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31個姓氏的主要起源和分布,一起看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旨在探究姓氏的文化意義和起源,所以綜合整理了一些比較大的姓氏的文化,希望藉以交流,歡迎指正和補充!

1、李

李姓起源主要有四種說法:

1、源出嬴姓說,血緣先祖為東夷族首領皋陶,因為皋陶是我國最早的司法法官,以理服人,所以命名為理氏(古代理和李想通)。

得姓始祖為李利,老子李耳為十一世。

2、李樹圖騰說。

即認為李姓起源於圖騰崇拜, 以李樹為圖騰。

李氏因皋陶官職得姓為理,後代理徵避難,飢腸轆轆的時候,吃了李子樹上的李子充飢。

故由理氏培育成為家生李樹,並以李樹為神樹,亦即圖騰樹。

故凡李氏子孫,常於宅旁種李以為象徵,至今還保存這個習慣。

入李白家有桃李園,唐朝皇宮苑園多植李樹。

3、源出姬姓(虎圖騰)說。

商朝時期,一個名叫巴人的,居住在鍾離山(今湖北長陽西北一帶)。

周武王滅商,封巴人於巴(今重慶的巴南區)稱巴子國。

公元306年,巴人在四川建立大成國,史稱成漢,這是李姓在中國所建的第一個王朝。

巴人以虎為圖騰,巴語讀虎為李,當虎圖騰演化為姓時,巴人崇仰漢人之姓,遂依音用李姓。

4、源於封賞賜姓與恢復李氏。

蜀漢時期,諸葛亮平哀牢夷後,賜當地少數民族趙、張、楊、李等姓,漢晉時期,北方遊牧的少數民族內附,部分匈奴人和鮮卑人隨之被賜為劉、李等姓;北魏時期,孝文遷都洛陽後,鮮卑族有複姓叱李氏被封為李氏。

西夏皇室拓跋李氏,唐末時被賜為李氏,名義上是賜姓,實際是恢復李姓,因為西夏皇族拓跋氏為漢請唐朝時期,皇室賜予大臣或武將為國姓,先是徐、邴、安、杜、胡、弘、郭、麻、鮮于、張、阿布、阿跌、舍利、朱邪、董、羅等氏,因建國有功從李唐皇族姓李,稍後大食國人李訶末將軍、李彥升和波斯人李鉉、李珣均被王侯賜姓,再後來沙陀、氐、回紇、契丹、高車、吐蕃以及猶太、安息、高句麗、党項等外來少數族裔因功或者內附,多被封賞為李姓。

分布:

雲南、四川南部、豫冀魯晉大部、甘肅中部、吉黑大部,李姓一般占當地人口的比例在8.8%以上。

陝甘寧蒙大部、川東、重慶、黔湘鄂、桂粵大部、蘇皖北部、山東東部、遼寧等地,李姓一般占當地人口的比例在6.6%—8.8%。

贛浙閩台、蘇皖大部、桂南、海南、粵東、新疆西北、甘西等地,李姓一般占當地人口的比例在2.2%—6.6%。

郡望堂號:

郡望主要有:隴西郡【天下李氏出隴西】、趙郡、頓丘郡、中山郡、廣漢郡、渤海郡、襄城郡、江夏郡、梓潼郡、范陽郡、南陽郡等。

堂號主要有:隴西堂、青蓮堂、趙郡堂,平棘堂等。

字輩【甘肅隴西】

甘肅隴西:本李真乃廣,忠孝傑(守)家幫。

甘肅隴西:經綸道節展奇才,輔佐天家登相台,憲章祖訓揚先澤,洪起心傅慶方來。

甘肅隴西:榮祖顯宗,大德永福;左昭右穆,至道崇仁。

2、王

王姓起源主流有五種說法:

1、源於姬姓。

周靈王的太子姬晉,因直言上諫,被廢為平民。

他的兒子姬宗敬仍在朝中任司徒之職,時人因其是王族的後代便稱為「王家」,這支族人遂以王為氏。

秦朝時期,為避戰亂分別遷徙至山東琅琊、山西太原,最終發展成琅琊和太原的兩大王姓望族。

2、源於子姓。

商朝末年,紂王荒淫無道,比干多次犯顏強諫,反遭殺害,其子孫因為比干原是王子,就以王為氏。

3、源於媯姓。

武王滅商後,虞舜的後代媯滿被封於陳,至陳完在齊國任官後,改為田氏。

秦滅齊後,齊王田建之子田升、田桓由田姓改為王姓,漢朝王莽就源自此支王姓。

4、源於燕國太子丹之後。

西漢末年,王莽篡漢自立,建立新朝稱帝。

燕太子丹玄孫名嘉,上獻符命,為王莽所寵,賜姓王氏。

5、出自少數民族改姓。

主要有:漢時匈奴人,西羌鉗耳氏族, 南北朝時高麗人,鮮卑族人,隋唐時月氏人,唐朝時回紇族阿布思氏族,契丹人,金朝時女真人,北宋時西夏党項人,元朝時蒙古人,清朝時滿洲人等。

分布:

王姓主要集中於山東、河南、河北三省,大約占王姓總人口的28%;其次分布於四川、安徽、江蘇、遼寧、黑龍江、山西、湖北、陝西、浙江、甘肅十省,占了王姓的42%。

郡望堂號:

郡望一共有21個:太原郡、琅琊郡、北海郡、東海郡、高平郡、京兆郡、天水郡、東平郡、新蔡郡、新野郡、山陽郡,中山郡、陳留郡、章武郡、東萊郡、河東郡、金城郡、海漢郡、長沙郡、堂邑郡、河南郡。

主堂號是太原堂,太原王氏起源於山西的太原,從魏晉到唐朝都非常顯赫,與隴西李氏、趙郡李氏、清河崔氏、博陵崔氏、范陽盧氏、滎陽鄭氏等七族並列為五姓七族高門。

太原王氏是王姓的肇興之郡、望出之郡,最早登上一流門閥士族的地位。

字輩【太原王氏】

太原堂王氏字輩:自紹玉昆誠,經緯雄才具,安邦定國榮,文光昭盛治,懿瑞振家聲,敦本前謨顯,修倫世道平,休仁知緒永,敏學興時行,以上培原裕,方來受命旌。

3、張

張姓的起源比較複雜,主要有以下幾種:

1、源於姬姓:出自上古黃帝之孫揮,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

發源地清河,是為清河張氏。

民間有「天下張姓出清河」的說法。

另一種說法是出自黃帝姬姓的後代,屬於以字為氏。

2、出自聶姓。

三國魏將張遼原姓聶,其家族為了避怨而改張姓,其子嗣便以張為姓。

出自賜姓。

世居雲南的南蠻酋長龍佑那,於三國時被蜀相諸葛亮賜姓張,以後其子孫便以張為氏。

源於古奚族。

張忠志,奚族人,居住在范陽,因善騎射,被范陽守將張鎖高收為義子,遂從義父姓張。

後張忠志屢立戰功,官至禮部尚書,封趙國公。

由少數民族改姓而來。

古代的烏桓、女真、羯、鮮卑、匈奴、契丹等少數民族,有改姓為張姓的。

今阿昌族、納西族、僳僳族、瑤族、壯族、黎族、高山族、藏族,以及赫舍里氏、扎拉里氏、章佳氏、章錦氏、扎庫塔氏、愛義氏等十幾個滿族姓氏,都有人改姓張。

3、始祖張揮,發明了弓箭。

影響很大,所以黃帝封揮為弓正,職掌弓矢製造。

分布:

在全國的分布主要集中於河南、山東、河北三省,河南居住了張姓總人口的10.1%,為當代張姓第一大省。

郡望堂號:

郡望共有26個,分別是清河郡、范陽郡、太原郡、京兆郡、南陽郡、敦煌郡、安定郡、襄陽郡、洛陽郡、河東郡、始興郡、馮翊郡、吳郡、平原郡、河間郡、中山郡、魏郡、蜀郡、武威郡、犍為郡、沛郡、梁郡、汲郡、高平郡、河內郡、上谷郡。

