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臥龍鳳雛得一者可得天下,如劉備起初請鳳雛當軍師結局會怎樣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三國史上連年征戰,戰爭核心權基本上都在於軍師投謀獻策上,得一謀士相當於千軍萬馬。

三國期間廣為流傳的謀士就有諸葛亮與龐統(臥龍鳳雛得一者可得天下)之說。

此時我們先拋開劉備蜀漢的結局,撇開臥龍,就談這個著名謀士龐統鳳雛。

我們都知道曹操率70萬大軍南下攻打東吳,因龐統獻連環計,讓船隻鐵鎖緊靠,而被周瑜放火燒得死傷無數,可當時龐統只是白身並無投身於軍營官場,為何願踏這趟渾水呢?

其實這正是龐統不高明之處,當時曹操帳下謀士郭嘉因病身亡,挖掘過來的徐庶又不肯為他獻計,其餘謀士曹操又看不入眼,在見到龐統時,左一句鳳雛兄又一句鳳雛兄的稱呼,這證明曹操非常器重龐統,而對於龐統所獻連環計一呼而應,雖曹操知道眼下寒冬時節並無東風,此計可行,但最大的原因在於對龐統的敬重,曹操惜才,如果龐統當時投身於曹操帳下,想干番大事業是有足夠平台的。

俗話說:不入官場,不為官事。

龐統獻連環計讓曹操大敗實為打知名度,而打知名度的原因在於與臥龍齊名,而臥龍是劉備三顧茅廬請回去的,自己想先干一番成就,(讓別人也類似於三顧茅廬般去請他)大敗後曹操對龐統是恨之入骨,而龐統因貌丑不受孫權與劉備重用,這就應驗了人財兩空。

且不說龐統有無諸葛亮般經天緯地之才,龐統最大致命問題就是沉不住氣,心高氣傲,嫉妒心重,急於求成,處事也沒諸葛亮圓滑,這些都並非智者作風,連董卓帳下李儒都不如,最後雖如願以償在劉備帳下做軍師,但也是諸葛亮極力推薦的,最後死在落鳳坡劉璋手下一員武將手裡。

其實龐統在三國史上不可否認也屬滿腹經綸,經天緯地的才華的謀士,但與諸葛亮相比,實為少了一份淡定與平常心。


腦洞大開:1(如果當初劉備請的是龐統不是諸葛亮會是什麼局面?)

2(如若您是龐統火燒赤壁前您會投身曹操帳下嗎?)

重在參與 踴躍發言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