匱乏與掙扎中對時代的回應 - 藝術家雜誌社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此外,長年做為國家級發展數位藝術重鎮的國立台灣美術館,除了年度性的「定製真實:數位藝術之魅」科技藝術展、「數位藝術方舟策展案」、「360°環景數位影像創作」與「時光 ... 匱乏與掙扎中對時代的回應──2018年台灣數位藝術發展的綜觀性回顧 首頁專題文章藝術家專輯2019年藝術家專輯01|2018視覺藝術年度回顧 專題文章 藝術家專輯04|關於繆斯的再思考:身體與身分03|當代藝術的未來進行式02|虎年話虎01|2021視覺藝術年度回顧12|希臘,從西方文明搖籃到現代國家11|海洋、南方與去疆界10|布魯日、福克斯頓三年展+雅典雙年展9|台灣藝術教育的場景與方法2021年藝術家專輯8|旅行的意義7|從藝術再探人與自然的連結6|藝術史中的臉、神情與內在5|上海、光州與利物浦雙年展4|當代藝術中心啟動的可能性3|美術館典藏作品的新視野2|末日與新生1|2020視覺藝術年度回顧2020年藝術家專輯12|以藝術實踐多元對話與解殖11|從藝術反思人與動物關係10|2020秋季雙年展09|人類世中的當代藝術09|藝術創作的身體感知映現08|藝術與植物07|數位時代的藝術市場06|藝術上線與疫症時代05|肖像與形象04|映現時代的韓國藝術03|網路的未來想像─以藝術做為方法02|現當代雕塑發展重探01|2019視覺藝術年度回顧2019年藝術家專輯12|藝術、生態與生態藝術11|2019秋季雙年展10|被再現的女性形象09|她者的藝術力08|藝術家的田野技藝07|聲音×影像藝術感知解讀06|第58屆威尼斯雙年展05|災難與藝術04|科技.藝術.人文03|當代策展的形變與可能02|大學美術館在台灣軌跡01|2018視覺藝術年度回顧2018年藝術家專輯12|藝術家製書的創作實踐11|2018秋季雙年展專輯10|漫畫靈光走進博物館09|從收藏到私人美術館08|2018柏林雙年展/第12屆歐洲聲言展07|商業畫的藝術價值06|影像的敘事與擴延05|素描藝術在當代04|新媒體藝術的政治性03|閒置空間再利用的反思02|犬之物語01|2017視覺藝術年度回顧2017年藝術家專輯12|熱帶的藝術視野11|他者現身:藝術做為實踐表意的工具10|再探現場藝術09|檔案、聲音與文化場景08|藝術與人文地理的交會07|第14屆卡塞爾文件展06|第57屆威尼斯雙年展05|企業的藝術力藝術收藏+設計專輯4│NFTsAreBoomingNFT:數位時代的新關係美學3│MINDFLOW原相.心流2│INTUITION&BEYOND藝.無盡藏1│MOTHERHOOD蓋婭.原生母性2021年藝術收藏+設計專輯12│SEEINGKYOTO京都 文化古都之當代藝術巡禮11│造局者FRAMERS10│ENIGMA生之源.萬物互聯9│綠之匯流MOTHERNATURE8│WONDERLAND奇境之遇7│ARTXMUSIC藝樂無界6│BeyondtheFace:ANewApproachtoPortraiture時代肖像5│Coding悟/語4│WovenCosmos集智.寰宇之構3│TheConstructors顯世錄:境造時代2│TimeCapsules時光譜:美之軸承1│ArtasAction藝術:意識興起的篝火2020年藝術收藏+設計專輯12│VISIONARY未來已來11│DIALOGUE對照記11│她:鏡觀時代She&Her:InsightsoftheArtWorld10│啟世.