總堂號:清河堂

字輩【清河堂】

清河堂張氏:木火土金水,仁義禮智信,恭從明聰睿,肅又哲謀聖。

三修續派:明孝友作則,存忠厚為良,裕德才宏顯,培基澤遠長。

芝麻灣原派:文應光宗國,士正天心順,官清大學永。

4、劉

劉姓的起源主要有三支:祁姓、姬姓、外族的改姓。

1、最早的一支來源於祁姓,是帝堯的後裔,形成於夏朝後期,祁姓之劉有同出一源的兩支:一支直接出自劉累,形成於夏朝;一支出自劉累後裔士會,形成於春秋初期。

劉累生於夏朝後期,曾經跟著精通養龍技術的豢龍氏學過馴化龍的本領,為夏朝第十三帝孔甲馴養4條龍,因而被孔甲賜姓為御龍氏。

後來,由於飼養不善,死了一條雌龍,劉累怕孔甲治罪,就偷偷地帶著家眷南逃到魯縣(今河南魯山縣)躲了起來。

劉累的子孫以劉累的名字為姓氏,就是中國最早的劉姓。

2、源於姬姓的劉氏形成於春秋時期,系以邑為氏,出自今河南偃師。

3、項羽的叔父項伯,因在鴻門宴對劉邦有救助之功,劉邦賜其家族姓劉。

劉邦採取和親政策,把皇室宗女嫁給匈奴單于冒頓為妻。

冒頓姓攣,但按照匈奴貴者皆從母姓的習俗,攣氏子孫皆姓劉。

魏晉十六國時期,匈奴族的一支為爭取中原人民的支持,自稱是漢朝公主與匈奴單于的後裔,一直使用母方的姓氏故而姓劉。

北魏「勛臣八姓」之一有獨孤氏,自山西大同遷都洛陽後,漢化改革,將鮮卑族的獨孤氏改為劉氏。

唐末五代時期,突厥別部沙陀族的一支也冒稱是劉邦的後裔。

五代十國中的後漢政權和北漢政權就是由沙陀劉氏建立的。

從西漢初期的匈奴貴族內附,南北朝的鮮卑族進入中原,一直到清朝的滿洲八旗漢化,這期間有大量外族人改姓劉姓。

分布:

主要分布在遼吉黑大部、內蒙古東部、河北、山東西北、新疆喀什地區,劉姓一般占當地人口的比例在7%以上。

郡望堂號:

劉姓郡望27個,其中有名的有18個,彭城郡、沛郡、弘農郡、河間郡、中山郡、梁郡、頓丘郡、南陽郡、東平郡、高密國、竟陵郡、河南郡、尉氏縣、廣平郡、丹陽郡、廣陵郡、長沙郡、臨淮郡。

堂號主要有:

郡望堂號的正宗為彭城堂。

除此之外,用的最多的是藜照堂。

字輩【彭城堂】

劉氏彭城堂: 元大煥興子(中), 萬漢紹誠一,添先宗祖仕,再思貴福德 ,廣志時必有 ,(運)忠常培國本 ,顯耀振鴻文, 永遠恢宏緒 ,昌明建偉勛,孝友傳家久 ,寬仁衍澤長 ,敬恭延瑞慶 ,敦篤迪輝光,肅雍成矩在,秉禮奕世芳,廉讓康邦道 ,詩書蔚華江。

5、陳

陳姓的主要起源有以下幾種:

陳氏源於宛丘(今河南淮陽),望於固始(今河南固始縣)、盛於潁川(今河南長葛),南開閩漳,遍及全球。

1、出自姚姓和媯姓,舜帝姚重華的後裔。

據《通志氏族略》記載:周武王滅紂以後,建立周朝以後,找到舜的後人胡公滿,封他在陳(今河南省淮陽縣)這個地方,建立了「陳國」。

子孫有以國為姓的,即成為陳姓的由來。

2、源於媯姓,出自春秋時期陳國公後裔,屬於以國名為氏。

陳國在媯滿死後,其子孫有以國名為氏,就是陳氏。

除陳完這一支主系之外,在陳國內亂至亡國期間,還有三支陳國公族後裔避居他鄉,亦以國名為氏姓陳。

3、少數民族陳姓,韓國朝鮮族陳氏全部來自中國,本貫有130多個,但現存不到10個,主要是:江陵陳氏、廣東陳氏、南海陳氏、德昌陳氏、羅州陳氏、驪陽陳氏、驪州陳氏、臨波陳氏、梁山陳氏、三陟陳氏、神光陳氏、福州陳氏、楊州陳氏, 這些陳氏的祖上都是從中國遷過去的

4、五代北魏鮮卑族原有三字姓侯莫陳氏,隨北魏孝文帝遷都而到洛陽,在孝文帝實行漢化改革、改族姓時,於496年改為單姓陳氏。

類似的還有女真族陳氏、蒙古族陳氏、滿族陳氏、哈尼族陳氏、侗族陳氏、土家族陳氏、布依族陳氏、瑤族陳氏、京族陳氏 、羌族陳氏、回族陳氏 、苗族陳氏等等。

5、隋朝時期有一個叫陳永貴的將軍,原來是隴右地區的胡人,姓白,甚得隋文帝楊堅的寵信,官至柱國,領蘭、利二州總管,封北郡陳公,陳永貴便以封號中的陳字作為自己的姓氏。

明朝統一全國後,朱元璋為籠絡已經降明的蒙古貴族,往往賜給漢姓漢名,如恰恰賜名陳守忠,哈哈賜名陳元等。

明成祖時,滅安南國黎朝,國王黎季厘寒流筆大多移居中國,其子改姓名陳澄,官至工部尚書。

分布:

潁川,有「陳林半天下」之稱呼。

陳姓是全球華人、韓國人、越南人的姓氏,在廣東省、福建省、浙江省、海南省、 江蘇省、香港、澳門以及台灣、新加坡馬來西亞都是第一大姓。

郡望堂號:

郡望主要有:潁川郡、汝南郡、下邳郡、廣陵郡、東海郡、河南郡、武當郡、新安郡、廬江郡、馮翊郡、京兆郡。

堂號主要是義門堂、潁川堂、三恪堂等。

字輩【義門堂】

義門堂統一新派:鴻新世緒 敬迪前光 傳家孝義 華國文章 詩書啟秀 英俊聯芳 善有餘慶 和則致祥 欣逢泰宇 景運綿長 政先仁惠 科尚賢良 惟茲後裔 錫福咸康 允循訓典 定保榮昌

6、楊

楊姓源出主要有:

1、源自姬姓:出自黃帝之後西周王族,有三種說法,其源均為周朝王室。

周武王孫,叔虞次子,晉侯燮父之弟。

晉武公(叔虞十一世孫)時,封次子於楊,稱楊侯,是為楊姓人的受姓始祖。

周宣王子長父。

宣王時期,周宣王姬靜將子長父封到楊國(今山西省洪洞縣),為楊侯,春秋時楊為晉所滅,其後裔以楊為姓。


晉武公子伯僑。

晉滅楊後,封楊地為大夫羊舌肸(字叔向)的食邑。

羊舌氏出於姬姓,因晉武公次子伯僑之孫突當時食邑於羊舌,故以羊舌為姓。

至晉頃公十二年(前514年),晉滅羊舌氏,食我的兒子楊道逃到華山,居住在弘農華陰,以祖宗封地楊為姓,其後代開基各地,成為楊氏繁衍發展的主流,史稱楊氏正宗。

2、源自揚姓,古時楊揚不分,以邑為氏。

3、源於改姓而來,主要由同源、避難、避仇、收養、過繼、賜姓以及少數民族改姓等構成。

隋代楊義臣本姓尉遲氏,鮮卑族,為北魏勛臣八姓之一。

義臣之父尉遲崇,隋初隨行軍總管達奚長儒與突厥交戰,力戰而死。

隋文帝因對尉遲崇功業的追憶,下詔賜義臣國姓楊氏。

三國時,諸葛亮平定哀牢夷(湖南、貴州的僚族分支)後,賜當地少數民族為趙、張、楊、李等姓。

西晉氏族首領百頃氐王楊飛龍,收養外甥令狐茂搜,改其姓為楊氏。

楊復光,本姓喬,少時養於內侍楊玄價家,遂轉姓楊。

楊守亮,本姓訾名亮,楊復光平定江西黃巢起義軍時,得訾亮,養為假子,轉姓楊,改名守亮。

今浙江省諸暨市的概浦楊姓,為倪姓所改。

倪盈第八世孫倪炤,仕宋為龍圖閣學士,因反對王安石的變法,遭流新州。

當時,倪炤的幼子倪順尚在襁褓之中,匿概浦外家。

官府勾之,外祖母孟氏以幼舅同庚者易之,得以保全。

及倪順長大,力學皆優,念外家楊姓之恩,改為楊姓。

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後,施行漢化政策,其中的莫胡盧氏改為楊姓。

白族中,楊姓一直是主要姓氏,唐朝時為白族第一大姓。

分布:

分布主要集中於四川、河南、雲南三省,大約占楊姓總人口的30%,其次分布於山東、湖北、湖南、貴州、河北。

郡望堂號:

郡望主要有弘農郡、天水郡、河內郡等

堂號主要有弘農堂、關西堂、四知堂等。

字輩:

初定:弘農俊傑英榮華澤祥禎文武科舉錦福祿寧康興太師忠書令唐宋才嘉兵漢隋相尉權崇德懷仁君蘭桂照輝映侯州盡雄偉盛海波濤涌覺理沖凌雲啟後繼乾坤慎思貴富民樹以成良言勛著永綿傳嚴潔孝順模喜慶輔龍騰昌發山西籍源遠承家業」; 後改:「三知承俊傑榮華澤祥禎漢隋相尉才盛德懷仁君文武科舉錦唐宋建奇勳太師奉旨令侯州憶雄英滄海波濤涌虎躍起龍騰滿門忠烈鼎豐功壯凌雲慎思傳清白後裔靖康寧蘭桂照輝映福祿顯家聲昭著千秋范源遠偉業興廉潔行孝順繼發晉乾坤」。

重慶開縣楊氏字輩:「永正傳朝國家和萬事興忠厚成名遠詩書裕後昆祖德根基長丕振百年春世代起流芳文運才學亨堂前攀丹桂林中玉樹蔭」。

重慶巫山楊氏字輩:「志道世榮懷錫德永發祥敬守國庭獻登崇孝友良進修全大美敏...

