鑿壁借光的成語故事婦孺皆知,男主角匡衡最後結局如何?
文章推薦指數: 80 %
鑿壁借光這個成語故事可謂婦孺皆知,男主角匡衡也被大家所認識,但是大多數人也僅僅了解匡衡的這個故事,對於他之後的經歷可能知之甚少。
那麼匡衡之後的歷程如何呢?
匡衡是西漢時期經學家,對《詩經》的研究非常深。
匡衡小時候家裡非常貧窮,連上學的資金都沒有,但是他又非常好學,渴望能讀書求知。
匡衡先是跟著一個親戚學認字,具備了看書的能力。
在當時,書是非常貴重的東西,一般有書的人都不會輕易外借的,書一般掌握在一些有錢或者有權等條件好的人家。
像匡衡這種貧窮的家庭是沒有書的。
於是匡衡在農忙時節,給那些有錢人打臨工,不要工錢,只要把書借給他看。
後來匡衡稍大之後就成了家中主要勞動力,一天到晚要在地里幹活,只有中午片刻休息時間看書,一本書常常要花很長的時間才能看完。
於是匡衡就想利用晚上的時間來看書,但是家中又買不起點燈的油,非常苦惱,怎麼辦?
有一天晚上,匡衡偶然發現有一面牆上透出一絲亮光,走近一看是鄰居家的燈光。
匡衡靈機一動,把這個小洞挖大了一點,借著偷過來的光讀書。
功夫不負有心人,後來學識慢慢增長,曾拜師學習《詩經》,憑藉對《詩經》的深刻理解,成為有名望的經學家,之後博得當時身為太子的漢元帝的好感。
漢元帝即位後,匡衡也被聘用,任用為郎中。
後來因為一些政見和策略得到漢元帝採用,被升為光祿大夫、太子少傅。
漢元帝非常喜歡文辭儒術,最喜歡《詩經》。
而匡衡最強項就是《詩經》,深得漢元帝喜愛,之後在丞相韋玄成病逝後升為丞相,位極人臣。
為官期間,匡衡經常引經據典,用詩經的一些理論來結合朝廷政策,得到漢元帝支持。
所以從漢朝中期開始興起獨尊儒術,推崇經學。
後來宦官石顯當上中書令,結黨營私、把持朝政,加重賦稅,也得到皇帝歡心。
後來漢成帝即為後,匡衡彈劾石顯,列舉他的罪狀,後來石顯失勢被貶,死在回鄉路上。
匡衡的境遇也沒有多好,漢元帝時期被封為安樂侯,封地31萬畝,但是當時丈量的時候多圈出400公頃。
當時匡衡可能不知道,但是後面下屬給他報告了這件事,匡衡將錯就錯,將這塊的吞下。
當時匡衡正值權勢大,地方官不敢得罪,曲成其意。
之後匡衡派僕人在這塊地上收糧上千石。
後來在漢成帝時期,被人揭發彈劾,漢成帝將他貶為庶民,匡衡返回故鄉之後,沒幾年就病死了。
匡衡因貧窮而發奮圖強,因努力而名利雙收,因忘形而身敗名裂。
他是鑿壁借光里的匡衡,長大當貪官,晚年被逐回老家
鑿壁借光的故事,很多人應該都聽說過。西漢時期,一個叫匡衡的小孩子,因為家裡窮,點不起油燈。而鄰居比較有錢,點的起油燈。所以匡衡晚上讀書的時候,偷偷砸開鄰居家裡的牆壁。順著牆壁透過來的光線讀書,最...
小時鑿壁借光,長大後官居丞相,卻非法侵占良田四萬畝!你知道嗎
我們小時候學習過一個成語「鑿壁借光」,意思是西漢的匡衡兒時穿鑿牆壁引領居家的燭光讀書,後來終於成為大文學家,故事告訴我們要好好刻苦讀書,那麼歷史上的真實情況是這樣的嗎?長大後匡衡變成了什麼樣的人...
歷史上真有匡衡鑿壁借光的這個事嗎?
說起匡衡大家都會知道他鑿壁借光的故事,因為它曾出現在小學的教材裡面,以好學的榜樣鼓勵孩子學習。那麼歷史上匡衡鑿壁借光的故事是怎麼發生的呢?還有歷史上匡衡究竟是怎麼樣的一個人?匡衡,字稚圭,是西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