現象為本09│拾光:影像的創作與收藏08│非洲藝術.原生力量的萌現07│感性化外.夢奇地06│披光化影05│距象化藝術.美的雲途04│自然劇場03│潮藝當道02│時代的探針01│探藝.共時與交感2019年藝術收藏+設計專輯12│啟藝.文明史詩11│藝由心生10│光影機杼09│生命的布局08│潮藝萬象07│女藝.靈動之境06│情感博物館05│時間學04│山海經03│心之遊繫02│敘世之執念01│官覺劇場2018年藝術收藏+設計專輯12|藝之食托邦11|創變之維10|時代的拓片:穿越時光的典藏之美09|童萌會08|美之翕影07|超級結構06|疊蘊時華.典藏新詮05|歧界衍境04|奇感錦觀03|維也納現代主義02|跨時之思01|夢行者2017年藝術收藏+設計專輯12|演化移形11|森羅心景10|官覺之遇09|謬斯之約08|尚美之藝07|穿針引線06|天開創想05|曉世界.繪奇觀04|空間之塑作者專欄藝術家專欄 特別報導 ArtTaipei2021特別報導 美學漫遊 藝術視界 美術之眼 香港視線 國際傳真 評藝廣場 聚焦當代 國際藝壇 當代影像藝術關鍵詞 創意陶藝 誌上話陶 封面藝術家 封面評介 展覽評介 藝術人物 地景藝術 新書出版 策展論述 文化行政 數位藝術 圍場散步 台灣美術 藝術動態 美術館行政 名作物語 發現美術館 藝術市場 藝點觀察 當代藝術 雕塑藝術 書法藝術 建築藝術 攝影藝術藝術收藏+設計專欄 封面紀事 藝饗美學‧名人收藏 特別報導 設計名家 設計焦點 設計博覽 文化與創意 藝術人物誌 藝術博覽 藝術焦點 藝術視界 世界大藏家 藝術收藏 收藏焦點 當代藝術 藝術話題 時尚美學 影像美學 珠寶美學 創意萬象 市場焦點 文化時潮 藝術大觀 藝術與企業 藝術跨界 建築焦點 建築觀點 藝術家工作室 文物專欄 市場觀察 藝術市場 藝術拍賣 市場專欄 建築設計 藝術龍門陣 品牌、科技、新思維 以收藏.致未來 茶葉與茶器收藏分析 文化行旅 山海經.風土考 博物館巡禮 設計微言 哈佛隨筆 魏蔚隨筆 04|關於繆斯的再思考:身體與身分03|當代藝術的未來進行式02|虎年話虎01|2021視覺藝術年度回顧12|希臘,從西方文明搖籃到現代國家11|海洋、南方與去疆界10|布魯日、福克斯頓三年展+雅典雙年展9|台灣藝術教育的場景與方法8|旅行的意義7|從藝術再探人與自然的連結6|藝術史中的臉、神情與內在5|上海、光州與利物浦雙年展4|當代藝術中心啟動的可能性3|美術館典藏作品的新視野2|末日與新生1|2020視覺藝術年度回顧12|以藝術實踐多元對話與解殖11|從藝術反思人與動物關係10|2020秋季雙年展09|人類世中的當代藝術09|藝術創作的身體感知映現08|藝術與植物07|數位時代的藝術市場06|藝術上線與疫症時代05|肖像與形象04|映現時代的韓國藝術03|網路的未來想像─以藝術做為方法02|現當代雕塑發展重探01|2019視覺藝術年度回顧12|藝術、生態與生態藝術11|2019秋季雙年展10|被再現的女性形象09|她者的藝術力08|藝術家的田野技藝07|聲音×影像藝術感知解讀06|第58屆威尼斯雙年展05|災難與藝術04|科技.藝術.