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為什麼說馬超是三國時期最坑爹的名將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演義上說馬超是報父仇,來反對曹操。
小說中寫道:馬騰領著西涼兵馬,將次近城,只見前面一簇紅旗,打著丞相旗號,馬騰只道曹操自來點軍,拍馬向前。
忽聽得一聲炮響,紅旗開處,弓弩齊發。
一將當先,乃曹洪也。
馬騰急撥馬回時,兩下喊聲又起:左邊許褚殺來,右邊夏侯淵殺來,後面又是徐晃領兵殺至,截斷西涼軍馬,將馬騰父子三人困在垓心。
馬騰見不是頭,奮力衝殺。
馬鐵早被亂箭射死。
馬休隨著馬騰,左衝右突,不能得出。
二人身帶重傷,坐下馬又被箭射倒。
父子二人俱被執。
曹操教將黃奎與馬騰父子,一齊綁至。
黃奎大叫:「無罪!」操教苗澤對證。
馬騰大罵曰:「豎儒誤我大事!我不能為國殺賊,是乃天也!」操命牽出。
馬騰罵不絕口,與其子馬休,及黃奎,一同遇害,然後馬超報仇雪恨,挑起反抗曹操的大旗。
正史上卻是這樣寫道:曹操不聽諫議,堅持派遣鍾繇、夏侯淵率領軍隊,試圖經過馬超等涼州軍閥的領地進攻漢中的張魯。
馬超等人都懷疑這是針對自己用兵,於是馬超對韓遂說:「之前司隸校尉鍾繇曾命我謀害將軍,關東之人已經不可以相信了。
現在我放棄我的父親,如父親一樣對待將軍,將軍也應該放棄你的兒子,如兒子一樣對待我。
」
韓遂部下閻行進諫韓遂,不希望他與馬超聯合,韓遂回答:「現在諸將不謀而合,似乎有天意啊。
」最終韓遂決意與馬超等多位軍閥起兵反曹,率領十萬人馬(包括漢兵、羌兵、胡兵)進逼至潼關。
曹操使用離間計,令馬、韓內訌,加上曹操戰術成功,馬超大敗逃亡。
曹操想乘勝追擊,不過因田銀、蘇伯於河間作反,所以退兵。
但留在鄴城的馬超父親馬騰及家人卻因馬超起兵,為曹操所殺,馬超臨死時,也很悲慘,悲慘的對劉備說:「臣宗族門下二百口人,被曹操誅殺殆盡,只剩下從弟馬岱,當以我卑微的宗族讓他繼承,深深地託付給陛下您,其他的也沒什麼話了。
」
可見馬超的父親是因為自己反曹而害死的,當時對馬超頗多微詞:楊阜說:「馬超背父叛君,虐殺州將,豈獨阜之憂責,一州士大夫皆蒙其恥。
」張魯的部下也說:「張魯部下:「有人若此不愛其親,焉能愛人?」著名評論家孫盛也說:「是以周、鄭交惡,漢高請羹,隗囂捐子,馬超背父,其為酷忍如此之極也。
」姜敘的母親破口大罵:「你背父之逆子,殺君(韋康)之桀賊,天地豈久容你,而不早死,敢以面目視人乎!」因此最坑爹的母親莫過於馬超。
」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儘快刪除相關內容。
- 藍月傳奇
- 美女陪玩
- 熱血傳奇
- 套裝贈送
東漢末年割據,涼州一帶的軍閥,身長八尺餘,身體洪大
馬騰(?-212年),字壽成。 扶風 茂陵(今陝西興平)人, 東漢末年割據 涼州一帶的軍閥,伏波將軍 馬援的後代, 馬超、 馬休、 馬鐵之父。馬騰身長八尺餘,身體洪大,面鼻雄異,性格賢良忠厚,受...
此人是關中猛將,曹操恨之入骨,劉備視之為寶,關羽對其嗤之以鼻
在漫長而曲折的人類歷史中,三國時期是時局風雲激盪、百姓苦難深重的時期。這個時代群雄逐鹿,無數英才崛起,他們為各自的君主而戰,被後世傳為佳話。在眾多的英雄豪傑中,有一個人物,他被曹操視作心腹大患,...
三國中文武雙全的馬超,卻是個不忠不孝不仁不義之徒!
相信看過三國演義的讀者都對馬超印象深刻。演義中稱之為錦馬超,有萬夫不當之勇,而且起兵為父報仇,擁劉反曹,被塑造成正面人物。然而歷史上的馬超,卻有很多令人詬病之處,稱他為不忠不孝不仁不義之人一點都...
呂布坑乾爹遭罵 「五虎上將」里有個坑親爹的 犯了大忌憋屈死了
《三國演義》中,馬超為父報仇,打得曹操割須棄袍,一個簡直可以與趙雲比肩的少年英雄。俊秀容貌、獅盔銀鎧、白馬長槍的「錦馬超」,有「不減呂布之勇」。可惜演義僅僅是演義,真實的馬超年齡倒是不大,比趙雲...
蝴蝶效應:三國馬騰是因何而死
三國中,馬騰到底是怎麼死的,很多人受三國演義的影響,認為馬騰是被一個女人害死的,《三國演義》是這樣描述的:馬騰字壽成,馬超父親,原是西漢時代伏波將軍馬援後人,馬援傳到馬肅時,馬肅和姜女結婚,生下...
誰是曹操手下的西北戰區總司令
曹操將漢獻帝接到自己的地盤以後,西北地區也在名義上成為了他的管轄範圍。但西北地區經過董卓之亂,軍閥可謂是遍地都是,而這些軍閥又是時歸時叛,因而這西北地區始終都是曹操關注的重點。
不要被小說三國演義蒙蔽,馬騰其實是被馬超害死的
讀過三國的朋友都知道,曹操在征討劉備前,為了安定後方,把馬超的父親馬騰誘往許都做人質,馬騰進京後,和黃奎商議要殺曹操,卻被黃奎妻弟苗澤告發。最終曹操先下手為強,派悍將曹洪、許褚派兵突襲馬騰大營,...
一代梟雄殺的曹操割須棄袍,差點改變三分天下,最後卻恐懼而死
馬超,字孟起,司隸部扶風郡茂陵(今陝西楊凌五泉鎮)人,東漢衛尉馬騰之子,漢末群雄之一,蜀漢開國名將。因面如冠玉,眼若流星,聲雄力猛,獅盔獸帶」,得名「錦馬超」,有「不減呂布之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