7、趙

起源主要有:

1、漢族趙姓出自嬴姓,嬴姓的出現是因為舜帝(姚姓,後代以姚為姓)賜姓給他的女婿伯益(顓頊帝孫)為「嬴」,並把自己的姚姓的女兒嫁給他。

雖然使用嬴姓的祖先是伯益,但趙姓的具體始祖是造父。

2、周孝王傳至周幽王時,因幽王無道,造父的7世孫趙叔帶離周仕晉,從此趙氏子孫世代為晉大夫,掌握晉國大權。

到戰國初年,趙氏聯合韓、魏二卿擊敗智氏,瓜分智氏封地,繼而趙敬侯趙襄子聯合魏武侯、韓哀侯三家分晉,建立趙國。

至他的孫子趙籍時,正式獲得了周威烈王的承認,與韓、魏兩家並列為諸侯。

公元前222年,趙國為秦國所滅,趙國王室紛紛散落民間。

因為造父是秦人和趙人的共同祖先,而且自造父開始姓趙,所以秦國公族也姓趙,比如秦始皇嬴政又稱趙政。

秦國公族也以趙為氏,有「諸趙」的說法。

3、先後匈奴人、女真人、党項人、鮮卑人的李姓、穆姓、隆姓、宇文姓、拓跋姓的歷史人物,被賜姓趙,如漢代有趙安稽(匈奴人),趙曳夫(「南蠻」人),五代有趙國珍(牂牁酋長的後裔)。

再有蒙古族人成吉思汗三弟合赤溫後裔避亂於甘肅陝西等地,隨母姓改漢姓趙。

4、源於冒姓。

因避禍、姻親、過繼、入贅等原因改姓的情況很多,這在姓氏學上稱之為「冒姓」。

趙氏中也有不少這樣的情景。

其中多數為:清王朝覆滅後,清官職人者及家中子女岌岌可危,因害怕被壓迫多年的其他民族復仇,伊爾根覺羅、愛新覺羅等滿姓氏者迫於壓力改名換姓,不少人便改的是「趙」姓。

分布:

河北、冀魯大部、山西、陝甘寧大部、內蒙古中部等占比較大。

郡望堂號:

郡望主要有:天水郡、涿郡、南陽郡、穎川郡、下邳郡、平原郡、漢陽郡等。

堂號有:天水堂、半部堂【半部論語治天下】、孝思堂、萃渙堂、愛日堂、順和堂、忠恕堂、明宗堂、明德堂、慶源堂、積善堂、樂善堂、綿遠堂、茂文齋、沐恩堂、孝義堂、著存堂、懷永堂、嘉會堂、清獻堂、棣華堂、崇禮堂、文賢堂、沐思堂、谷詒堂、衍慶堂、雙硯堂、敬彝堂、成文堂、永厚堂、忠恕堂、文杏堂、孝義堂、敬睦堂、永思堂、敦本堂、崇誼堂、崇本堂等。

字輩【半部堂】:

半部堂趙姓輩分:伍,銀,在,如,永;公,興,正, 大,子;士,德,明,萬,昌;延,治,景,從,懋........

8、黃

來源主要有幾種說法:

1、源自嬴姓,以國名為氏。

遠祖可追溯到帝舜時代的東夷部落首領伯益。

伯益因治水有功,被帝舜賜姓嬴氏。

其後裔中有黃氏者,約於商末周初在今河南潢川建立黃國。

春秋時期,楚國稱霸,只有黃國和隨國敢於抗衡。

公元前648年,黃國被楚國所滅。

亡國後的黃國子孫,以國名為氏。

少昊金天氏後裔台駘,為水官之長,顓頊時受封於汾川。

春秋時,台駘的後人曾建立沈、姒、蓐、黃諸國,後來都被晉國滅掉了。

其中,黃國公族子孫以國為姓。

遠古掌火之官吳回(祝融)之子陸終。

陸終後裔在周代時,被封於黃地,建立了黃國。

黃國後來被楚國所滅,其後代子孫分散到了各地,他們以國名為氏,稱黃姓。

2、源自官位,以官職稱謂為氏。

遠古伏羲下屬之官黃龍師。

黃龍師,亦稱黃龍、黃師、黃中官、龍師等,是伏羲設置的官名,為中官。

黃龍師之後裔子孫,有以先祖官稱為姓氏者,稱黃龍氏,後簡稱為單姓黃氏、龍氏等。

黃帝下屬之官黃雲。

黃雲,是黃帝設置的官名,為中官。

黃雲之後裔子孫,有以先祖官稱為姓氏者,稱黃雲氏,後簡稱為單姓黃氏、雲氏等。

3、源於改姓,上古時候,黃、王同音,故有的王姓改為黃姓;還有其他原因改姓黃的:如陸姓、巫姓、吳姓、金姓改黃姓等。

今回族黃氏,是少數蒲氏回族人為避元末「反色目」誅殺之禍而改為黃氏的。

滿族吳扎拉氏,發源於寧古塔(今黑龍江寧安),人數很多,後分衍有四支漢姓,即黃氏、紫氏、紅氏、白氏。

分布:

主要集中於廣東、四川、湖南三省,其次分布於廣西、江西、湖北、福建、江蘇,全國形成了以長江為分水嶺,以北少黃姓、以南多黃姓的分布局面。

郡望堂號:

郡望主要有:江夏郡、會稽郡、零陵郡、巴東郡、洛陽郡、晉安郡、濮陽郡、東陽郡、南安郡、西郡、江陵郡、松陽郡、固始郡。

堂號主要有:山谷堂、江夏堂、寬和堂等。

字輩【義城堂】

江夏義城堂一支黃氏家譜字派……兆(忠)、孝、允、若,業、紀、崇、倫,繼、志、昭、本,天、佑、新、群,憲、令、功、舉,榮、耀、華、英,同、輝、先、烈,遠、振、家、聲。

……

9、周

起源:

1、周姓的最早出現,可追溯到遠古的黃帝時期。

據《姓氏考略》所載,相傳黃帝時就有一位叫周昌的大將,至商代又有一名叫周任的太史,這兩個人的後代都以周為姓氏。

2、源於姬姓,始祖為周文王姬昌。

黃帝的後代后稷,姓姬,是周族的始祖。

周公東征勝利後,大規模分封諸侯,其中姬姓國就有53個。

這些姬姓國的後人大多改以國名、地名及祖父名號為姓氏。

公元前256年周被秦國所滅後,其中有相當一部分周宗室子孫及周朝遺民以周為氏。

這一支通常被認為是中國周姓來源的主要部分。

3、南北朝時,北魏獻帝的第二個哥哥,原姓普,後改姓周。

唐朝上元年間,少數民族有「暨佐時」(音譯)三字姓的,改為周氏。

代北(今山西省東北部)的複姓「賀魯」氏,改為周氏,賀魯氏是由「夷」(少數民族)變為周姓。

唐朝先天、開元年間,姬姓改為周姓。

唐玄宗名叫李隆基,「姬」與「基」聲音相近,當時長安姬姓,為避唐玄宗名諱,改為周姓。

五代後梁,成油的子孫改姓周。

元朝末年,福建泉州蘇姓改姓周。

清朝初年,明朝長沙藩王吉王的子孫改姓周。

分布:

主要集中於四川、湖南、湖北、江蘇四省,其次分布於山東、浙江、安徽、江西、河南、廣東和貴州。

郡望堂號:

周姓的郡望有19個以上,汝南、廬江、潯陽、臨川、陳留、沛國、泰山、河南、淮南、永安、河間、臨汝、華陰、河東、清河、江陵、長安、昭州、武功。

周姓的堂號也很多,除了與郡望同名外,還有愛蓮、細柳、篤祜等堂號,普遍使用的堂號為細柳堂。

字輩【汝南堂】:

周氏汝南堂一支字輩:「龍虎榜中文麟顯大魁名楚南昭盛業崇本振興隆上明祜應遠良賢顯大邦文章揚國泰光輝耀鳳祥京士永光文世其......

