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小平與共和國重大歷史事件(104)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情系十四大(2)
1992年10月12日上午,億萬觀眾在轉播黨的十四大開幕的電視螢屏上不約而同地搜尋鄧小平的身影,人們未能如願。
19日上午,在十四大的閉幕式上,人們又沒有見到鄧小平。
於是,全世界都提出了一個問題:鄧小平您在哪裡?
鄧小平就在自己家裡。
他同人民一樣,同樣在關注著十四大的召開。
鄧小平對十四大的關注,自有他自己的方式。
他關注著十四大的報告。
在炎熱的夏季里,他曾用兩個半天的時間審讀了報告草稿,又用了兩個半天對報告提出了修改意見。
他認為:江澤民這個報告有分量,是一次革命。
他說:報告中講我的功績,一定要放在集體領導的範圍內,要寫得合乎實際,絕不是一個人的腦筋就可以鑽出什麼新東西來,是群眾的智慧、集體的智慧。
我的功勞是把這些新事物概括起來,加以提倡。
鄧小平關注著十四大的進程。
開幕那天,他和尋常百姓一樣,坐在家裡的電視機前,認真聽江澤民的報告。
結束時,他滿意地說:講得不錯,我要為這個報告鼓掌。
說完,就在電視機前鼓起掌來。
十四大開了7天,他每天都翻閱十幾份報紙,仔細了解大會進程。
大會閉幕的那天上午,選出了新的中央領導機構,鄧小平欣慰地說:真是群情振奮。
鄧小平沒有出席十四大,但他理解大會代表和全國人民的心情。
他不願也不會給十四大代表和全國人民留下一份遺憾。
10月19日下午3時,鄧小平來到人民大會堂。
在江澤民等7位新的中央政治局常委和新近退出中央委員會的老一代革命家楊尚昆、萬里等人陪同下,鄧小平與全體代表見面。
鄧小平來了。
水銀燈把會議大廳照得通明。
2000名代表的掌聲在大廳里久久迴蕩。
鄧小平身著中山裝,滿面春風,邊走邊向代表們招手致意。
「小平您好!」
「祝小平同志健康長壽!」
這發自肺腑的聲音,表達了全體代表的心聲,道出了中華各民族人民深深的祝福。
與2000名代表一起,鄧小平又一次留下了一張歷史性的合影。
隨後,7名常委送鄧小平往回走,在即將跨進電梯的一刻,鄧小平突然轉過身來,對江澤民說:大會開得很好,希望大家繼續努力。
江澤民緊握著鄧小平的手,激動地說:現在大政方針已定,我們要真抓實幹。
望著年富力強的黨中央總書記,88歲的鄧小平高興地笑了。
鄧小平理論:十五大的靈魂
1997年2月19日,一代偉人鄧小平與世長辭。
鄧小平去世後,黨內黨外、國內國外都在關注中國的方向與形象;關注中國能否繼續堅持由鄧小平創立的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能否繼續走由鄧小平開創的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關注在世紀之交的關鍵時刻,中國共產黨人以什麼樣的面貌跨入新世紀。
1997年9月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五次全國代表大會進一步確立鄧小平理論在全黨的指導地位,並將其載入黨章。
這次大會的主題是: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把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事業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紀。
江澤民在十五大報告中指出:旗幟問題至關重要。
旗幟就是方向,旗幟就是形象。
堅持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路線不動搖,就是高舉鄧小平理論的旗幟不動搖。
鄧小平同志逝世後,全黨在這個問題上尤其要有高度的自覺性和堅定性。
鄧小平理論作為全黨的指導思想的歷史地位的確立
黨的十五大明確提出鄧小平理論是黨的指導思想,並將其在黨章中確立下來,明確規定:中國共產黨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作為自己的行動指南。
這是我們黨經過近20年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成功實踐作出的歷史性決策。
作出這個決策,表明以江澤民為核心的黨中央第三代領導集體和全黨把鄧小平開創的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全面推向新世紀的決心和信心;也反映了全國人民的共識和心愿。
這也是我們黨對鄧小平理論歷史地位的認識逐步深化的必然結果。
偉大的事業,必須有偉大的理論指導。
科學的革命理論是共產黨人的靈魂和指南。
中國共產黨是非常重視理論指導的黨。
中國人民找到了馬克思列寧主義,中國革命的面貌為之一新。
馬克思列寧主義同中國實際相結合有兩次歷史性飛躍,產生了兩大理論成果。
第一次飛躍的理論成果是被實踐證明了的關於中國革命和建設的正確理論原則和經驗總結,它的主要創立者是毛澤東,我們黨把它稱為毛澤東思想。
第二次飛躍的理論成果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它的主要創立者是鄧小平,我們黨把它稱為鄧小平理論。
這兩大理論成果都是黨和人民實踐經驗和集體智慧的結晶。
黨從誕生之日起,就把馬克思列寧主義確立為自己的指導思想。
經過遵義會議和延安整風,黨的七大又把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與中國革命的實踐之統一的思想——毛澤東思想,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
現在,在十一屆三中全會和十二大、十三大,特別是在十四大的基礎上,黨的十五大又把馬克思主義同當代中國實踐和時代特徵結合起來的鄧小平理論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
確立鄧小平理論為黨的指導思想有一個過程。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在鄧小平理論這一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形成和發展過程中,全黨逐步認識了這一現代化建設的指導思想。
黨的十三大報告在第一次使用「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概念的同時,也第一次指出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踐的結合有兩次歷史性的飛躍。
黨的十三屆四中全會形成以江澤民為核心的黨中央後,我們黨對這一理論及其歷史地位的認識更加深刻。
1989年,江澤民在國慶40周年大會上指出:「鄧小平同志關於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是經過十年實踐檢驗而為億萬人民所認識和接受的科學理論,是指引我們繼續前進的旗幟。
」經過黨的十三屆五中全會、七中全會,江澤民在建黨70周年慶祝大會上的講話和1992年6月9日在中央黨校的講話,對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作了進一步的總結和概括,指出這一理論「是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對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重大發展」「標誌著我們的社會主義事業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標誌著我們黨對社會主義的認識實現了一個新的飛躍」。
黨的十四大比較系統地概括了這一理論的主要內容及其貢獻,明確提出了「用鄧小平同志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武裝全黨」的戰略任務,指出「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中心內容是學習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實際上確立了這一理論在全黨的指導地位。
這是十四大最大的歷史貢獻之一。
十四大以後,在落實用科學理論武裝全黨的歷史性任務的過程中,我們進一步認識到鄧小平理論是保證中國在改革開放中勝利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唯一正確的理論。
1993年11月2日,江澤民在學習《鄧小平文選》第三卷報告會上的講話中指出,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是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實際相結合的最新成果,是我們黨付出了巨大代價獲得的極為珍貴的精神財富,是我們黨和人民進行新的歷史創造的科學總結,是我們發展社會主義的偉大旗幟。
黨的十四屆六中全會決議在論述精神文明建設的形勢時,把這一理論的形成和發展,說成是「黨的指導思想」的「歷史性飛躍」。
這是黨的文獻中第一次直接使用「指導思想」的提法。
鄧小平去世後,在《告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書》和江澤民在鄧小平追悼大會上致的悼詞中,更加直接明確地指出這一理論「是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和中華民族的精神支柱」,同時號召全黨全國人民「更高地舉起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偉大旗幟」。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