是,我鄙視他們的智慧。

同樣,當我看到徐庶最後那反問的時候,我為徐庶所感動了,但是,我的感動並沒有持續了十秒。

「只是我亦隨軍在此,兵敗之後,玉石不分,豈能免難?君當教我脫身之術,我即緘口遠避矣。

」什麼感覺?我上當了!我被騙了!八十三萬人的性命被當作交易的籌碼——八十三萬人,鐵定灰飛煙滅了!綜合網絡文章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一樣是才高八斗,三國真的是是人才輩出!

大禹:傳奇禹與塗山氏女嬌新婚幾天,就脫離夫人,走入治水的道路。之後,他經過家門口,聽到老婆產兒,孩子呱呱墜地的聲氣,但一算計開山導流刻不待時,便顧不得回去,又爬上了治水一線。第3次經由老家的日子...

赤壁之戰時,若非此人獻計,周瑜必定失敗

在三國時期,曹操統一了北方之後,便想著南下去占領整個中國,而當時曹操首選攻擊的目標便是荊州的劉表。當時劉表已經病死了,而劉表的手下蔡瑁便舉兵投降了曹操。曹操不費一兵一卒,拿下了整個荊州。

龐統都做了哪些貢獻 龐統怎麼使用連環計的

龐統是劉備帳營中著名的一個謀士,正是龐統為劉備建議讓劉備攻取蜀地,後來劉備在得以建立蜀漢政權。所謂英年早逝,龐統在討伐雒城時,遭遇了張任的埋伏,身中流箭而亡,享年36歲。公元211年,劉璋部下法...

三國演義經典故事—義釋曹操、火燒赤壁

說寫赤壁戰前,諸葛亮算定曹操必敗走華容,且夜觀天象,曹操不當身亡,一是考慮到曹操與關羽有恩,於是派關雲長把守華容道,留個人情與關羽做,二是如果這時滅掉魏國,會使吳國全力攻擊蜀國,使蜀國處於水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