人文03|當代策展的形變與可能02|大學美術館在台灣軌跡01|2018視覺藝術年度回顧12|藝術家製書的創作實踐11|2018秋季雙年展專輯10|漫畫靈光走進博物館09|從收藏到私人美術館08|2018柏林雙年展/第12屆歐洲聲言展07|商業畫的藝術價值06|影像的敘事與擴延05|素描藝術在當代04|新媒體藝術的政治性03|閒置空間再利用的反思02|犬之物語01|2017視覺藝術年度回顧12|熱帶的藝術視野11|他者現身:藝術做為實踐表意的工具10|再探現場藝術09|檔案、聲音與文化場景08|藝術與人文地理的交會07|第14屆卡塞爾文件展06|第57屆威尼斯雙年展05|企業的藝術力4│NFTsAreBoomingNFT:數位時代的新關係美學3│MINDFLOW原相.心流2│INTUITION&BEYOND藝.無盡藏1│MOTHERHOOD蓋婭.原生母性12│SEEINGKYOTO京都 文化古都之當代藝術巡禮11│造局者FRAMERS10│ENIGMA生之源.萬物互聯9│綠之匯流MOTHERNATURE8│WONDERLAND奇境之遇7│ARTXMUSIC藝樂無界6│BeyondtheFace:ANewApproachtoPortraiture時代肖像5│Coding悟/語4│WovenCosmos集智.寰宇之構3│TheConstructors顯世錄:境造時代2│TimeCapsules時光譜:美之軸承1│ArtasAction藝術:意識興起的篝火12│VISIONARY未來已來11│DIALOGUE對照記11│她:鏡觀時代She&Her:InsightsoftheArtWorld10│啟世.現象為本09│拾光:影像的創作與收藏08│非洲藝術.原生力量的萌現07│感性化外.夢奇地06│披光化影05│距象化藝術.美的雲途04│自然劇場03│潮藝當道02│時代的探針01│探藝.共時與交感12│啟藝.文明史詩11│藝由心生10│光影機杼09│生命的布局08│潮藝萬象07│女藝.靈動之境06│情感博物館05│時間學04│山海經03│心之遊繫02│敘世之執念01│官覺劇場12|藝之食托邦11|創變之維10|時代的拓片:穿越時光的典藏之美09|童萌會08|美之翕影07|超級結構06|疊蘊時華.典藏新詮05|歧界衍境04|奇感錦觀03|維也納現代主義02|跨時之思01|夢行者12|演化移形11|森羅心景10|官覺之遇09|謬斯之約08|尚美之藝07|穿針引線06|天開創想05|曉世界.繪奇觀04|空間之塑 特別報導 ArtTaipei2021特別報導 美學漫遊 藝術視界 美術之眼 香港視線 國際傳真 評藝廣場 聚焦當代 國際藝壇 當代影像藝術關鍵詞 創意陶藝 誌上話陶 封面藝術家 封面評介 展覽評介 藝術人物 地景藝術 新書出版 策展論述 文化行政 數位藝術 圍場散步 台灣美術 藝術動態 美術館行政 名作物語 發現美術館 藝術市場 藝點觀察 當代藝術 雕塑藝術 書法藝術 建築藝術 攝影藝術 封面紀事 藝饗美學‧名人收藏 特別報導 設計名家 設計焦點 設計博覽 文化與創意 藝術人物誌 藝術博覽 藝術焦點 藝術視界 世界大藏家 藝術收藏 收藏焦點 當代藝術 藝術話題 時尚美學 影像美學 珠寶美學 創意萬象 市場焦點 文化時潮 藝術大觀 藝術與企業 藝術跨界 建築焦點 建築觀點 藝術家工作室 文物專欄 市場觀察 藝術市場 藝術拍賣 市場專欄 建築設計 藝術龍門陣 品牌、科技、新思維 以收藏.致未來 茶葉與茶器收藏分析 文化行旅 山海經.風土考 博物館巡禮 設計微言 哈佛隨筆 魏蔚隨筆 匱乏與掙扎中對時代的回應 2018年台灣數位藝術發展的綜觀性回顧 撰文/邱誌勇(《藝術家》2019年1月524期)    2018年台北數位藝術的整體發展景況可約略在三個顯著的面向觀之。

