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之戰那股詭異的東風是怎麼吹來的,曹操知道後必定心服口服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公元208年冬,歷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戰爆發了,孫劉聯軍大敗曹操。
此一戰奠定三國基本格局,三國時代就此到來。
戰爭經過就不多說了,主要分析一下那股詭異的東風是怎麼吹來的?諸葛亮沒有「借」東風,他跟赤壁之戰基本上沒有半毛錢關係。
據統計,長江中下游冬季的主導風向為北風,而東南風和東風的機率只有5%左右。
先來看一下赤壁之戰的地圖。
曹軍由長江北岸向南進軍,而此時正是主導風北風,孫劉聯軍是無法用火攻的,於是曹操就把船連到一起了。
為孫劉聯軍實施火攻創作了條件。
那股東風又是怎麼吹來的?這裡咱們有必要普及一下地理知識,地球是個圓的受太陽光照不均,於是有的地方熱成狗,有的地方凍成狗。
有冷有熱就會產生風,冷的地方形成高氣壓,熱的地方形成低氣壓。
由熱脹冷縮原理得知,高氣壓的地方擠得很難受,於是就要往舒服的低氣壓方向跑,風就這樣誕生了。
赤壁之戰在我國長江流域處於南方地區,溫度相對較高是低氣壓,北方氣溫低則形成高氣壓,於是就形成了北風。
足智多謀的曹操估計也是這麼想的。
以上是風的一般規律,我們稱為大氣環流(信風)。
但我國地勢複雜,於是就形成了一些違背自然規律的風,稱為季風。
這些季風不按規律出牌,風向多變。
曹操就是栽倒這個季風上的。
冬季赤壁東風的機率僅是5%,這5%的東風就是季風在搗的亂。
曹操一直在北方混,對南方的氣候不清楚。
在他的觀念里冬天就應該是北風啊,怎麼可能刮東風。
尤其是這個季風,5%的小機率事件曹操更是一無所知。
而孫劉聯軍一直在南方混日子,深知當地氣候的特點。
孫劉充分利用這一特點反敗為勝,大敗曹軍。
細節決定成敗,不服不行。
所謂天時、地利、人和,曹操一樣不占,連最基本的「天時」都沒有搞明白,哪有不敗之理。
小夥伴應該有個疑問,為啥不是「借南風」而是「借東風」?看第二張圖片你就明白了(赤壁所在的位置),這又涉及到了「地利」的問題。
戰爭太費腦,小編表示已累成狗。
三國是否真發生了赤壁大戰,值得推敲
三國故事可以說個個精彩,其中赤壁大戰則是精彩中的精彩。整個事件過程是:從曹操吞併荊州開始,隨著曹軍的節節勝利,戰爭形勢將孫權從偏安一隅的江南,直接拉入到歷史話劇的中央舞台中來。整個事件的精彩之處...
世界上十大以少勝多的戰役,夢三國赤壁之戰,曹軍為何會失敗?
前期準備:曹操基本上統一了北方之後,於公元208年正月回到鄴城,立即開始為南征做好軍事上和政治上的準備。軍事方面,曹操下令建造了玄武池訓練水軍,派遣張遼、樂進等駐兵許都以南,準備南征;同時為了解...
三國謎團,赤壁之戰曹操敗了兩次,火燒赤壁實際上是火燒烏林
如果有人問網友們三國中哪一場戰役讓人印象深刻,很多人應該都會回答,就是赤壁之戰。因為羅貫中在《三國演義》里把赤壁之戰描寫得非常精彩,同時在歷史教科書中也有說赤壁之戰,孫劉聯軍以少勝多,奠定了三國...
赤壁之戰中曹軍吃了大虧,生性多疑的曹操怎麼如此思慮不周?
公元208年,曹操率八十萬大軍攻打東吳赤壁,號稱馬鞭投入江中可斷江流。當時曹操身邊智囊眾多,曹操亦是狡詐多疑之人,然而為何最終選擇了連環戰船這種極易遭受火攻的方法呢?就沒人發現其中的不妥之處嗎?
赤壁之戰,具有絕對優勢的曹操,怎麼會遭遇如此大敗?
東漢末年,漢獻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在相繼消滅袁術、袁紹、呂布等割據勢力之後統一北方,繼而決定攜勝利之師,舉兵南下。同年,荊州劉表病逝,年幼的劉琮自感無力對抗曹操,望風而降。不費一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