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王之亂:五胡亂華和南北朝的始作俑者(一)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從琅琊榜到錦繡未央,越來越多的以南北朝為歷史背景的大IP進入了我們的視線。
南北朝繼承自東晉十六國,這個時期對於中原民族而言,是一個苦難深重的年代。
教科書里用民族融合輕輕鬆鬆地一筆帶過,但是對於當時的人而言,這種融合代表著殺戮和鮮血。
而這一切的開始,就是西晉的八王之亂。
西晉,結束了三國鼎立的時代,是魏蜀吳的終結。
其主要的政治制度繼承自曹魏。
而八王之亂的禍根也埋在其中。
自古治國,最核心的制度就是選官制度,這個制度直接保證了中國的大一統。
東漢末年,曹操掌權,其出身於宦官家庭,當時的世家大族大多瞧不起他。
因此他掌權後,一面為了安撫世家大族,一面為了限制世家大族,在三國爭霸時期能夠保證唯才是舉,而不是維家世是舉,在選官方面,實行了品第之法。
品第主要有三個內容:家世、行狀、定品。
最後一項就是後來授官高低的標準。
曹魏時期,定品的主要依據是行狀,家世只是作為參考。
但是在九品中正制確立之後,定品的主要依據逐漸變成了家世,到了西晉以後完全以家世來定品級。
出身寒門者行狀評語再高也只能定在下品;出身豪門者行狀不佳亦能位列上品。
於是就行成了當時「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的局面。
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是西晉的皇族司馬氏,本身就是在世家大族(士族)的支持下篡位成功的,因此在執行九品中正制的過程中,不得不將政策偏向士族,以至於到了非士族不得做大官的地步。
這樣的惡果,便是晉武帝司馬炎發現,世家大族的力量有點太大了。
捧得起你,自然就踩得扁你。
司馬炎深知這些士族不是什麼省油的燈,他一死出現個新的曹操,新的司馬懿不是不可能,因此他仔細分析了曹魏亡國的經過,認為曹魏政權不長久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宗室藩屏的保障。
基於這些原因和考慮,晉武帝採取了一系列具有針對性的措施,其中最重要的便是大封同宗子弟為王。
泰始元年(265年),西晉建國之時,晉武帝分封二十七個同姓王,以郡為國;之後又不斷擴大宗室諸王的權力,諸王可自行選用國中文武官員,收取封國的租稅。
咸寧二年(277年),晉武帝又制定了王國置軍的制度,將封國分為大、次、小三等,不同級別可置不同數目的軍,但各王無地方行政權。
分類情況如下表:
轄下民戶數 | 封國等級 | 置軍人數 |
2萬戶 | 大國 | 上、中、下三軍5000人 |
1萬戶 | 次國 | 上、下二軍3000人 |
5000戶以下 | 小國 | 1500人 |
晉武帝在分封同姓王的同時,又大封異姓士族為公、侯、伯、子、男等爵位,他們也有封地。
公侯邑亦分三等。
分類情況如下表:
轄下民戶數 | 封國等級 |
1萬戶 | 大國 |
5千戶 | 次國 |
5000戶以下 | 小國 |
西晉諸侯王的勢力,主要來自他們的職務。
西晉的諸侯王多擔任一方面的都督諸軍事和地方刺史。
如汝南王司馬亮,武帝時為大都督,督豫州諸軍事,鎮許昌;楚王司馬瑋,太康末,都督荊州諸軍事,鎮南將軍;趙王司馬倫,元康初遷征西將軍,開府儀同三司,鎮關中;齊王司馬冏,為鎮東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鎮許昌;成都王司馬穎,惠帝時為鎮北大將軍,鎮鄴;河間王司馬顒,為平西將軍,鎮關中;還有長沙王司馬乂和東海王司馬越任職朝廷。
諸王有了行政權力,又有了數量可觀的軍隊,如此一來,多位王掌握了封國的軍政大權。
