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史達林可以在短短十幾年間,將蘇聯建設為世界第二強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1924年,列寧去世後,史達林成為蘇聯的最高領導人。

到蘇聯衛國戰爭前夕,短短十幾年的時間,蘇聯已經完成了工業化,成為了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之一。

為什麼史達林可以用短短十幾年的時間,就讓蘇聯一躍成為世界第二大強國呢?

蘇聯全盛時期的勢力範圍

第一,蘇聯的前身——沙俄留下良好的工業底子。

​很多人提起蘇聯的工業體系,往往將其描述為:「史達林將蘇聯從落後的農業國變為先進的工業國」,這樣的說法其實是錯誤的。

俄國工廠

不同於1949年一窮二白的新中國,繼承了沙俄的蘇聯,並非一無所有,相反,俄國本來就是工業強國,在一戰前,俄國的工業在全世界排名第五,歐洲則占據第四名。

雖然經過戰爭的破壞,但是,俄國的工業基礎和工業人才仍在,這也為蘇聯經濟的復甦和發展奠定了最為關鍵的基礎。

史達林

第二,蘇聯無與倫比的運氣。

​史達林上台後,蘇聯通過了社會主義工業化的總方針,並將重工業定為發展的重點。

1928年,蘇聯開始進行計劃經濟建設。

然而此時,蘇聯面臨的是西方的重重封鎖,工業化十分艱難。

史達林

就在此時,如有神助一般,西方資本主義世界爆發了有史以來規模最大,受創最深,歷時最長,影響最為深遠的經濟危機。

這場世界經濟危機幾乎摧毀了西方列強的經濟。

經濟大蕭條

正是這場史無前例的經濟危機,既使得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對蘇聯的封鎖形同虛設,相反,經濟危機為蘇聯的工業化建設提供了海量的先進設備、技術和人才。

這也成為蘇聯迅速完成工業化的重要因素。

蘇聯工廠

第三,「史達林模式」的功勞。

​雖然高度集中的史達林模式,存在著種種的弊端。

但是,通過國家權力全面干預和管理國民經濟和各個部門,通過計劃集中進行資源配置,也的確擁有著無與倫比的優勢。

蘇聯兵工廠

在當時特定的歷史條件下,史達林正是通過這種高度集中的模式,使蘇聯躋身於工業化強國的行列。

也正是史達林模式,為蘇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最終勝利,奠定了良好的物質基礎。

史達林模式的得與失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