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陵君俠客的最高境界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公元前257年的大梁城,魏國百姓們簇擁在城門旁,目送著一支奇特的隊伍出征。

他們不過數百人,凌亂的隊形缺乏真正軍隊的訓練有素和整齊劃一,士兵們的衣著、兵器和車駕更是無不混亂駁雜。

儘管如此,每個人的目光中依舊跳動著決死一戰的火焰。

百姓們不由得發出惋惜的哀嘆,僅憑這樣的隊伍就想去救援趙國、抗擊秦軍,不啻將肉丟給餓虎。

難道「天下無雙」的信陵君魏公子,這次真的要把性命葬送在趙國?

萬般無奈小舅子親自救趙

對於他們的憂慮,肅立在戰車上的魏無忌心知肚明,但他別無選擇。

趙國都城邯鄲已被秦軍圍睏了三年,幾乎隨時有可能陷落,姐夫平原君趙勝已多次向魏國求援,王兄魏安釐王儘管派出了大將晉鄙統領的十萬大軍,卻又心存狐疑,命令軍隊在距邯鄲一步之遙的鄴地駐紮觀望。

自己反覆勸說魏王進兵,始終被拒絕,只得在萬般無奈中才選擇了親自救趙。

在戰國四公子中,信陵君魏無忌是十分獨特的一位。

和田文、趙勝一樣,魏無忌同樣出身王族,卻是四公子中唯一未曾專權者,王兄魏安釐王甚至一直對他小心提防;他也以養士出名,門客的質量與忠誠卻遠勝其他三人。

孟嘗君失勢後門客作鳥獸散,平原君門客中文武雙全的居然不到二十人,春申君甚至死於門客李園之手,沒一個人肯為他報仇。

「以市道交」成了門客與主東之間唯一的交往法則,韓非子曾把這些「俠客」算作「五蠹」之首,從這個意義上講,並不為過。

信陵君與門客的關係,卻是別具一格。

竊符救趙侯大爺支招魏無忌

身後的大梁城已越來越遠,魏無忌想起了隱士侯嬴,一絲疑惑浮上了心頭。

侯嬴是一位年過七十的老者,工作只是看守大梁城門。

信陵君第一次去拜訪時,曾專程為他駕車,途中老人還去見了一位朋友,屠夫朱亥,兩人故意聊了很久,這期間信陵君一直在鬧市中等待,引來無數路人詫異的目光。

魏無忌卻並未因此惱怒,反而手持轡頭,越發和顏悅色;在接下來的酒席上,他還將侯嬴奉為上賓,親自敬酒祝壽。

直到宴會結束,侯嬴才告訴信陵君:自己之所以讓他等待,是為了成就他的名聲,如今全大梁的人都知道,自己是小人,而信陵君是君子。

兩人就以這樣的特殊方式結成了友誼,後來,侯嬴又推薦了屠夫朱亥,這也是一次至關重要的引薦。

然而如今,當魏無忌去趙國赴死前,向侯嬴做最後一次拜訪時,老人的反應卻十分淡漠,只簡單說了句:公子加油,老夫不能跟著去了。

這使魏無忌耿耿於懷又大惑不解:自己對侯嬴禮數備至,對方不該連一句勉勵都沒有。

自己是否有過失之處?當即調轉車頭回去詢問。

侯嬴顯然在等待他的去而復返,當信陵君重新來到面前時,他給出了自己的主張:盜取調兵用的虎符,假借魏王名義取代晉鄙為將,領軍救趙。

這套計劃周密詳盡,足見侯嬴在信陵君詢問之前就策劃了很久。

奪取兵權三年邯鄲之圍被解

按侯嬴的計劃,信陵君秘密拜訪了魏王的寵妃如姬。

當年如姬的父親被仇人所殺,整整三年沒能報仇,是信陵君的門客殺死了仇人,將首級獻給她。

如姬一直想報答這份恩情,因此當信陵君請求她幫自己從魏王那裡盜得虎符時,她毫不猶豫地答應,而且很快就得手了。

侯嬴為了使計劃更加保險,又要朱亥隨信陵君一同北上,一旦晉鄙拒絕聽從命令,就由朱亥將其殺死。

聽到這個安排,信陵君默然垂淚,侯嬴以為他是擔心自己會因此犯下重罪被處死,信陵君卻回答:晉鄙是魏國宿將,自己不得不殺死他,於心不忍,怎麼會是怕死?

儘管如此,他依舊聽從了侯嬴的安排,事態的發展也證明了侯嬴的先見之明。

信陵君遞上的虎符毫無破綻,晉鄙卻仍心存狐疑,這位將軍儘管被信陵君稱為「嚄唶宿將」,此前卻並無獨立領兵的記載,很可能只是因忠誠才被委以重任。

他拒絕了信陵君代將的要求,早有準備的朱亥從袖中抽出一枚事先藏好的四十斤重鐵椎,一椎將他砸死。

此時,留在大梁的侯嬴為了進一步激勵信陵君,已經自刎而死,死時面向著北方。

奪取兵權的信陵君下達了第一道將令:父子都在軍中者,父親回國;兄弟都在軍中者,兄長回國;獨子參軍者也可回國,士兵們對此熱烈歡迎,信陵君幾乎一瞬間就得到了他們的擁戴。

