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Change是什麼,以及帶領團隊前的5個準備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XChange旗下擁有許多子品牌,包括學校組(負責籌備給大學生參與的互聯網大學)、CSR組、品牌行銷組、BD組、人才組、產品組與大海組(大聚組與海外同學會組合併後的縮寫)。

海外 ... SkiptoContent Home 大人物的職涯履歷XChange是什麼,以及帶領團隊前的5個準備 有在關注社群動態的朋友或許知道,我在今年初加入了XChange,台灣最大的互聯網工作者社群。

我必須說,這是今年我做過最棒的決定!在開始前,我希望大家也可以更認識它。

本文大綱 WhatisXChange? WhyIloveXChange? 帶領團隊前的5個準備 Step1.認知組員的差異 Step2.會議先從「問」開始 Step3.主動造題 Step4.灌輸組員正確的心態 Step5.用工作以外的事情維繫connection WhatisXChange? XChange是一個致力於擴大台灣網路圈人才在全球的影響力的非營利組織,擁有超過數百位任職於新創圈CEO、Google、Facebook、LINE、Salesforce、Amazon、暴雪娛樂等志工,海外共7大分社,在沒有任何一名正職、沒有任何人支薪的情況下,我們想串連海內外台灣人,成為「網路圈的人才加速器」,發揮台灣人才在國際與網路圈的影響力。

XChange旗下擁有許多子品牌,包括學校組(負責籌備給大學生參與的互聯網大學)、CSR組、品牌行銷組、BD組、人才組、產品組與大海組(大聚組與海外同學會組合併後的縮寫)。

海外分社也於東京、北京、上海、杭州、深圳、香港、曼谷、新加坡與雅加達遍地開花。

XChange是一個求新求變的組織,今年在運作上也有許多令人興奮的進展,包括 分類名稱對象解釋外部/內部人才庫公司HR/XChanger介面類似LinkedIn,但人才質量又更加均一。

人才庫網羅歷屆XChanger,幫助企業HR一鍵找到互聯網圈優秀人選;對想出海工作、拓展合作機會的XChanger而言,也能善用資料庫,聯繫當地可以提供協助的人脈外部講師資料庫個體運作類似獵人頭,先邀請外部優秀人才加入講師資料庫,未來有大型講座、相關培訓課程,會優先從人才庫裡面邀請合適專家參與外部天使會投資有潛力的新創公司今年XChange也正式跨入創投領域!如同AppWorks為東南亞最大的創業加速器一樣,目前XChange主投種子輪、天使輪、PreA輪,預計在年底前可以投出1-2個案子。

若你認識任何有潛力的新創,請大力留言推薦我們!外部流量互換企業XChange擁有1.4萬名粉絲,若你想要招募互聯網人才、觸及更多學生TA,歡迎與我們洽談粉專流量互換的方案!外部場地合作企業疫情過後XChange有許多線下講座、工作坊的舉辦需求,我們希望可以借用企業的場地,協助我們凝聚更強大的社群。

外部企業贊助企業歡迎企業透過贊助或交換的方式,和XChange合作以上現有的方案,同時我們也歡迎任何有趣的提案!內部CoachingXChangerXChangecoaching主打mentor與mentee年齡相近,不講高大上的職涯目標,而是更接地氣地透過了解mentee的狀況,用鼓勵的方式激發mentee自主想解法。

以上資源,若有任何公司想試用人才庫、合作場地、交換流量,或有任何人才想毛遂自薦加入講師資料庫,都歡迎文章底下留下聯絡資訊,我們可以更進一步討論。

對XChange感興趣的朋友們,也可以等下一次秋季招募時加入我們🙂 在這之前,你也可以在這些地方找到我們! XChange粉絲專頁:ClickhereXChange公開社團:ClickhereXChangeInstagram:ClickhereXChangeMedium:Clickhere WhyIloveXChange? 在這邊我找到一個像家一樣的歸屬感。

