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中孫策用一塊玉璽換回四員大將,竟都是孫堅的部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在新三國演義中,孫策用一塊玉璽從袁術軍中換回四員大將,這四員大將原本都是孫堅的部下,他們分別是程普、黃蓋、韓當、祖茂。

1.程普

程普(?-215年),字德謀,右北平土垠(今河北豐潤東)人。

東漢末年名將,歷仕孫堅、孫策、孫權三代。

他曾跟隨孫堅討伐過黃巾、董卓,斬華雄、破呂布,又助孫策平定江東。

孫策死後,他與張昭等人共同輔佐孫權,並討伐江東境內的山賊,功勳卓著。

赤壁之戰與周瑜分任左右都督打敗曹操,之後大破曹仁於南郡。

程普在東吳諸將中年歲最長,被人們尊稱為"程公"。

2.黃蓋

黃蓋(生卒年不詳),字公覆,零陵泉陵(今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區)人。

東漢末年名將,歷仕孫堅、孫策、孫權三任。

早年為郡吏,後追隨孫堅走南闖北。

孫權即位,諸山越不賓,黃蓋活躍在鎮撫山越的一線,前後九縣,所在悉平,遷丹楊都尉。

黃蓋為人嚴肅,善於訓練士卒,每每征討,他的部隊皆勇猛善戰。

建安十三年(208年)赤壁之戰時,黃蓋前往曹營詐降,並趁機以火攻大破曹操的軍隊,是赤壁之戰主要功臣之一,以功拜武鋒中郎將,他也因為此事跡而被後人廣為傳頌,小說《三國演義》在刻畫黃蓋這一人物時描寫了"苦肉計"的故事。

不久武陵蠻夷反,攻打城邑,黃蓋以五百人,放其半入,攔腰截擊,大破諸賊。

春去夏來,寇亂盡平。

後又平討長沙益陽縣山賊,加偏將軍。

官至偏將軍、武陵太守。

有一子黃柄。

3.韓當

韓當(?-226年),字義公。

遼西令支(今河北遷安)人,三國時期吳國將領。

韓當因為長於弓箭、騎術並且膂力過人。

歷仕孫堅、孫策、孫權三代,隨從其征伐四方,功勳卓著,對江東基業的逐漸穩固和吳國的建立有著重要影響。

官至昭武將軍、冠軍太守,加都督稱號,封爵石城侯。

黃武五年(226年)去世。

被陳壽盛讚為"江表之虎臣"。

4.祖茂

祖茂,東漢末年武將。

孫堅的心腹將領。

堅常著赤罽幘,乃脫幘令親近將祖茂著之。

卓騎爭逐茂,故堅從間道得免。

茂困迫,下馬,以幘冠冢閒燒柱,因伏草中。

卓騎望見,圍繞數重,定近覺是柱,乃去。

《三國演義》中說祖茂字大榮,《三國志·吳書·孫破虜傳》中有記載。

孫策換回這四員大將,為自己以後在江東立足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三國時期東吳著名的五大虎臣:程普第一!

作為東吳資格最老的大將,程普無論是地位、功績、還是能力,絕對稱得上是僅次於「四英將」的東吳第五人。程普不僅相貌英俊,而且文武雙全,他曾經有過「獨與一騎」沖陣救主的英勇壯舉,堪與周泰宣城救孫權相提...

三國演義人物簡明統計26(按出場順序)

165、黃祖(?-208),東漢末年荊州牧劉表部下的江夏太守。在與長沙太守孫堅交戰時其部下將孫堅射死,因此與孫家結下仇怨;之後黃祖在208年與孫權的交戰中敗北,被殺。166、吳夫人,漢末三國時孫...

蜀有五虎將,魏有五子良將,為何吳國無猛將

玩過三國殺的親們想必都會發現一個問題,三個國家中,蜀國的武將普遍偏於攻擊性,魏國的武將則偏於防禦,戰爭中的兩大決勝的技巧都被兩個國家所瓜分了,那麼剩下的吳國武將也就更加偏向於了輔助。而在小說中...

那些不弱於五虎上將五子良將的東吳猛將

三國時期,因為《三國演義》,蜀國五虎上將的名字眾所周知。而近些年,由於知識文化的普及,同樣曹魏的五子良將被人們所熟知。那麼三國三國,為什麼吳國就沒有相關的稱號呢?有人說吳國有四大都督,但是相對來...

戰亂三國,孫權也有孫氏五將,誓死保東吳

許多人好談曹操的五子良將,或者劉備的五虎上將,很少去談孫權的部下,其實孫權也有孫氏五將,非常厲害!太史慈字子義,東萊黃縣人。東漢末年名將,官至建昌都尉。弓馬熟練,箭法精良。原為劉繇部下,後被孫策...

三國時期,吳國的十大名將,看看你認識誰?

話不多說:1.甘寧甘寧(?—220年),字興霸,巴郡臨江(今重慶忠縣)人,三國時期孫吳名將,官至西陵太守,折衝將軍。少年時好遊俠,糾集人馬,持弓弩,在地方上為非作歹,組成渠師搶奪船隻財物,身佩鈴...

三國演義人物簡明統計19(按出場順序)

126、程普(?—210年),字德謀,右北平土垠(今河北豐潤東)人。東漢末年東吳的武將,歷仕孫堅、孫策、孫權三任君主。他曾跟隨孫堅討伐過黃巾、董卓,又助孫策平定江東。孫策死後,他與張昭等人共同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