他率領著這支士氣陡然飆升的軍隊奔赴邯鄲,與趙、楚聯軍同時發動猛攻,將猝不及防的秦軍一舉擊退,長達三年的邯鄲之圍,就以這樣一種不可思議的方式被解除。

俠之大者魏無忌「從道不從君」

在這個石破天驚的瞬間,信陵君達到了自己一生的巔峰。

百年之後,刺客朱亥那雷霆一擊的姿勢,被太史公的筆觸凝固為永恆;而那雕像般巋然不動的身軀背後,依稀可以看到信陵君的肅殺面容。

溫文儒雅的魏公子,在那一刻和門下的俠士們一樣怒髮衝冠、壯懷激烈,一如他的名字,肆行無忌。

後人對竊符救趙的行動褒貶不一,批評者自然稱他破壞法度,明人唐順之甚至認為,如果魏王始終不聽信陵君的意見,他就應「死於魏王之前,王必悟矣」。

這樣的做法也許在他的時代是主流,戰國時期卻絕不盡然。

荀子在《臣道》篇中提過「從道不從君」,認為當君王做出錯誤決定時,大臣應當「諫、爭、輔、拂」,最終極的手段就是「拂」,所謂「抗君之命,竊君之重,反君之事,以安國之危,除君之辱,功伐足以成國之大利」,信陵君則正是「拂」的代表。

他觸怒魏王,他刺殺大將,他慷國家之慨去軍事冒險,所有這些都是為了魏國。

信陵君所從的道,更接近武俠中「俠之大者,為國為民」之道。

魏無忌,他做到了俠客的最高境界。

因為這一舉動,魏無忌付出了代價,為了躲避魏王的怒火,他流亡趙國長達十年。

十年之後,秦國攻魏,魏王不得已請他回國,尚未釋懷的魏無忌一度拒絕,但在另兩位風塵俠隱——賭徒毛公、賣漿者薛公的諫言下,他還是回到闊別十年之久的故國,重新披掛上陣,率五國聯軍在黃河南岸大敗秦將蒙驁,一直反攻到函谷關前。

他也因此成為戰國史上擊敗過秦軍的有數幾位名將之一。

在劫難逃魏無忌死於「謀殺」

此後,魏無忌再度為這場勝利付出了代價。

為了摧毀這位山東六國最後的屏障,秦國又一次施展了反間計,大梁坊間開始流傳起「公子將南面而王」的說法,秦國使者也多次假裝恭賀他將被立為新魏王,這自然再一次觸動了魏安釐王敏感的神經,他奪去了魏無忌的兵權。

魏無忌無法自證清白,更不可能真按照流言聲稱的那樣奪取王位、自立為王,不難想像他此時的絕望。

最終,他閉門謝客,以一種奢侈而頹廢的方式殺死了自己。

靡靡笙簫中,他的朦朧醉眼裡倒映著爵中的琥珀色與姬妾的笑靨,但肉體的快樂彌補不了精神的痛苦,曲終人散、夜色闌珊之際,縈繞在他心底的仍然是玉碎之聲。

四年後,信陵君死於酒精中毒和縱慾過度,始終對他心懷猜疑的魏安釐王與他同一年死去;十八年後,秦軍水淹大梁、滅亡魏國,印證了信陵君生前關於秦軍「決熒澤水灌大梁,大梁必亡」的預言;漢高祖十二年,已稱帝的劉邦路過大梁,回憶起這位年輕時的偶像,安排了當地五戶人家專門看守信陵君的墳墓,世世代代進行祭祀;百餘年之後,太史公親自來到大梁城遺址踏勘尋訪,在那之後為信陵君寫下了傳記,他將這篇文章命名為《魏公子列傳》,全文稱其為「公子」,正如現代文學中的「先生」必指魯迅,《三國演義》中的「公」必指關羽。

在整部《史記》中,這樣的待遇堪稱絕無僅有。

又過了數百年,詩仙李白專門寫了一首詩,紀念竊符救趙的故事,毋寧說,也是在紀念信陵君:

趙客縵胡纓,吳鉤霜雪明。

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

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

……

這首詩,被他命名為《俠客行》。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竊符救趙」

楚國派兵救趙的同時,魏國也同意出兵 救援趙國。魏國領兵的大將是晉鄙。秦昭襄王得知魏、楚兩國發兵的消 親自前往邯鄲督戰。他派人對魏安蹩王說:「秦國早晚會把邯鄲打下來。誰敢來救飾 鄲,等我滅了趙國,...

戰國四公子之信陵君竊符救趙

魏國信陵君魏無忌與春申君黃歇、孟嘗君田文、平原君趙勝並稱為「戰國四公子」。魏無忌是戰國時期魏國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魏昭王少子、魏安釐王的異母弟。被封於信陵,所以稱為信陵君。公元前260年,趙孝...

解析戰國四公子之首:信陵君

魏公子魏無忌,戰國四公子中的信陵君,他的才德遠遠超越了其它的三位。他的一切政治活動目的是為了保存魏國,發展魏國,壯大魏國,他的初衷是出於公心而非私利。在這點上,孟嘗君、平原君、春申君之流是不能比的。

史上最能打仗的貴族公子是哪一位?

話說戰國時期,有四位超有錢的豪門公子名聲巨響本領超強粉絲極多,他們是:魏國的信陵君魏無忌、齊國的孟嘗君田文、趙國的平原君趙勝和楚國的春申君黃歇。這四位各有其能,盡顯風流。而四人中才能最牛的,要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