XChanger多為在互聯網產業打拼的前輩,大家對於生活、對於工作,都抱有理想與熱忱。

無論是定期的線上聚會、組內訓練、實體見面等,大家都非常願意分享產業洞察與職場經驗,許多功成名就的前輩們,也仍非常謙虛地和我們分享他們眼中看到的世界,每一回都啟發我們對職涯有更多的想像。

另外近期組織也在開發一個超級厲害的人才庫,網羅東海、台灣海峽、南海、巴士海峽(XD)海外分社的XChanger進這龐大的database,對公司HR而言能更快招聘到優秀的互聯網candidate,對想出海的XChanger而言我們也可以輕鬆reachout海內外的connections尋求幫助。

四海為家,大概就是這種概念哈哈~ 此外XChange就像是一個舞台,讓我有機會嘗試不同的領域、實踐我的想法。

比如想朝著業務之路邁進,加入BD組後有許多時間需要向外connect講師、人脈的,透過這些練功的機會,逐步朝著目標前進。

最後是BD組的組長與組員們,雖然大家平常都非常斜槓、非常忙碌,但只要聚在一起就有數不盡的知識交流與幹話,是一生不可多得志同道合的好朋友/好夥伴們! BD組可愛的夥伴們~組內透過玩【上市之路】這款桌遊,體驗如何在市場中求生存,非常精彩! 延伸閱讀:【上市之路】掌握你的決策思路,反應最真實的人生賽局 帶領團隊前的5個準備 因為組織人員變動,接下來我在身分上也有不一樣的轉變。

接下BD組副組長後,意味著不再能有過去只需要盡自己本份的心態,而是得更進一步思考如何帶領組員朝組織與各自職涯目標前進。

週末時XChange的元老/精神領袖許詮(詮哥)與陳敬軒(David哥),除了對焦對BD組的期待外,同時也聆聽組長們的反饋,在帶團隊這一方面給我們許多意見,即便只是跟在一旁也得到許多啟發。

Step1.認知組員的差異 如同組長LiLi所說,加入BD組的分:工作與BD相關與不是的兩種人。

這兩群人在團體當中會有不一樣的表現,因此不能用同一套方法帶領組員。

針對已經有BD經驗的組員:靠著組長們的經驗分享,激起對方心中的火花針對還不是BD的人:在開發上可能因為經驗較少,比較不知道如何開始或比較被動。

因此組長需要給予這類型的組員很明確的方向、任務去努力,比如請組員們和各組聊聊,記下各組的需求後,排出接下來有哪些可行的actionitems Step2.會議先從「問」開始 會議開始時,組長們可以先不要將想法一股腦兒全拋出來,而是改從「發問」開始,了解組員們有哪些需求,方式如下 組長發問:目前遇到的問題是什麼?你覺得組織/組長可以怎麼幫助你?組員分享意見收斂:組長從模糊當中不斷對焦、收斂組員的想法,最後提供可執行的方向 Step3.主動造題 因為BD組是個得根據組織當下需求出任務的團隊,而有時因為對組織現階段的需求不明確,而讓組員們有時無法適從。

David哥也分享過去任職Shopback的那段經驗,當時老闆沒有給予任何明確的需求與KPI,一切都讓David自由發揮,但透過主動思考組織或許有哪些潛在的需求,排出任務後接著去執行,也達到讓主管滿意的結果,而這就是主動造題的mindset。

再舉一個例子,因為BD組內有細分小組需要by產業approach講師與其他資源,而在一次會議中有組員許願想要聽蝦皮知名MAJason的講座分享,因為之前曾經待過蝦皮,也早已聽聞Jason扎實的管顧課程許久,因此自告奮勇促成三場XChange內訓課程。

後來因為課程反應非常熱烈,最後我們甚至結合了我們小組的BD需求,請每一位與會朋友都需要推薦兩位可以讓我們connect電商/SaaS的講師,讓我們在投入時間成本的同時,也能滿足組織的目標,而這也是造題最好的應用!(延伸閱讀:操作活動創造業績-在電商擔任品類管理的CM日常) 回到BD組,現階段我們可以透過與各組聊聊,盤點組織是否潛在需求,進而擬訂下一階段BD組可以有哪些任務。

