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漢真是亡於姜維的北伐?姜維:「這個鍋,我不背!」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姜維的北伐,歷來都是貶多褒少。

陳壽對其評價就不是很高,說他是「玩眾黷施」,也就是浪費人力物力的意思;而《資治通鑑音注》的作者胡三省更是斥責他「屢敗而不止,為亡蜀張本」;大多數人也都認為他的北伐極大地消耗了蜀漢的財力物力,致使日後被曹魏一攻就亡。

那麼歷史真是如此嗎?這個黑鍋真該姜維來背嗎?我們來看下他的北伐就知道了。

歷史上的姜維其實一共進行了11次北伐,而非演義中所說的9次。

其中5次勝利,4次相持,2次兵敗,戰線已從諸葛亮時的五丈原、子午谷推進到了金城、芒水以及渭水南岸,以當時蜀國的實力,能做到如此已是非常不容易了。

以攻代守,積極北伐,以漢中為屏障,保衛成都的安全,這個戰略是諸葛亮在世時就定下的。

如果說這是錯的話,那麼姜維只不過是在延續諸葛亮的錯誤罷了。

(事實上這種戰略也是完全正確的)況且在諸葛亮死後,姜維獨力支撐,他身邊可以稱之為將的也只有夏侯霸一人而已。

通過11次北伐,姜維將曹魏遏制在了秦嶺一帶,使得他們在30年里沒對蜀漢發動過一次進攻,且一直處於戰略防守,實在難能可貴。

現在還有一種觀點,說西川地險民強,易守難攻,他們只需死守消耗魏軍,也不至於過早被滅亡。

其實小編並不贊同,要知道東晉時的桓溫曾僅憑7000士卒就收復了蜀地。

另外諸葛亮死後,朝中逐漸被奸臣所把持,其中尤其以劉禪寵愛的宦官黃皓最為突出,當時姜維曾想除掉他,但被劉禪所阻。

所以黃皓也因此忌恨姜維,屢次想奪取其兵權,由自己的親信閻宇來取而代之,然後加以謀害。

在這種內憂外患的情況下,姜維仍舊能夠在北伐過程中不斷取得勝利,從而使得司馬昭都曾感嘆說:「姜維屢犯中原,是吾心腹之患也!」

後來劉禪投降,劍閣的姜維大軍成了孤軍。

姜維不服輸,他要兌現當年諸葛亮的承諾,在這種情況下,他唯有利用鄧艾和鍾會不合這個唯一的條件來搏一下,來施展他個人舞台上最後的一次奇謀,詐降。

借鍾會之手除去鄧艾,然後再策動鍾會謀反,從而抵抗司馬昭派出的增援部隊,最後再除掉鍾會,復興蜀漢。

可結果由於鍾會行事不密,軍士譁變,姜維、鍾會、張翼皆死於亂軍之中。

而姜維更是死後被剖屍,其絢爛的一生也就此結束了,終年62歲。

姜維其實可以有很多選擇的,國君都投降了,他本就是魏國將領,他為何不可以投降呢?可是他沒有!另外他也可以像北地王劉諶那樣自殺,來博個忠烈的名聲,可他依舊沒有!

他已經六十多了,在當時也算是垂暮之年,投降可以換來平安的生活,自刎可以博得忠臣的讚譽,可他都沒有,他還要奮起一搏,雖失敗身死,三族盡數被誅,但他始終都沒有放棄。

可以說,直到姜維倒下的那一刻,蜀漢才算是真正的滅亡。

歷史是公平的,那些個酸腐的文人筆墨無法阻擋一位頂天立地的姜維,一位忠信智勇皆備的姜維,一位為蜀漢獻出自己畢生才能的姜維。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三國歷史上最強F4—臥龍、鳳雛、幼麒、冢虎

早在三國時期,坊間傳聞當世有四大權謀家,即「臥龍、鳳雛、幼麒、冢虎」。臥龍是諸葛亮,鳳雛是龐統,幼麒是姜維,冢虎就是司馬懿。這四人相當於貫穿整段三國歷史上的「F4」了!下面小編來簡單介紹下這四個人.

其膽大如雞卵的姜維,到底是怎樣一個人?

《三國演義》說到,諸葛亮死後,大將軍姜維繼承其北伐遺志,多次率兵攻魏,但終未能改變形勢對比。魏將鄧艾、鍾會分兵攻擊。鄧艾出奇兵偷襲涪城,威脅成都,後主驚惶無措而投降。姜維見大勢已去,設計率部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