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究竟是「扶不起的阿斗」,還是大智若愚?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凡讀過《三國演義》的人都對「阿斗」這個人很熟悉,他就是劉備的大兒子劉禪,也被世人稱為「扶不起的阿斗」。

傻傻的阿斗不思進取,只會吃喝玩樂,即使有諸葛亮(181~234年)這樣的名臣輔助和教導也無濟於事,最終導致江山落入他人手中,落下了「樂不思蜀」和「扶不起的阿斗」這樣的千古笑柄。

其實,這是歷史對劉禪的曲解,是《三國演義》塑造高大全智慧人物(諸葛亮)反襯了他的庸常,醜化了他形象,之後的民間戲曲文藝就以訛傳訛了。

漢中石門棧道風景區桃園三結義

一、扶不起的阿斗?劉備怎麼會傳位給他呢

史書《三國志》記載,劉備給劉禪的遺詔中有這麼一段話:「射君到,說丞相嘆卿智量,甚大增修,過於所望,審能如此,吾復何憂?勉之,勉之。

」射君就是射援,這段話的意思很明白:諸葛亮對射援稱讚劉禪的智慧,射援又將這讚辭告訴了劉備,劉備很高興予以勉勵,諸葛亮對劉禪的評價雖然不能全信,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知子莫過父,劉備對於兒子劉禪還是十分認可的。

劉備有三個兒子加上認的一個乾兒子共有4個兒子,分別是劉封、劉禪、劉永與劉理。

劉禪是劉備的長子,按照慣例,這個皇位必然是由他接班,但是三國時期風雲動盪,再加上蜀漢新建,根基尚未穩定,魏、吳兩國又虎視眈眈,所以劉備在考慮接班人時一定是慎之又慎,在此之前也有過立賢不立長的例子,所以劉禪如果真的是個昏庸無能之人,劉備是肯定斷然不會讓劉禪接班的。

二、樂不思蜀?不是韜晦之計嗎

魏國大舉伐蜀,劉禪投降,被俘虜到洛陽。

有一次,司馬昭大擺酒宴,請劉禪和原來蜀漢的大臣參加,宴會中間,還特地叫了一班歌女演出蜀地的歌舞。

蜀漢大臣看了這些歌舞,勾起了亡國之痛,傷心流淚。

而劉禪看得喜笑顏開,就像在他自己的宮裡一樣喝起花酒。

司馬昭觀察了他的神情,宴會後,對賈充說:「劉禪這個人沒有心肝到了這步田地,即使諸葛亮活到現在,恐怕也沒法使蜀漢維持下去,何況是姜維呢!」

這就是所謂的「樂不思蜀」,被後世所詬病,譏笑。

我們為何不認為他是行「韜晦之計」?不裝傻能活命?

當然,或許阿斗說的是真心話。

估計阿斗那老什子皇帝當著還真沒意思,一直被孔明等壓制著,被出師表壓制著,既不能自己雄起,也不能墮落(阿斗當皇帝還真沒有什麼大的污點),一點都不自由,還非常的辛苦勞碌(因為孔明的原因,估計手下大臣沒幾個有用的,而孔明又常年在外,家裡的政務當然只能辛苦當皇帝的阿鬥了),這樣的日子,還真不如當一個逍遙王爺來得爽。

三、在位共41年,也能證明他有智慧

劉禪從公元223後登基,至公元263年降魏下台,稱帝在位共41年,是在三國時期所有國君中在位時間最長的一位。

在那種群雄割據、兵連禍結的動亂年頭,能執政這麼久,沒有相當的才智是不行的。

有人把劉禪能安穩地做皇帝歸因於諸葛亮的輔佐。

其實,諸葛亮死於公元234年,他死後,劉禪還做了29年的皇帝,很難說成是全憑諸葛亮的輔佐之功的,他在治國理政上也是有一套的。

1、在北伐的問題上,劉禪的頭腦也非常清楚,諸葛亮急於北伐的時候,他規勸說:「相父南征,遠涉艱難;方始回都,坐未安席;今又欲北征,恐勞神思。

」儘管諸葛亮置自己的規勸與不顧,但北伐決議一旦形成,劉禪還是全力支持諸葛亮的北伐。

諸葛亮死後,劉禪馬上停止了空耗國力、勞民傷財的北伐。

司馬懿率大軍征伐遼東公孫淵。

劉禪唯恐蔣琬犯諸葛亮老毛病,專門下詔告誡蔣琬不要輕舉妄行,「須吳舉動,東西掎角,以乘其釁。

2、魏延造反,卻誣奏楊儀造反。

劉禪聽完魏延表奏,馬上提出疑問,說:「魏延乃勇將,足可拒楊儀等眾,何故燒絕棧道?」魏延被殺後,劉禪也沒有對魏延一概否定,而是降旨曰:「既已名正其罪,仍念前功,賜棺槨葬之。