Step4.灌輸組員正確的心態 有時候組員會因為不清楚如何拿捏組織與個體間的比例,不曉得自己可以取用多少XChange的資源而躊躇不前。

這時組長需要灌輸組員,XChange是一個可以彼此互相吃豆腐的地方,只要能幫助對方,組織內的資源都可以盡力使用。

比如許詮也分享過去在面高階經理人職位時,副總對於他在XChange的這段經驗非常感興趣,結果整場面試都沒有在談工作能力,而是聽詮哥分享互聯網組織運作的心得,最後也順利拿到offer。

因此XChange是一個非常歡迎組織與組員間互利共生的地方,當組長們發現組員有任何疑問時,可適時跳下來幫助組員有更健康的心態。

Step5.用工作以外的事情維繫connection 詮哥有一個非常經典的座右銘, 「做人失敗,成功是暫時的;做人成功,失敗也只是暫時的。

」 我們都明白人際關係的重要性,但如何在建立連結後,持續與對方保持聯絡是許多人感到困惑的地方。

David哥用了兩個例子完美詮釋可以透過「工作以外的事情,與對方建立/維繫connection」的心法。

比如因為天使會的投資需求,需要找到有潛力的新創團隊,因此聯繫上一位新創媒體圈的大佬,主動和他分享XChange最近的新計畫。

對方一聽也非常認同天使會幫助更多台灣新創團隊走向國際的理念,因此主動connect了新創小聚的資源,短短的15分鐘通話就幫David哥找到聚集全台最有潛力的新創公司資源,也更近一步拉近與對方的關係。

此外David哥也發現一間非常有潛力的新創,其提供的服務或許有機會可以補足現任公司的軟體服務。

因此在臉書上便以XChange天使會的名義,希望有機會能更認識對方,最後雖然被婉拒了,但David哥也藉此和對方建立起關係,分享CRM的insight,達到更進一步的交流。

而這也回扣到第四點,只要能吃XChange豆腐,請盡力吃xD 這些分享也讓我想到,對!之前的群眾募資也是這樣搞的。

因為有找尋資金的需求,因此主動聯繫許多只有一面之緣的前輩,後來甚至到對方的公司分享我的計畫,最後也當場要到了一個暑期實習,一窺管顧的日常。

(推薦閱讀:6招學會在LinkedIn上陌生開發的技巧) 沒有想到新身份所帶來的轉變,可以讓我有機會學習到許多做人處事的眉角,非常期待接下來自己與團隊的蛻變!也非常希望有更多人可以認識XChange,甚至是加入成為我們的一員! 更多關於XChange更多分享,歡迎參考~超過100人、沒有任何正職的的非營利組織,如何成為台灣「網路圈人才加速器」? 其他可以找到我們的地方 XChange粉絲專頁:ClickhereXChange公開社團:ClickhereXChangeInstagram:ClickhereXChangeMedium:Clickhere 若有任何公司想試用人才庫、合作場地、交換流量,或有任何人才想毛遂自薦加入講師資料庫,都歡迎文章底下留下聯絡資訊,我們期待任何有趣的合作提案,一起串連海內外台灣人,發揮台灣人才在國際與網路圈的影響力!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你可以在這邊訂閱!:) 希望可以和貝蒂多聊聊嗎?邀請你和我來場CoffeeChat交流!當然,也歡迎追蹤矽谷獨角獸學院IG:bettywu.unicorn 請按讚:喜歡正在載入... 相關 留言一起交流吧! 取消回覆 PostNavigation PreviousPost 新鮮人的第一份工作,8大指標可以這樣選! NextPost 管顧資源懶人包17MBAConsultingCasebookFreePracticeCases 猜你喜歡 %d位部落客按了讚: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