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乾貨:毛主席思想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1.毛澤東思想活的靈魂內涵

(1)實事求是 (實事求是是毛澤東思想的精髓)

1)一切從實際出發;

2)理論聯繫實際,即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原理與中國革命與建設的具體實踐相結合;

3)堅持馬克思主義的科學實踐觀,堅持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2)群眾路線 (群眾路線是黨的根本工作路線)

1)就是一切為了群眾;

2)一切依靠群眾;

3)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

(3)獨立自主 (獨立自主、自力更生是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基本立足點)

獨立自主的基本要求:

1)各國無產階級首先必須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原理與本國國情相結合,依靠本國人民的力量搞好本國的革命事業;

2)在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原則的同時,必須正確處理國家之間的關係。

2.毛澤東思想形成和發展的歷史過程

(1) 在中國共產黨創建和國民革命時期,毛澤東等初步提出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基本思想,標誌著毛澤東思想開始萌芽;

(2) 在土地革命戰爭前中期,毛澤東提出了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道路理論,提出了實事求是、群眾路線、獨立自主的基本思想,標誌著毛澤東思想初步形成;

(3) 在土地革命戰爭後期和抗日戰爭時期,毛澤東對新民主主義理論作了系統而完整的闡述,標誌著毛澤東思想達到成熟;

(4) 在解放戰爭和從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的過渡時期,毛澤東思想在軍事原則、戰略策略和政策、國家政權理論、革命轉變理論等方面,均有新的重大發展;

(5) 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毛澤東創立了社會主義社會矛盾學說;

(6) 十一屆三中全會後,以鄧小平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在堅持毛澤東思想的基礎上,發展了毛澤東思想,創立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即鄧小平理論。

鄧小平理論是對毛澤東思想的繼承和發展,是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開闢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發展的新階段。

3. 毛澤東思想及其歷史地位

(1)毛澤東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第一次歷史性飛躍的理論成果

(2)毛澤東思想是中國革命和建設的科學指南

(3)毛澤東思想是黨和人民的寶貴精神財富

①科學評價毛澤東和毛澤東思想:1981年黨的十一屆六中全會通過的《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

②毛澤東思想是全黨集體智慧的結晶;毛澤東晚年的錯誤不屬於毛澤東思想。

③反對兩種錯誤的思想傾向:「兩個凡是」與全面否定。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