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葬郟縣900餘年為何蘇墳天天下「夜雨」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每當夜闌人靜,萬籟俱寂,你若置身於郟縣三蘇墳院,便會感到一種奇異的現象:院外天晴月明,院內卻風聲瀟瀟,雨聲嘩嘩。

其聲時高時低,時近時遠,忽而穿林拍空唰唰而去,忽而捲地漫土簌簌又來。

然而當你仔細觀察,則見風緊而不吹衣,雨驟而不濕襟。

此即郟縣八景之首的「蘇墳夜雨」。

三蘇墳,位於郟縣城西27公里處的小峨嵋山東麓。

蘇洵、蘇軾、蘇轍,同列"唐宋八大家",世稱"三蘇"。

特別是號稱全能大家的蘇軾,道德文章堪稱天下一絕,留下許多傳世之作。

北宋建中靖國元年(1101年)七月,蘇軾病逝於常州。

次年,蘇轍遵其"即死,葬我嵩山下,予我為銘"的遺願,葬蘇軾於小峨嵋。

至今有900多年的歷史。

11年以後,蘇轍於政和二年(1112年)卒於許昌,也安葬在了這裡。

其後,蘇軾子孫相繼安葬在這裡。

到元代至正十二年(1352),郟縣尹楊允置蘇洵衣冠與兩墳之間。

自此始稱"三蘇墳"。

熟知蘇氏詩文身世者,一提及「夜雨」一詞,無不想起蘇軾、蘇轍兄弟的逸聞佳話。

特別是在元豐二年(公元1079年),蘇軾在湖州被誣陷入獄,史稱「烏台詩案」。

雖然他身陷囹圄命在旦夕,但仍然擔憂自己死後弟弟難以忍受的孤寂。

在「霜夜淒淒」、「風動琅當」的獄中,他飽蘸著淚水,無限悲痛的寫道:「聖主如天萬物春,小臣愚暗自忘身。

百年未滿先償債,十口無歸更累人。

是處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獨傷神。

與君世世為兄弟,更結人間未了因。

(《獄中遺子由》)。

」在這裡,蘇軾把再不能「夜雨對床」這一日間小事描寫成了與弟弟訣別時極端痛苦的心情。

當時,蘇轍在監獄外,也銘記兄長的「夜雨囑託」,不貪高官愛長兄,毅然上書皇上,情願納出自己的官職為兄長贖罪……可見,蘇氏兄弟之間,「夜雨」一詞,早已超出一般描景文詞的內涵,成為兄弟之間「心心相印」的標誌,「期望團聚」的象徵。

宋神宗看到詩後也大為感動,決定從寬處理,遂於元豐二年(1079年12月4日)下旨釋放蘇軾,12月28日出獄,前後被關押130天。

蘇墳夜雨之所以形成,除蘇軾兄弟「夜雨」之情外,主要是墳院內多植柏樹。

據郟縣林業局工程師介紹:柏樹樹幹高大,枝繁葉茂,小枝間距密集,末枝下垂,樹冠緊簇,葉呈扁平鱗狀,新葉長出後將老葉頂掉脫落,所以柏樹春夏秋冬四季長青。

在萬籟俱寂的夜晚,不論風向來自何方,枝葉交叉碰撞,相互摩擦,風小則沙沙作響,風大則嘩嘩入耳。

「雨」聲大小,則隨風力強弱而變化,這就是形成蘇墳夜雨自然景觀的基本原理。

(張振營)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