晉武帝大封司馬宗室子弟為王,其目的便是想造就一個能夠藩屏帝室的皇族勢力,用以對抗士族中的野心家,因此賦予了宗室王很大的政治權力和軍事權力,如裁撤州郡武備,並允許宗室王在自己的封國內有自置軍隊的權利,允許宗室王出鎮和允許宗室王參政等。
尤其是允許宗室王出鎮和允許宗室王參政這一點弊端最嚴重,因為一旦參與政務的宗室王利用自身特殊的政治地位和政治特權與出鎮的藩王相勾結,勢必會破壞中央政府的正常運營機制和運行秩序,再加上有本王國自備軍隊作為的後防屏障,勢必會引起整個局勢的動盪。
從這些地方來看,晉武帝在分封宗室王時,只是看到了宗室的力量,卻沒有重視宗室王的勢力過於膨脹所造成的對中央政權的潛在威脅,給叛亂的發生埋下了隱患。
公元290年,晉武帝駕崩。
他的繼任者是晉惠帝司馬衷。
光說名字,很多人估計都覺得很陌生,一說「何不食肉糜」,想必大家都很熟悉了。
此語出自《晉書·惠帝紀》:帝嘗在華林園,聞蝦蟆聲,謂左右曰:「此鳴者為官乎,私乎?」或對曰:「在官地為官,在私地為私。
」及天下荒亂,百姓餓死,帝曰:「何不食肉糜?」其蒙蔽皆此類也。
因此晉惠帝是歷史上有名的昏君,昏到後世所有的皇帝都以他為鑑。
這樣的君王自然絕對不可能服眾,絕對壓制不住那些羽翼豐滿的藩王。
事實上,他連自己的老婆也管不好。
說起賈南風這個名字,很多人都在各種野史、小說、筆記之類文學裡看到過,大多講其丑而善妒、淫褻非常,簡直是三流宮廷小說里反派皇后的典型。
事實上在正史(《晉書》《資治通鑑》)中,她的形象便是如此。
《晉書》中司馬炎稱賈南風「種妒而少子,丑而短黑」,而後又寫她「短形青黑色,眉後有疵」,雖然可能含有因其事跡與評價而加以醜化的成分在,但一般認為她姿色並不出眾。
然而,《世說新語》〈容止〉篇亦有提到此事。
又根據史書《晉書》及《資治通鑑》所記載,賈后淫虐非常,除了與太醫令程據私通以外,更經常派人在路上尋找美少男,並加以虐殺。
有一小吏因俊美而免於被殺,但因突然有華貴衣服而被以為偷竊,最終竟然供出了他曾於賈南風同睡歡樂數日,更獲得這些物品。
眾人聽小吏講完,都明白了這女子就是皇后賈南風,便訕笑著離去了。
賈后是西晉名臣賈充的女兒,在司馬衷還是太子的時候便嫁給了他,可以說這樁婚姻是一個典型的政治婚姻。
懦弱到弱智的司馬衷自然絕對不是出身世家大族、父親是著名政治家、自己又聰明非凡的賈后的對手。
司馬炎還在時,賈南風看見其他妃嬪有孕,竟然以戟打她們的腹部,令他們流產。
司馬炎大怒,本來要將其廢黜,但是頂不住自己老婆(皇后楊芷)和一群大臣求情,只好作罷。
事實上這件事也在側面說明,士族的力量有多大。
而對於賈南風而言,做了錯事而不用受罰,還能安全過關,也使得她之後的行為越來越肆無忌憚。
公元290年(永熙元年),司馬衷繼位為帝,賈南風被封為皇后。
賈后在早年被廢的危機之中,受到皇后楊芷的多次勸誡,卻不知楊芷曾盡力營救她,反倒以為是她向司馬炎中傷她,因而對楊芷極為怨恨。
惠帝繼位後賈后都不對楊芷尊敬禮待,反而更打算參與政事,卻被身為外戚的太傅楊駿阻撓。
次年,賈南風因楊駿的阻礙而勾結殿中中郎孟觀、李肇和寺人監董猛等密謀誅除楊駿和廢掉太后楊芷。
賈南風又派李肇聯絡汝南王司馬亮和楚王司馬瑋,要求他們領兵討伐楊駿,其中司馬瑋同意,於是請求入朝,楊駿不敢阻止。
司馬瑋入朝後,孟觀、李肇等又指使司馬衷下詔,誣告楊駿謀反,又派東安公司馬繇領四百人討伐楊駿,司馬瑋駐屯司馬門。
楊峻最先在府第中被殺,後又收捕衛將軍楊珧、太子太保楊濟等,皆夷三族。
賈南風后又因楊芷曾在布帛中寫「救太傅者有賞」而稱太后一同謀反,矯詔廢皇太后楊氏為庶人,徙於自己亦曾被囚禁之金墉城,第二年被活活餓死。
賈后在這次政變中,引入了藩王的勢力,這一下就打開了潘多拉的魔盒。
一系列的苦難,災禍接踵而來。
欲知如何,且看下回分解:八王之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