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痛失徐州真的是張飛醉酒誤事嗎?真相遠沒有那麼簡單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相信熟讀三國的人都會知道這麼一個事:陶恭祖三讓徐州城,終於把徐州城讓給了劉備,這件事可是把曹操氣的不輕,想想也是,他帶兵四處征戰,不知道折損了多少兵馬,卻連半寸土地都沒有得到,而劉備卻是白白得到了他朝思暮想的徐州。

憤恨之下,曹操決定聽從謀士荀彧的建議,挑撥呂布和劉備的關係,結果劉備仁義為本,再加上看破了曹操詭計,誓不從命。

曹操無奈,只好再次求助於荀彧,荀彧這次的方法夠毒,他立馬建議曹操派人告訴袁術,污衊劉備要搶他的南郡,激起袁術的怒火,然後明發詔令讓劉備攻擊袁術,劉備雖然知道曹操的用意,可畢竟是天子詔書,不敢違逆,再加上征討袁術乃是理所應當之事,只好率軍出征。

此次討伐袁術,劉備幾乎把他的家底全都帶上了,然後命令張飛守城,並留下陳登輔佐他,與此同時,劉備為了避免張飛犯老毛病——醉酒誤事,走之前特地一再叮囑,張飛連連點頭稱是。

可沒想到事情的進展並不順利,袁紹聽說了劉備起兵的消息之後勃然大怒,馬上派自己手下大將紀靈前來應戰,兩軍在盱眙相遇,一時打得難解難分。

就在劉備正為陷入苦戰而發愁時,張飛這邊卻出事了。

有一天,他在府里大擺宴席,把軍中諸將都請來喝酒,還樂呵呵地說道:「我兄臨去時,分付我少飲酒,恐致失事。

眾官今日盡此一醉,明日都各戒酒,幫我守城。

今日卻都要滿飲。

」沒想到遇到個曹豹是個不會飲酒的,再三推辭,張飛頓時勃然大怒,命人把他扁了一頓,然後自己醉倒在營房裡了。

得罪了曹豹不要緊,關鍵這曹豹和呂布交情很深,受了這等委屈焉肯善罷甘休?馬上就去見了呂布,把劉備征討袁術,城中只有張飛的情況說的一清二楚,呂布大喜,馬上讓曹豹做內應,他則連夜領兵攻打徐州。

結果就很清楚了,張飛痛失徐州,連劉備的家眷都顧不上救,趕緊上馬逃命去了。

而曹豹則在混戰中被張飛一槍刺死。

這就是三國演義對劉備痛失徐州的全部記述,看起來精彩紛呈,可事實遠不是這麼回事,真正的原因是劉備雖然接受了徐州,可他也沒能把徐州城裡的各方勢力都給徹底搞定,原來的徐州牧陶謙是丹陽人,他在徐州也不是土著,所以非常信任自己的丹陽老鄉,不僅僅對來自丹陽的將領很是信任,就連士兵也絕大多數出身丹陽,而曹豹就是深受陶謙信任的丹陽將領之一。

等到陶謙一死,問題就來了:這些丹陽人並非劉備的心腹,而且他們禦敵無方,擾民有術,經常把當地老百姓攪得雞犬不寧,這讓身為徐州之主的劉備很是頭疼。

劉備為了在徐州徹底站住腳跟,一方面跟擁戴自己的糜竺等人打得火熱,與此同時又不忘把自己最信任的三弟張飛派到曹豹身邊去守下邳,最後讓呂布屯兵於下邳之西,這樣就能夠三方制約。

可讓劉備萬萬沒想到的是,曹豹一死(到底是張飛殺得還是劉備指使的不清楚),丹陽兵奮起反抗,打開城門就把呂布放進來了,這才致使劉備痛失徐州。

所以總的來說,劉備失掉徐州主要有兩個原因:一個是他對呂布的臉皮厚度估計估計不足,他沒有想到呂布竟然能坑自己,再一個他對丹陽兵的團結和力量也是估計不足,他以為只要把曹豹幹掉,剩下的人就會樹倒猢猻散,乖乖聽自己調遣,沒想到他們竟然扭轉了徐州的局勢,還把自己的家眷都給搭了進去。

諸位,你們覺得呢?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三國醉酒丟徐州張飛背了劉備的鍋

把徐州的失陷歸罪與張飛的醉酒誤事,甚至被扣上了「莽撞無謀」的惡名。但是真實的情況是:張飛根本沒有喝酒。張飛的確是殺了曹豹之後,引發混亂,導致呂布偷襲,最終丟失徐州的。但是張飛為何要殺曹豹,又為何...

三十六計之趁火打劫

原文:敵之害大,就勢取利,剛決柔也。譯文:敵方出現危難時,就要乘機進攻奪取勝利。這是強大者利用優勢,抓住戰機,制服弱敵的策略。計名探源:趁火打劫的原意是:趁人家家裡失火,一片混亂而無暇自顧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