10、吳

與其他姓氏有所不同的,吳姓的起源稍稍有點複雜,涉及炎帝、黃帝,還有少數民族。

總的來說,大致有4個起源:

1、源於姜姓,是源自炎帝姜姓。

早在黃帝之前,有一個屬於姜姓的部落,這個部落以騶虞為圖騰。

上古時,虞和吳同音,後來轉為諧音,且字形相近,可以通用,到戰國時期,虞、吳才開始區別。

所以這支部落把圖騰解釋為吳,把吳作為部落的名字。

夏朝時,吳部落遷徙到觀津(今河北武邑東)。

夏王少康時期,吳部落有個人叫吳賀,以善射著稱,曾和當時的神箭手后羿比射。

這個姜姓吳部落的人,後來就以吳為姓氏,至今有5000年以上的歷史。

2、源於姬姓,出自黃帝姬姓。

這個起源的吳姓,在歷史上最有名氣、對後世的影響最深遠、人丁也最旺盛,是目前大多數吳姓人公認的吳姓起源。

3、源於吳回,顓頊的孫子老童,有兩個兒子:重黎和吳回。

吳回的氏族,住在姜姓吳部落的故地。

當時正處於舜的時代,舜把掌管火種的光榮使命交給重黎。

後來,重黎因罪被舜殺了,讓吳回繼任祝融氏。

夏朝時,吳回的氏族遷到山西平陸的吳山。

商朝時,這支氏族遷到山東臨朐,史稱王吳。

商朝末期,有個叫吳伯的人,就是吳回氏族的後裔。

算下來,這支吳姓的歷史有4000多年。

4、源於姚姓,舜是地處偏遠地區的東夷族的一支部落的首領,接替堯的位置後,把部落遷到古吳之地(今陝西平陸吳山旁邊的歷山),史稱有虞氏。

禹的兒子啟建立夏朝後,封舜的兒子商均在虞地(今河南虞城),成為方國虞國。

虞國的虞思,把兩個女兒嫁給少康,還幫少康復興夏朝。

商朝建立後,虞國衰落滅亡,虞國的遺民以吳為氏。

秦末農民起義的首領之一吳廣,就是姚姓吳姓的後裔。

這支吳姓至今有3500多年的歷史。

分布:

自公元前473年吳國滅亡至今兩千餘年,吳姓子孫不僅在祖國內陸往復遷徙,而且還遠播國外。

早期吳姓主要遷往鄰國越南、日本、朝鮮,後來又陸續遷往南洋諸島繁衍生息。


郡望堂號:

吳姓郡望首推延陵縣,此外還有、濮陽郡、陳留郡、渤海郡、吳興郡、汝南郡、武昌郡等。

總堂號:延陵堂

字輩【渤海堂】:

渤海堂字輩:永德光正先 忠孝家聲遠 文運開科監 詩書成大賢 乾坤皆錦秀 江山久流傳

11、徐

起源:

1、源於嬴姓,以國名為氏。

遠祖可追溯到五帝時代金天氏少昊(嬴姓)。

少昊重孫為伯益,佐大禹治水有功,夏王封伯益之子若木於徐,故地在今安徽省泗縣北。

徐國曆夏、商、周三朝代,一直活躍在江淮之間,史稱徐戎,也稱徐夷或徐方。

春秋時,徐偃王反周,被周穆王聯合楚國所滅,後又復封徐偃王之子宗為徐子。

戰國時,吳國滅徐,隨後越國滅吳,至楚國滅越,徐國的版圖歸入楚國。

徐國的子孫遂以國名為氏,散居於江淮之間。

2、源於嬴姓,以部落為氏。

3、源於改姓而來:東晉時期氐族,分布於今寧夏賀蘭山地區和甘肅慶陽地區,進入南北朝後,基本都同化為漢族徐姓了。

蘇密爾氏,世居克什克騰、大黃山,後有滿族引為姓氏者,多冠漢姓為徐氏。

兀蘇德氏,源自蒙古旭烈兀部,後多冠漢姓為徐氏。

明初蒙古族人七十五,歸附明朝,被明成祖朱棣賜漢姓為徐晟,其子孫稱徐氏。

唐朝百濟國王子扶餘隆,改漢姓為徐姓。

清朝,居於今俄羅斯加斯西湖口的高麗族人,皆改漢姓為徐氏,為今朝鮮族徐氏來源之一。

清朝滿洲八旗舒祿氏、徐吉氏、舒穆祿氏等氏族集體改姓徐,後成為東北地區的徐姓漢族。

分布:

當代徐姓人口分布頻率,單位面積內密度最高的地區在江蘇中南部和浙江北部的杭嘉湖平原,以及山東煙臺地區,每平方公里的徐姓人口達到9人以上,中心地區高達12人以上。

郡望堂號:

郡望主要有:東海郡、高平郡、高宛郡、琅邪郡等。

堂號主要有:東海堂、高平堂、高宛堂、琅琊堂、雪山堂。

字輩:

江蘇沛縣和安徽肖縣一支徐氏字輩:「法先承傳訓培思忠厚良心懷天道廣敬安慶去祥本宗啟東方貢獻增榮光庭信威振遠正大興隆昌」

12、孫

孫氏起源龐雜:

1、源於子姓。

商朝末,紂王叔父比干,商之賢臣,因直諫而被殺,子孫避難改姓,其中一支以本為王族子孫之故,遂姓孫氏。

2、源於姬姓。

公元前1055年,周公姬旦封康叔於衛(今河南淇縣),建立衛國。

春秋時,他的八世孫姬和因為攻滅西戎有功,被周平王賜為公爵,史稱衛武公。

衛武公有一個兒子名叫惠孫,惠孫的孫子名乙,字武仲,又叫武仲乙,把祖父惠孫的字作為姓氏,姓孫。

因此武仲乙又稱孫乙,他的後代就以孫為姓。

孫武、孫臏、孫權也是孫乙的後裔。

3、源於媯 姓和姚姓。

4、源於羋姓。

春秋初,楚王蚣冒之孫蒍賈,蒍賈之子蒍艾臘,也稱孫叔敖,孫叔為其字,出任楚莊王的令尹,其子孫以其字為氏。

5、源於荀姓。

漢朝時,因漢皇室成員劉詢當了皇帝,即漢宣帝,為了要避「詢」音之諱,他下令荀姓子孫不得再姓荀,一律改為孫氏,並將戰國時代的荀卿都改為孫卿。

由是荀姓也成為漢朝「孫」姓支脈的一個源頭。

6、源於冒姓,屬於因故改姓為氏。

夏侯嬰,與劉邦是少時朋友,夏侯嬰做過「滕令奉車」官職。

等到其曾孫夏侯頗娶公主為妻,該公主隨母親外家的姓,稱「孫公主」,這使夏侯頗的子女也跟隨母親外家的姓為孫。

7、源於其他賜姓、改姓,三國時期東吳將領俞河因功而被賜姓孫,因稱孫河。

李氏原姓軒轅氏,先祖軒轅斌,明初在朝為官,奉命往梁山平亂,便落籍鄆城。

後因奸臣陷害,為避滅門之禍,遂將軒轅氏改為孫、軒、李三姓,隱居四方。

明朝中葉,有一名士叫孫一元,原來是安化王的宗族後裔,本為朱氏。

明永樂十九年(公元1492年),慶靖王朱栴的第四子朱寘鐇承襲了安化的封地(今陝西慶陽與甘肅安化一帶)。

這個朱寘鐇曾一直認為自己是皇位當選人。

事後,朱一元怕受株連,所以變姓名為孫一元,攜家避難躲入太白山中隱居。

在朱一元的後裔子孫中,皆沿襲祖先所改之姓氏,稱孫氏,世代相傳。

8、在今苗族、阿昌族、哈尼族、土家族、黎族、傣族等少數民族中,均有孫氏族人分布,其來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時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羈糜政策及改土歸流運動中,流改為漢姓孫氏,世代相傳至今。

分布:

孫姓在人群中分布很廣,但不均衡。

在山東、京津、河北大部、黑吉遼、內蒙古東部、蘇皖北部、河南東端,孫姓占當地人口的比例一般在1.8%以上。


郡望堂號:

郡望主要有:陳留郡、汲郡、太原郡、樂安郡、東莞郡、吳郡、富春郡等。

堂號主要有:平治堂、樂安堂、富春堂、映雪堂【東晉御史大夫孫康,幼時家貧,買不起油點燈,冬天下了大雪,他在院子裡映著雪光讀書,終於成了一代大儒,因其一生作為皇帝單列封為「映雪堂」。

字輩:

孫氏一支字輩:添應嗣道文安友秉世尚繼之啟林士承祚永家逢盛際昌元運開宏景龍翔芳自騰光澤長煥炳定國滋純良興邦在登敏遵經守正傳先緒齊遠振

13、胡

起源主要有:

1、源於媯姓:西周初年,周武王滅商後,訪求前代帝王的後裔,找到了虞朝舜帝的嫡裔媯滿,把長女大姬嫁給他,封之於胡(今河南柘城胡襄鎮),讓他奉守虞舜的宗祀,後又封於株野(今河南柘城)建立陳國,侯爵,以備三恪,又遷都陳之宛丘(今河南淮陽),諡號胡公,因此又稱胡公滿、陳胡公。

陳國公族後裔多有以先祖諡號為姓氏者,或以封地「胡」為氏,稱胡氏。

2、源於媯姓:出自戰國時期齊國齊宣王之弟後裔胡母氏,屬於複姓省文簡化為氏。

胡母氏,得姓於戰國時期齊宣王田辟疆執政之時,距今有近兩千五百年的歷史了。

周慎靚王姬定元年(公元前320年),齊宣王即位,其後封其弟田嬰於毋仰(即母鄉、古無鹽邑,今山東東平),田嬰後成為齊國的相國,遂「遠本胡公,近取母邑」,立姓「胡毋」,其後裔子孫多有稱胡毋氏者,繁衍發展成胡毋氏一族。

胡毋氏的後裔族人在戰國後期至秦、漢朝時期分衍為三個主要的姓氏支系,即胡毋氏(胡母氏)、胡仰氏、毋氏(母氏)。

在秦朝時期有太史令胡母敬,漢朝時期有胡母生、胡母班等等,都是著名的歷史人物。

晉朝以後,胡母氏漸漸省文簡化為單姓胡氏。

由於其後世子孫大多改姓為胡氏,因此複姓胡母氏所傳日漸減少,這是至今仍然為數稀少的原因之一。

3、源於姬姓:《韓非子·說難》記載:「昔者鄭武公欲伐胡,故先以其女妻胡君,以娛其意。

因問於群臣:『欲用兵,誰可伐者?』大夫關其思對曰:『胡可伐。

』武公怒而戮之,曰:『胡,兄弟之國,子言伐之,何也?』胡君聞之,以鄭為親己,遂不備鄭。

鄭人襲胡,取之。

」公元前763年,鄭國恃強攻入胡國。

姬胡亡國後,胡國子孫仍以國號為氏。

4、源於歸姓,出自商、周時期歸夷族,屬於以國名為氏。

5、源於官位,出自漢朝時期官吏胡騎校尉,屬於以因故改姓為氏。

6、源於改姓,其起源頗為傳奇。

當年,唐昭宗李曄因避朱溫叛亂,被迫由長安遷都洛陽。

他自知此去東都必死無疑,並將遭滅族之災。

便和皇后商量,將襁褓中的第十子,託付給近侍婺源人胡三公,速速逃匿。

果然,同年仲秋,朱溫在洛陽指使屬下追殺了李曄,又將其9個兒子縊死。

胡三公很快逃回家鄉徽州,住了下來。

胡三公作為義父,精心撫養李氏皇家最後一絲血脈。

為安全起見,他將「皇子"棄李姓改胡姓,並取名胡昌翼,後唐同光乙酉(925)胡昌翼以明經科及第,但胡昌翼知道身世後,決定再不踏進官場一步。

他從此隱居,閉門專事經學研究,注有《周易專注》,人稱「明經公"。

明經胡氏後人中,為官者少,大多以做學問和經商著稱。

最為知名者當數紅頂商人胡雪岩、文化名人胡開文和胡適等。

「明經胡」又稱「李改胡」。

7、源於蒙古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

源於滿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

分布:

主要集中在湖北、湖南、四川、浙江、安徽五省,其次分布於貴州、雲南、江西、江蘇、河南、重慶、山東。

郡望堂號:

郡望主要有:安定郡、淮陽郡、新蔡郡、義陽郡、廬陵郡、弋陽郡、定城郡等。

堂號主要有:安定堂、三恪堂、淮陽堂、新蔡堂等等。

字輩:

江蘇徐州安定堂:大德傳後世,純仁繼續長,慶祥安基業,瑞光照定堂。

文定堂:尊祖敬宗,萬世永清;克紹先業,以振家聲……

14、朱

起源:

1、源於朱襄氏,以先祖名字為氏。

朱襄氏是伏羲氏的大臣,被封於朱(今河南商丘柘城),以赤心木朱為圖騰,後來朱襄氏成為「炎帝」,三代炎帝朱襄氏均活動於今河南柘城一帶,其後代以朱為姓氏。

2、源於曹姓,以國名為氏(因得姓始祖是曹挾,該支系也被認為是源出於曹姓)。

傳周武王封曹挾於邾國,建都於邾。

他的遺族以國為姓,稱邾氏。

戰國時,楚國滅了邾國,邾國的貴族四處逃散,為不忘祖國,因此去掉耳旁,改姓朱。

3、源於子姓,以先祖名字為氏。

出自宋國君主微子啟的後裔公子朱之後。

西周初期,周成王封商紂王的庶兄微子啟於商丘,建立宋國,以奉商祀。

宋微子的後裔公子朱死後,公子朱的子孫後代就以其名字為氏,稱「朱氏」。

4、源於姬姓,以國名為氏。

5、源於祁姓,以先祖名字為氏。

源自堯帝之子丹朱,以丹朱為開姓始祖,屬堯帝的嫡傳後裔。

當舜敗丹朱于丹浦後,丹朱後裔分支中,有一支向中國西南遷徙,先秦時主要分布在蒼梧之野(今湖南寧遠九嶷山一帶)。

他們在社會進化演變中生存下來,在隋唐時期還發展成沛國郡的望族,並構成為今日朱氏大家族中的一個重要支派。

6、源於改姓而來:鮮卑族改朱姓、蒙古族改朱姓、仫佬族、苗族、瑤族、土家族、納西族、東鄉族、白族等少數民族中,均有朱氏族人分布。

其來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時期推行的羈糜政策及改土歸流運動中,流改為漢姓朱氏。

分布:

蘇皖浙贛、山東南端、鄂湘東部、福建北部、廣東中北部、雲南大部、四川南端、貴州西南部、內蒙古北端,朱姓一般占當地人口的比例在1.32%以上,

郡望堂號:

郡望主要有:吳郡、梁郡、沛郡、鳳陽郡、河南郡、丹陽郡、義陽郡、錢塘郡等。

堂號主要有:白鹿堂、居敬堂、折檻堂、一本堂、紫陽堂等等。

字輩:

15、高

起源主要有:

1、源於姜姓,出自西周時期的齊文公呂赤之子公子高。

姜姓,原是炎帝的後裔,高氏則是炎帝的後裔,高氏的血緣初祖是炎帝,得姓始祖為高一。

因炎帝神農氏生於姜水,以姜為姓。

炎帝17世孫伯夷輔佐大禹治水有功,受封呂侯,子孫因此亦以呂為氏。

呂侯伯夷第37代孫姜尚,即姜太公,又名呂尚、呂望,輔佐周文王、武王滅商立周,受封於齊國。

齊國傳至太公8世孫文公姜赤,文公次子受封於高邑,稱公子高。

依照周朝貴族禮儀,其孫傒取祖名為氏,為高傒。

高傒在齊國為上卿時,迎立公子小白為君,就是齊桓公。

高傒成為著名的渤海高氏的始祖。

高傒7世孫高止在齊國遭到公孫灶、公孫躉排擠,出齊奔燕。

高止9世孫高量為宋國司徒,高量10世孫高洪為東漢渤海郡守。

高洪的一支後裔高隱、高瞻叔侄創立了漁陽高氏、遼東高氏, 另一支後裔高悝創立了廣陵高氏。

渤海高氏的後人高伯祥又創立了京兆高氏。

姜姓高氏族人大多尊奉高傒為得姓始祖,亦有尊奉高渠彌(姜渠彌)、高克為得姓始祖者。

2、出自春秋時期齊惠公之子公子祁,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

以王父字為氏。

齊惠公元是齊桓公小白與姬妾少衛姬所生的兒子,當了10年齊國國君。

齊惠公的兒子叫公子祁,字子高,其後代也以高為姓,為山東高氏。

分布:

高姓人口單位面積內密度最高的地區在山東、河北、江蘇、安徽、浙江北部、湖北東部、甘肅西部、東北三省、內蒙古東部,每平方公里的高姓人口達到2.7人以上,尤其在山東中部的地區高達6.4人。

16、林

起源:

1、源自子姓,是商朝末年名臣比乾的後裔,屬於王侯賜姓為氏。

商末,紂王無道,比干犯顏直諫被殺。

比干正妻夫人陳氏逃入長林山中,生下了兒子泉。

周滅商後,因泉生於林中,其父比干堅貞不屈,被周武王賜以林為姓。

商朝殷太師封於比,故名比干,是一位愛國忠臣和政治家。

他為民請命、冒死進諫,直到遭殘暴的紂王剖心殉國。

比乾的遺孤賜姓林氏,後裔逐漸遍及海內外。

2、源自姬姓,出自周平王的世子姬開,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

周平王姬宜臼有庶子名叫林開,林開的子孫有的以祖輩名字為氏。

3、源自官位,出自西周時期官吏林衡,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

林衡,又稱林人,是西周中期開始設置的機構官稱,主要負責掌管林木,並負責植樹造林,養護澆灌等。

分布:

林姓人口密度最高為福州、莆田、閩南、粵東及台灣。

福建仍是林姓人口的聚集中心。

在近600年間,林姓人口流動的程度和方向與宋、元、明期間有些區別,林姓向華中、華北的回遷是主流。


郡望主要有:濟南郡、下邳郡、南安郡、晉安郡、西河郡等。

17、何

起源:

1、晉是周朝早期的一個諸侯國,第一任國君是唐叔虞,姓姬名虞,字子干。

他是周武王的兒子、周成王的弟弟,被封在唐這個地方,虞的兒子「燮父以堯墟南有晉水,改曰晉侯」 (見毛詩譜)。

周武王的夫人是姜太公之女,被後世尊為聖母。

周武王與妻子邑姜歡會時,曾夢見天帝對他說:我讓你生個兒子,名字叫虞,將來可把唐國封給他。

後來胎兒出生了,手心果然有個「虞」字,故起名為虞,人稱叔虞。

「唐叔虞」三字中,唐是封地名,叔是排行,虞才是名,為姬姓。

唐代姓氏名著《元和姓纂》記載:「周成王弟唐叔虞裔孫韓王安為秦所滅,子孫分散江淮間,音以韓為何,遂為何氏。

廬江何氏的「姬—韓—何」姓源,已被唐朝何德、何弘敬、何俛等墓志銘證實。

2、在中國漢唐時期的西域地區,有月氏人建立的康居政權,原居祁連山北的昭武城,後被匈奴人打敗,西越蔥嶺,建立了康國,並日益強大起來,西域的米、史、曹、何、安、小安、那色波、烏那昌、穆等政權先後歸附了康國,均以昭武為姓,以示不忘其本。

史稱「昭武九姓」,而「何」則是其中之一。

3、源自他姓改姓。

東漢時有叫何苗的人,其本姓朱,後來自稱何姓,子孫繁衍,遂成何姓一支。

漢代凶奴單于的後裔,歸漢後有「何奈」氏,又寫作「何柰」氏,晉代幽州牧王浚手下有位將軍就姓「何奈」名「虎」。

還有「何拔」、「何居」、「何郎」、「何魯」、「何丘」等複姓。

另外,何繜中記述的小子何當為姬姓何氏。

另外,商的子姓分支中也有何氏。

荷蘭姓氏Bosman改姓何。

清末,來香港發展的荷蘭裔猶太人何仕文原荷蘭姓氏是Bosman漢化為何姓,Bosman的粵語發音是Boss-e-man音譯為粵語是「何仕文」(粵語拼音Ho Sze Man),另外有猜測說何仕文為表明他來自荷蘭所以其漢化的姓氏為「何」與荷蘭的「荷」同音。

詳見何啟東家族。

4、源於官位,出自漢朝時期內宮官吏娙何,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

5、源於國名,出自隋朝時期西域何國,屬於以國名漢化為氏。

據史籍《隋書》記載:「西域有何國。

」 西域何國,實際上是「屈霜你迦」之首音節漢譯。

「屈霜你迦」,就是梵語化詞Kushacirc;nika、中古波斯語Kushacirc;nik、阿拉伯語Kushacirc;niyya等的譯音。

何國位於古康國與古安國之間,是連接東西粟特的樞紐,又譯為「貴霜匿」,為昭武九姓諸國之一,一度曾隸屬於唐王朝管轄。

分布:

主要集中於四川、廣東、湖南三省,其次分布於河南、貴州、廣西、安徽、湖北。

18、郭

起源:

1、源於姬姓。

西周時期,武王封其叔虢仲於陝西寶雞,稱西虢國(虢通「郭」)。

周平王東遷時,西虢遷於河南,改稱南虢,春秋時滅於晉。

留在原西虢者史稱小虢,春秋時為秦所滅。

周武王封其叔虢叔於東虢,在今河南滎陽北。

周平王東遷後,把東虢之地給予東遷有功的鄭國,東虢後裔虢序北遷山西平陸,史稱北虢,後滅於晉。

趙簡子開拓晉陽前後(即公元前497年前後),虢序後裔輾轉徙居晉陽及以北地區(今山西太原至忻州、原平一帶)。

西虢、東虢、南虢等三國和北虢郭公(虢序,郭序)之後均有郭姓,但郭公之後的郭姓是中華郭氏最大和最主要的支派。

2、源於任姓。

黃帝子部落禺虢為任姓,任氏族也是黃帝時代12個重要氏族之一,地處東夷族。

禺虢生禺京,其後裔在夏朝建立了郭國,公元前670年被齊滅掉。

中山郭氏即出自古郭國。

3、源於地名,屬於以居邑名稱為氏。

郭,外城,古代在城牆外圍加築的一道城牆。

居於外城的遂以為郭氏,也有以居城郭不同方位而姓東郭、南郭、西郭、北郭,其後代多改姓單姓郭氏。

這類郭姓主要發生在先秦時期的北方地區,也無法弄清其族源和姓屬。

分布:

主要集中於河南、河北、山東、山西四省,其次分布於廣東、四川、陝西、安徽、湖北、遼寧、湖南、江西、江蘇、黑龍江十省區。

19、馬

起源:

1、趙奢(趙武靈王的裔孫)為中華馬氏的始祖,邯鄲是中華馬姓的祖源地。

因趙奢死後葬於今天邯鄲縣三陵鄉的紫山,因此紫山又稱馬服山,是世界馬姓祖山。

在遠古的舜帝時代,東夷部落首領伯益因佐大禹治水有功,被舜帝賜姓為嬴姓,伯益的後代造父被周穆王封在趙城。

戰國初期,趙衰子聯合魏氏、韓氏瓜分晉國後,建立了趙國。

當時,趙國公子趙奢(趙武靈王的裔孫)能文能武,以善於用兵而著稱。

趙文王二十九年(公元前270年),趙奢奉命抗擊秦軍的進攻而大獲全勝,因戰功卓著被趙惠文王封在馬服(今河北省邯鄲市西北),稱為馬服君,他死後便葬在封邑。

他的子孫最初以「馬服」為其姓氏,後去掉「服」字,稱為馬姓。

趙奢從而就成了馬姓的得姓始祖。

2、源於回族,屬於文化上漢化改姓為姓,回族中馬姓這麼多,主要與阿拉伯、波斯人名的音譯,特別是與伊斯蘭教創始人穆罕默德的音譯有關,因為馬與穆諧音,所以明代許多著述中都將穆罕默德譯作馬哈麻。

這種譯法對清代及後代影響很大,如清代徐珂《西域水道記》、魏源《海國圖志》等均將人名中的首音「穆」譯為「馬」。

甚至有人稱穆罕默德為「馬聖人」。

在這種情況的影響下,再加上「馬」姓是皇帝賜姓,回族又不似漢族那麼重視姓氏譜系,而是可以自由選姓使用,故很多回族人便選用了「馬」姓,大大增加了「馬」姓的人數。

分布:

主要集中於河南(12.7%)、河北(11%)、山西(8.9%)、江蘇(8.8%)四省,大約占全國馬姓總人口的41.4%;其次分布於四川(6.8%)、安徽(5.9%)、遼寧(5.8%)、陝西(5.7%)、黑龍江(4.8%)、山東(4.8%)。

