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讀書好」走向「讀好書」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世界讀書日前夕,一項閱讀調查顯示,在半數成年國民更傾向於傳統紙質圖書閱讀時,近一成國民更傾向於「網絡在線閱讀」,1/3的國民傾向於「手機閱讀」。

「屏」閱讀,已與傳統的「平」閱讀平分秋色。

幾年前,就有人驚呼,我們已經進入讀屏時代,青少年成為被電子屏奪走的一代;更有人簡單將讀屏與碎片化的淺閱讀畫上等號,呼籲多讀書、少讀屏。

事實上,無需將讀屏和讀書割裂,乃至對立起來,不同的人群選擇不同的閱讀方式,無可非議。

「布衣暖,菜根香,詩書滋味長。

」有人在紙質書中嗅到了書香,感受到了閱讀審美;也有人將視野濃縮於方寸之間,在手指翻飛的滑屏中獲取信息,同樣找到了閱讀的樂趣。

在網際網路時代,卻非要固守黃卷青燈不可,未免顯得有些迂腐。

對於那些網際網路原住民來說,他們選擇讀屏,擁抱更簡捷的閱讀方式,實則屬於閱讀本能。

而一些人愛讀紙質書報刊,也多與閱讀習慣有關。

雙方不妨少一些「潔癖」,多一些接納。

兩種閱讀方式並存,相得益彰,共同構成了多元化的閱讀時代。

無論讀屏還是讀書,要義在讀。

與其糾結於讀屏與讀書之間的軒輊,不如反身自問:今天我閱讀了嗎?有人說,一個人的精神發育史就是閱讀史。

讀書也好,讀屏也罷,惟有熱愛閱讀,精神才能挺立,深切理解「再卑微的骨頭裡也有江河」;把閱讀當成生活方式,才能腹有詩書氣自華。

每個人的心懷都是一道河水,多閱讀多吸收,方能心靈豐沛,奔流向前。

對於熱愛閱讀的人來說,這是一個堪稱最豐盛的時代。

然而,與過去單一的選擇相比,如今「過剩」的選擇機會,也讓人困惑與惶恐。

在五花八門的新書中,什麼書才是好書?在紛繁蕪雜的信息海洋中,哪些消息才是有效的?有作家說,在信息海嘯中,讀書要會做減法,要學會找「小島」、找「海床」、找「支點」、找「自己」。

誠哉斯言!當前,「讀書好」已是社會共識,但得承認,「好讀書」和「讀好書」仍是需要努力的目標。

更堪憂的是,為數不多的閱讀時間,往往被營養價值不大的無效信息所裹挾,被缺乏深度的平庸書籍所填塞。

於是,我們變得無所不知,卻無一精通;我們看似很忙,實則很盲;我們沒有遇見更好的自己,而是失去了自我。

這愈發證明:讀屏時代,更需價值堅守。

閱讀,是一個人的體驗;而全民閱讀,則與政策導向有關。

當下,全民閱讀促進條例正在公開徵求意見,其中提出,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將全民閱讀促進工作納入本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將政府開展全民閱讀促進工作所需資金納入本級預算。

相信未來,政府在全民閱讀中將扮演更重要角色,比如在政策制定、機構設置、資金投入等方面有大手筆。

蒲松齡嘗言:「書痴者文必工,藝痴者技必良。

」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就等於把生活中寂寞的辰光換成巨大享受的時刻。

把閱讀作為一種追求、一種愛好、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這樣的人一定擁有開闊的精神版圖;建設書香社會,不斷提升全民閱讀的品質,這樣的國家一定擁有勃勃生機和巨大潛力。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今天,我們該怎樣讀書

【光明日報·文化聚焦·求同存異】傳說很久很久以前,一位美麗的公主被惡龍困於深山。為了解救公主,勇士聖喬治隻身赴險,擊敗了惡龍,公主則贈予喬治一本書作為回報。從此,書便成了膽識和力量的象徵。這則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