3、關於權臣權力太大問題,劉禪也是輕而易舉的就解決問題。

諸葛亮死後,劉禪為防止權臣權力過大,以費禕為尚書令和大將軍,主官政務,以蔣琬為大司馬,主管軍事,兩人的權力相互交叉,相互牽制,但又各有側重。

蔣琬死後,劉禪「乃自攝國事」,大權獨攬,徹底解決了蜀國多年「事無巨細,咸決於丞相」的政局。

4、劉琰的妻子胡氏入賀太后,太后留胡氏住了一月,引起劉琰的猜疑,導致了惡性事件。

劉禪接受教訓,馬上廢除了大臣妻子母親宮廷朝賀的禮節。

5、處理人際關係的問題上,劉禪也有獨特的手段。

夏侯霸因司馬氏篡位怕受曹爽牽連逃於蜀漢,其父夏侯淵乃被黃忠斬於定軍山。

劉禪在接見夏侯霸之時說:「卿父自遇害於行間,非我先人手刃也。

」輕描淡寫,寥寥數語,消釋前嫌。

又指著自己的兩個兒子說:「此夏侯氏之甥也。

」夏侯淵之堂妹乃張飛之妻,張飛之女乃劉禪之妻,故有此說。

然後又對夏侯霸厚加賞賜,封官爵。

一套懷柔拉攏的手段使的十分嫻熟。

歷史也好,現實也罷,你越是正著看,越看越是霧裡看花,糊裡糊塗;假若你顛倒過來,倒也能看出個一二來。

在魏蜀吳三個企業集團中,劉禪領導的蜀國一直處於弱勢,然而41年來,尤其是在諸葛亮死後的29年里,蜀國一直與魏吳兩國僵持不下,不得不說劉阿斗有一定的能力,並非像《三國演義》所描述的那般無能,要是劉阿斗真的扶不起,那蜀漢就不會在諸葛亮死後還能存在近30年。

所以劉阿斗並不是一個昏君,而且樂不思蜀並不等於沒皮沒臉。

還有一點,在魏蜀吳三國中,真正意義上最早滅亡的其實是曹魏,因為在司馬師、司馬昭兄弟倆廢立曹芳、立傀儡皇帝曹髦之後,大事政事皆決於司馬氏兄弟手裡(雖然此後曹髦密令李豐、夏侯玄等人除去司馬昭,但後來計劃失敗),曹魏在此時已經名存實亡(這一年是公元254年,而蜀漢是在公元263年滅亡),直到由司馬昭之子司馬炎廢立魏帝曹奐自立為王,國號為晉。

劉禪雖然不算雄才大略特別有作為的君主,但絕對不是一個完全懦弱無能的人,他起碼擁有中等以上的智慧,那一頂「扶不起來的阿斗」的帽子,其實早應該給他摘掉了。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扶不起的劉阿斗是否真的扶不起

很多人都知道樂不思蜀的出處,而且一提這個成語就想起了扶不起的阿斗。一提起阿斗,很多人對他的第一印象是懦弱無能、膽小怕事、沒心沒肺,也許很多人知道劉禪劉阿斗可能是從《三國演義》了解到的,但是真正的...

劉備之子劉禪真的是「扶不起的阿斗」嗎?

劉禪,劉備之子,於劉備去世後繼位成為蜀國皇帝。諸葛亮等賢臣相繼去世後,蜀國逐漸衰敗。後魏國大舉伐蜀,劉禪投降。劉禪被俘虜到洛陽後,司馬昭為了籠絡人心,穩住對蜀漢地區的統治,用魏元帝的名義,封他...

劉備之子劉禪真的是「扶不起的阿斗」嗎?

劉禪,劉備之子,於劉備去世後繼位成為蜀國皇帝。諸葛亮等賢臣相繼去世後,蜀國逐漸衰敗。後魏國大舉伐蜀,劉禪投降。劉禪被俘虜到洛陽後,司馬昭為了籠絡人心,穩住對蜀漢地區的統治,用魏元帝的名義,封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