20、羅

羅主要源自於史書稱為「祝融八姓」的後裔。

祝融的後裔分為八姓,即己、董、彭、禿、妘、曹、斟、羋等,到了周朝的時候,有子孫被封在宜城(今湖北省宜城縣),稱為羅國(又稱 羅子國)。

公元前690年,羅國被楚國所滅,於原地另置鄢國。

祝融氏的子孫逐漸南移,最初遷居枝江(今湖北省南部,長江沿岸的枝江縣),至周末又南遷至湖南汩羅地區,遂以國名「羅」為氏。

分布:

在全國的分布主要集中於四川、廣東、湖南三省,大約占羅姓總人口的41%,其次分布於江西、雲南、貴州、湖北、廣西、重慶,這六省市又集中了38%的羅姓人口。

21、鄭

起源:

1、源於姬姓,以國號為氏。

出自周宣王之弟姬友的封地鄭國,遠祖為鄭桓公。

公元前375年,鄭國被韓國所滅。

鄭國滅亡後,散居於京(今河南滎陽京襄城)、制(今滎陽西)、祭(今河南鄭州東)、陳(今河南淮陽)、宋(今河南商丘)等地,為紀念故國,鄭國人相繼改姓為鄭,自此,鄭姓誕生。

2、源自子姓。

出自商王武丁之子子奠之後,子奠也稱奠侯,以主持祭奠用酒而得名,為商朝一方國。

公元前1046年,周滅商,子姓鄭國也隨之滅亡,周人遷子姓鄭人到渭水上游,約在今陝西寶雞附近。

3、源自姜姓。

出自姜太公之後。

周滅商後,周武王封姜太公之少子井叔於鄭,以統治子姓鄭人,史稱西鄭,故城在今陝西鳳翔縣。

周穆王奪西鄭為下都,姜姓鄭國滅亡。

國人姓奠井氏,或為鄭井氏,亦即鄭氏。

4、源於地名,以居邑名稱為氏。

出自古褒國附庸之邑南鄭。

韓哀侯滅了鄭國後,鄭國王族、國民逃遷至陝西漢中地區,以故國之名再建了一個小方國,史稱南鄭,並以故國名為姓氏,稱鄭氏。

[5]

5、源於少數民族改姓等等。

分布:

主要分布在浙東,其次在浙江大部、福建北部、江西東部、安徽中部、江蘇中部、上海、吉林等。


22、曾

曾姓為傳統漢族姓氏,最初發源於今山東省臨沂市蘭陵縣(蒼山縣)西北一帶。

夏王少康封地給小兒子曲烈作為子爵王國,稱為鄫子國。

後鄫國被滅,鄫國太子巫出奔鄰近的魯國,用原國名「鄫」為姓氏,但除去了邑旁(阝),表示離開故城,不忘先祖,稱為「曾」。

分布:

曾姓宗族發展速度快,幾度遷移。

元明清時期,曾姓已播遷於各地。

23、姬

《國語·晉語》載:昔少典,取於有蟜氏,生黃帝,黃帝以姬水成,成而異德,故黃帝為姬。

所以黃帝又稱姬軒轅。

《史記·五帝本紀》中說:「黃帝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

」《四語》中胥臣解釋說:「黃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為十二姓,姬、酉、祁、己、滕、箴、任、荀、僖、姞、儇、衣是也。

惟青陽與夷鼓同己姓。

《史記·三代世表》記載:堯立后稷以為大農,姓之曰姬氏。

后稷承繼姬姓,是周朝的始祖,周初周天子姬發大封諸侯時,姬姓國有53個,當時可以說遍地姓姬。

分布:

主要分布於山東、河南、山西、陝西、河北、蘇北、淮北,北京市、上海市、天津市、重慶市,湖北省老河口、襄陽,湖南省芷江,貴州省台江縣,雲南省瀘水、河口、隴川,四川省合江縣,福建省寧德市、吉林省四平市、黑龍江省哈爾濱市、甘肅省蘭州市、寧夏回族自治區中衛市、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魯木齊市、福海縣,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盟等地。

24、蘇

出自己(妃)姓,為顓頊高陽氏的後裔。

顓頊玄孫吳回之子陸終有六子,長子樊居於昆吾,後發展為強大的部落,史稱昆吾氏,為己姓。

周武王時,其後裔有司寇忿生,受封於蘇國,稱為蘇忿生,後遷於溫邑(今河南省溫縣西南),為史料中明確記載的蘇姓第一人。

春秋時,蘇國被狄(我國古代對北方少數民族的統稱)人攻滅。

其國人便以國名為氏,稱蘇氏。

其得姓始祖為蘇忿生。

分布:

分布廣泛,不集中。


25、白

據《中國姓氏地圖》顯示,白姓源自嬴姓。

秦武公死後,公子白未能繼立,武公的同母弟德公將君位從公子白手中奪走。

武公居住的故地在秦國都城雍(今陝西鳳翔)附近的平陽(今陝西歧山、噤縣一帶),德公把平陽封給了公子白。

公子白死後,他的後人就以白為氏。

漢族白姓出自顓頊帝的裔孫白公勝之後,以封邑名為氏。

據《元和姓纂》、《尚龍錄》等資料所載,顓頊帝的後裔陸終娶鬼方氏為妻,生下六個兒子,其中第六個兒子叫季連,賜姓羋。

季連的後裔熊繹在荊山一帶建諸侯國,定都丹陽。

公元前740年,荊君熊通自封為武王。

他的兒子於公元前689年遷都郢,改國號楚。

楚平王時,太子建因做晉軍襲鄭國的內應而被殺,太子建的兒子熊勝便逃到吳,投奔伍子胥。

楚平工的孫子惠王即位後,楚令子西把熊勝招回國,任巢大夫,封在白邑(今河南省息縣包信東南),稱為白公勝。

可晉國伐鄭,子西出兵救鄭,白公勝因子西言而無信,發動政變,殺死子西,囚禁惠王,並著手改革朝政以爭取民心,但以失敗告終。

他自殺後,其子孫便以祖輩封邑名為氏,稱白氏,是為河南白姓;也有以「白公」、「白侯」為氏的。

分布:

白姓以四川、山西、陝西、河南等省為多,這四省白姓人口約占全國漢族白姓人口的百分之六十五。

白姓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七十三位的大姓,人口較多,約占全國漢族人口的百分之零點二九。

26、盧

起源:

1、源於姜姓,以邑名為氏。

春秋時期齊國文公子名高,食采於盧邑(今山東長清縣) ,其後人以盧為氏。

2、源於姬姓,以封邑名稱為氏。

東周時期,舅犯助晉文公姬重耳戰勝楚國,因功封邑於昝邑(今河南唐河昝崗),舅犯之子賈季封邑於五鹿(今河南清豐),舅犯後人以盧為氏。

3、以國為氏。

春秋時期,有廬子國(今安徽省合肥市),盧氏為廬子國戢黎之後。

4、以官職為氏:出自兩周時期官吏若盧令丞,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若盧令丞,為弓箭手統領,主弩射;後逐漸轉為主管監獄的官吏,就是典獄官;秦漢時期隸屬於少府管轄)。

若盧令丞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若盧氏,後簡化為單姓盧氏者;

漢朝時期官吏當盧令丞,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當盧令丞,為專職掌管釀酒、煮酒的官吏,隸屬於少府管轄)。

當盧令丞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當盧氏,後簡化為單姓盧氏者。

5、以兵器名為氏。

歐冶子所鍛越劍,名湛盧。

分布:

主要集中於廣西、廣東二省區,兩省區約占總人口的35.6%;其次分布於河南、浙江、湖南、安徽、河北、甘肅,六省盧姓約占總人口29%。

盧姓人口分布示意圖表明:在桂粵海、貴湘大部、贛閩台南部、雲南東部、浙江東部、甘肅中部、青海東部、內蒙古西部,盧姓在當地人口比例多為0.48%以上,上述地區居住了大約56%的盧姓人群。

