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數學這樣去學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七年級數學的特點是知識點很多,並且相對簡單,容易使學生在學習中掉以輕心,不知不覺中積累了很多小問題,這些小問題沒有得到及時解決,久而久之,就集成了大疙瘩,知識上出現了大量漏洞,進而跟不上老師的進度,感覺學習數學越來越吃力。

還有一些學生,小學基礎不太好,雖然初中很努力,但方法不得當,效果還是不太好。

導致很多學生到了八年級就談數學色變。

為什麼學不好?

初一數學是在小學數學的基礎上進行拓展和提高的。

難度適中,廣度有增大。

它與小學數學的最大的不同在於,初一數學的概念明顯增多。

小學對於一些概念只要求讀懂就可以了,初一的數學概念要求牢牢掌握,要有一種敢於較真的精神,抓住本質細摳內容,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概念、運用概念,它貫穿中學數學學習的始終。

一、課內重視聽講,課後及時複習。

新知識的接受,數學能力的培養主要在課堂上進行,所以要特點重視課內的學習效率, 尋求正確的學習方法。

上課時要緊跟老師的思路, 積極展開思維預測下面的步驟, 比較自己 的解題思路與教師所講有哪些不同。

特別要抓住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學習, 課後要及時復 習不留疑點。

首先要在做各種習題之前將老師所講的知識點回憶一遍, 正確掌握各類公式的 推理過程, 慶儘量回憶而不採用不清楚立即翻書之舉。

認真獨立完成作業, 勤于思考, 從某 種意義上講, 應不造成不懂即問的學習作風, 對於有些題目由於自己的思路不清, 一時難以 解出, 應讓自己冷靜下來認真分析題目, 儘量自己解決。

在每個階段的學習中要進行整理和 歸納總結,把知識的點、線、面結合起來交織成知識網絡,納入自己的知識體系。

二、注重聽課方法,向45分鐘要效率。

七年級學生由於年齡特點注意力還不太集中,精力分散,使聽課效率下降,因此,學生只有掌握好正確的聽課方法,才能使課堂上的45分鐘發揮最大的效益。

宋代朱熹在他的「三到讀書法」中說過的「三到之中,心到最急」。

可見聽課必須專心。

結合數學課的特點,要求學生在課堂上必須做到「五到」即「心到、眼到、耳到、口道,手到」。

三、 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

習慣是經過重複練習而鞏固下來的穩重持久的條件反射和自然需要。

建立學習數學的良好習慣,會使自己學習感到有序而輕鬆。

學習數學的良好習慣應是:多質疑、勤動手、重歸納、多複習、算準確、寫規範。

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要把教師所傳授的知識翻譯成為自己的特殊語言,並永久記憶在自己的腦海中。

四、複習鞏固及完成作業的方法。

不少學生課後往往容易急於完成書面作業,忽視必要的鞏固、記憶、複習。

以致出現照例題模仿、套公式解題的現象,造成為交作業而做作業,起不到作業的練習鞏固、深化理解知識的應有作用。

為此在這個環節上你應當先閱讀教材,結合筆記記錄的重點、難點,回顧課堂講授的知識、方法,同時記憶公式、定理(記憶方法有類比記憶、聯想記憶、直觀記憶等)。

然後獨立完成作業,解題後再反思。

在作業書寫方面也應注意「寫法」,書寫格式要規範、條理要清楚。

如果要做到這點有些困難的話,你就應當重點學習:(1)如何將文字語言轉化為符號語言;(2)如何將推理思考過程用文字書寫表達;(3)正確地由條件畫出圖形。

可重點模仿老師的示範,逐步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這對今後的學習十分重要。

五、學習數學要從基本的下手。

穩穩噹噹的去「練」計算,力求計算題的高成功率。

七年級的教材中,涉及到相當多的計算,而這些計算都是今後八、九年級數學學習的重要基礎和必要工具。

因此每個想要學好數學的學生都應該在七年級的時候扎紮實實練習計算能力。

在做題的過程中,最忌諱的是粗心大意。

往往一道會做的題目,卻因粗心做錯了,這是很不值得的。

也從另一個側面反映出練習的不到位。


六、初一數學要學到什麼程度?(學生的任務)

家長普遍的認為,只要孩子分數高就表明孩子學習就沒問題;很多初一學生(包括一部分家長)一看到卷子,第一反應孩子都學會了,只是馬虎而已,+2寫成-2而已;第二反應過於依賴分數,只要分數高,就認為孩子學得還不錯,盲目地自信。

請記住:初一內容看似簡單,實為深奧。

深奧在什麼地方?除了思維方法的訓練(這是老師的任務和水平)之外,那就是要求學生一定要體會所有知識點的本質,而不是局限於會計算。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