27、杜 

杜本是一種樹木的名,也稱甘棠,即杜梨,屬古代的陝西長安地區生長一種杜梨枝,是神農氏中一支氏族所擅長栽培的樹,已經成為該氏族的社樹,即神樹。

這支氏族崇拜杜梨樹為氏族的原始圖騰,以杜命氏族名,以杜命居地名,建立國家後稱杜城,最終形成國和姓,這應該是杜姓最早的起源。

杜陵杜氏,源於祁姓,出自帝堯裔孫劉累之後裔的封地,屬於以國名為氏。

黃帝的二十五子之一有個叫祁的,堯姓伊祁,杜氏源於祁姓,是帝堯的後代。

羋姓杜氏,源於羋姓,出自春秋時期楚國君主杜敖,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

春秋時期,楚國有君主名叫熊艱,號稱杜敖,亦稱堵敖、莊敖。

據史籍《史記·楚世家》中記載:「武王卒師中而兵罷。

子文王熊貲立,始都郢。

文王二年,伐申,過鄧,鄧人曰『楚王易取』,鄧侯不許也。

六年,伐蔡,虜蔡哀侯以歸,已而釋之。

楚強,陵江漢間小國,小國皆畏之。

十一年,齊桓公始覇,楚亦始大。

十二年,伐鄧,滅之。

十三年卒。

子囏立,是為杜敖。

杜敖五年,欲殺其弟熊惲,惲奔隨,與隨襲弒杜敖,代立。

」在楚杜敖熊艱被弒後,其族人後裔分散避難,有以先王稱號為姓氏者,稱杜氏、或稱堵氏,後統稱為杜氏,世代相傳至今。

姬姓杜氏,源於姬姓,出自黃帝時期的釀酒發明者杜康,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

據史籍《世本》記載,杜氏是黃帝時期的釀酒發明人杜康的後代。

相傳,杜康原是黃帝手下的一位大臣。

黃帝建立部落聯盟後,經過神農氏嘗百草,辨五穀,開始耕地種糧食。

黃帝命杜康管理生產糧食,杜康很負責任。

另外一種傳說是:杜康又名少康,夏王朝時期人,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奴隸制國家夏朝的第五位國王。

分布:

全國的分布主要集中於江西、浙江、江蘇,這三省杜姓大約占杜姓總人口的35%,其次分布於山西、四川、河北、山東,這四省的杜姓又集中了36%。

江西為杜姓第一大省,約占杜姓總人口的13.5%。

28、孔

起源:

1、源於子姓,出自商朝君主成湯之後裔,其子孫中有一支以商族的姓「子」以成湯名字中的「乙」組合起來,為子姓孔氏。

2、源於子姓。

出自宋國司馬孔父嘉之後,西周初期,成湯的後裔微子啟被封於宋國,微子啟死後,其弟宋微仲繼位。

微仲九世孫孔父嘉為宋國大司馬,遭受迫害,他的後代逃到魯國,以其名字中的「孔」為氏,也是子姓孔氏。

孔父嘉的六世孫為孔子

3、源於姬姓,出自春秋時期衛國大夫姬孔悝之後,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

春秋時期,衛國大夫中有姬孔悝,所以在姬孔悝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名字為姓氏者,稱孔氏。

4、源於媯姓,出自春秋時期陳國大夫孔寧,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

據史籍《古今姓氏書辨證》等有關資料記載,春秋時陳國(今河南淮陽)有個大夫叫媯孔寧。

在媯孔寧的後裔子孫中,有的以先祖名字為姓氏者,稱孔氏,是為陳郡孔氏

5、源於姬姓,出自春秋時期鄭穆公姬蘭之後,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

春秋時期,鄭國(今河南新鄭)君主鄭穆公姬蘭有後人名姬孔張,在其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名字為姓氏者,世代相傳至今,史稱鄭國孔氏。

6、出自古佶姓的孔氏。

分布:

當今孔姓族人分布很廣,以山東、江蘇、吉林多此姓,上述三省孔姓約占全國漢族孔姓人口的百分之七十三,而孔姓「聖地」山東獨占百分之六十。

29、白

據《中國姓氏地圖》顯示,白姓源自嬴姓。

秦武公死後,公子白未能繼立,武公的同母弟德公將君位從公子白手中奪走。

武公居住的故地在秦國都城雍(今陝西鳳翔)附近的平陽(今陝西歧山、噤縣一帶),德公把平陽封給了公子白。

公子白死後,他的後人就以白為氏。

漢族白姓出自顓頊帝的裔孫白公勝之後,以封邑名為氏。

據《元和姓纂》、《尚龍錄》等資料所載,顓頊帝的後裔陸終娶鬼方氏為妻,生下六個兒子,其中第六個兒子叫季連,賜姓羋。

季連的後裔熊繹在荊山一帶建諸侯國,定都丹陽。

公元前740年,荊君熊通自封為武王。

他的兒子於公元前689年遷都郢,改國號楚。

楚平王時,太子建因做晉軍襲鄭國的內應而被殺,太子建的兒子熊勝便逃到吳,投奔伍子胥。

楚平工的孫子惠王即位後,楚令子西把熊勝招回國,任巢大夫,封在白邑(今河南省息縣包信東南),稱為白公勝。

可晉國伐鄭,子西出兵救鄭,白公勝因子西言而無信,發動政變,殺死子西,囚禁惠王,並著手改革朝政以爭取民心,但以失敗告終。

他自殺後,其子孫便以祖輩封邑名為氏,稱白氏,是為河南白姓;也有以「白公」、「白侯」為氏的。

據《姓氏尋源》及《元命苞》所載,遠古時期,中國北部的姜姓部落首領炎帝有一個大臣叫白阜,精通水脈,為疏通水道做出了貢獻。

其子孫便以「白」為姓,稱白氏。

分布:

在全國的分布主要集中於河南、河北、陝西、山西四省,大約占白姓總人口的50%,其次分布於四川、黑龍江、甘肅、青海、內蒙古、雲南,這六省區又集中了26%的白姓人口。

河南居住了白姓總人口的16%,為白姓第一大省。


30、秦

秦姓,亦稱秦氏。

漢族秦姓有兩大分支:一支源於嬴姓,一支源於姬姓,秦姓分布很廣,以北京、江蘇、山東、山西、陝西、四川、廣西、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居多。

少數分布於東北地區,東北地區的秦氏和西南地區的秦氏外族漢化的比較多。

又其次分布於安徽、貴州、浙江、福建、江西、雲南、北京、廣東、海南等地區。

世系

(1)華胥氏—伏羲(配女媧)—少典—黃帝—少昊(又名玄囂,黃帝長子)—蟜極—帝嚳(名姬夋,又名姬夔kuí)—契(約前2096年--前?年在位)—昭明—相土—昌若—曹圉—冥(前?年--前1875年在位)—王亥(又名振,前1875年-前1775年在位)—上甲微(前1770年-約前1720年在位)—報乙—報丙—報丁—主壬(也作示壬)—主癸(也作示癸,前?年—前1675年在位)—商太祖成湯(商朝首任帝王)—太丁、外丙、仲壬

(2)華胥氏—伏羲(配女媧)—少典—黃帝—少昊(又名玄囂,黃帝長子)—蟜極—業父—大業—伯益—大廉—衍曾—衍祖—衍父—中衍—軒祖—軒父—戎胥軒—中潏—蜚廉—惡來—女防—旁皋—太己—大駱—秦非子(秦國首任國君)—秦侯—公伯—秦仲—秦莊公……—秦始皇(嬴政)

(3)華胥氏—伏羲(配女媧)—少典—黃帝—少昊(又名玄囂,黃帝長子)—蟜極—業父—大業—伯益—大廉—衍曾—衍祖—衍父—中衍—軒祖—軒父—戎胥軒—中潏—蜚廉—季勝—孟增—衡父—造父—渠父—安父—梁父—莒父—奄父—叔帶(趙國始祖)—明祖—明父—公明—趙成子(趙衰)、趙夙

31、孟

孟姓同出一源,但發祥地有兩個,即今河南北部和山東東南部。

源於子姓,出自商王朝時期齒序排列,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

上古時期,人們對子女後代的尊卑排位很早即有了特定的嫡、庶觀念。

從在安陽殷墟出土的商時期甲骨文字中,已經有了「子孟次別於子之伯」的記載。

按商禮:伯,指嫡支長子,即正妻所生之第一子;孟,指庶支長子,指庶妻或妾妃所生之第一子。

在典籍《禮·緯》中明確記載:「嫡長曰伯,庶長曰孟。

」因此,「孟」,在很古早就已經作為子女嫡庶齒序的排列稱謂,顯然是孩子名字稱呼的主要形式。

中國古代奴隸制社會中、晚期的代表階段殷商至兩周時期,已經明確沒有了禪讓模式,君主之位的傳承方式已經固定化為「嫡承庶輔」,「孟」也就成為了程式化的「次之第一」稱謂的代表。

因此,當繼承人已經成年(虛歲十八歲)時,稱作「天子之年」,說明具備了繼承君位的能力,但父君健在,其只能等待,即謂「孟位以待」。

這在典籍《書傳》中也有明確解釋:「天子之子,年十八,稱孟侯。

」另外,在古代,女子之兄亦稱為「孟」,常有長孟、次孟……,指的就是類如大舅子、二舅子之類的稱謂,是母系氏族社會的典型。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