首先,在機構的轉型思考、創作的持續發展,與展覽的沉澱積累之中,逐漸走出一條新的路徑。

一如往常,從下半年到接近歲末年終之際,眾多展覽如滿天繁星般密集,除了數位藝術專類的節慶會展,數位藝術創作作品也似乎成為各展覽必備的內容之一。

再者,公部門機構如何面對傳統館所功能的轉型思考、執政單位如何面向潮流趨勢對文化創新實驗的強力挹注,以及離開公部門的經營團隊如何另闢蹊徑,成為體制外一股創新實驗的重要反動力量。

更重要的是,創作者又如何迎向科技的新發展,巧妙地融合新創技術設備,並將之涵納為新創作實踐的成果。

  體制外的反動與機構內的再定位  財團法人數位藝術基金會負責維運台北數位藝術中心,並主辦台北數位藝術節有長達十年之久,卻在柯市府主政對藝文事業的輕忽態度下而告中斷。

2016年台北市政府文化局以到館人數過低等技術性干擾因素,強硬地要求與經營台北數位藝術中心的財團法人數位藝術基金會終止合約,並在間歇性中斷後以新標案另覓經營者。

然而,新任經營者卻無力承繼台北數位藝術中心做為「研究、發展、實驗、創新」的核心宗旨,使得中心實體空間儼然成為一個廢單位,淪為辦公空間與簡易展場;其重新開幕之後的兩檔展覽——「終身保固—家電羅曼史」與「閉館整修」幾近失去數位藝術中心的創建宗旨,更無力回應數位科技發展的趨勢,顯示現經營團隊對當代數位藝術發展脈絡的淺薄視野,參與的藝術家創作也掩沒於失焦的脈絡之中。

台北市政府文化局曾以「進館人數過低」為由而結束原經營合約的狀況,映照在現有館所荒誕的經營情境中更顯得矛盾,致使中心彷彿成為一個被罷黜般不受重視的廢墟。

  陶亞倫個展「穿越光牆—ArchiveorAlive?」展場一景 (攝影、圖版提供:台灣數位藝術中心)    相對於萎靡荒廢的台北數位藝術中心,離開原中心後的台北數位藝術基金會另闢蹊徑,以全新前衛性觀念與創新性思維創建新的實驗基地。

對台灣數位藝術發展貢獻不遺餘力的黃文浩籌資數千萬,另創「台灣數位藝術中心DAC.tw」,並發起更具有前瞻性與實現性的科技藝術實驗計畫——「概念美術館」與「虛擬典藏表演藝術」等,以超越公務體系的速度與執行力,走出台灣數位藝術創新研發的另一路徑。

其中「概念美術館」聚焦於「作品在歷史脈絡中的真實性」,立基於數位時代網絡思維、觀看與體感技術,企圖以文化分層的歷史架構補充類比式物質典藏方式的不足,創造新數位敘事經驗。

第一檔陶亞倫個展「穿越光牆—ArchiveorAlive?」便是將十年前展出的作品,以「將其概念保留、技術更新」的策略,用虛擬實境(VR)的方式再現,延伸出新的創新思維。

  國立台灣美術館「定製真實:數位藝術之魅」展場一景。

PluginHUMAN 夢境2.2 2018 PVC、壓克力顏料、腦電圖、即時生成音像、燈光投影 1200×650cm(圖版提供:國立台灣美術館)    此外,長年做為國家級發展數位藝術重鎮的國立台灣美術館,除了年度性的「定製真實:數位藝術之魅」科技藝術展、「數位藝術方舟策展案」、「360°環景數位影像創作」與「時光天井多屏幕數位影像創作」的徵件作品展外,也於11月初舉辦「共創與連結:2018科技藝術國際趨勢論壇」,期盼在館內數位藝術方舟結束維運後,重新思考美術館內發展數位藝術的定位與未來的可能性。

為建構台灣科技暨跨領域藝術史、促進數位藝術的前瞻發展,並確實掌握藝術近未來的變動趨勢,舉辦論壇的目的乃是希望透過邀請來自馬德里普拉多媒體實驗室(MediaLabPRADO)、荷蘭WaagSociety藝術與科技中心轄下的開放生技實驗室(OpenWetlab),以及香港M+數碼計畫製作部門等國際專家學者的專題演講,吸取國際成功的經驗。

  國立台灣美術館「共創與連結:2018科技藝術國際趨勢論壇」現場一景 (圖版提供:國立台灣美術館)    該論壇聚焦於當代藝文事業的「機構角色轉變」、「創新實驗內涵」,以及「跨域協作趨勢」為核心命題,鏈結「平台」、「科技」與「創作」三個面向,分享專業機構連結各方資源共享的新嘗試與趨勢,並探詢當今科技藝術在跨領域創作的實踐過程中,如何得以再次突破現有創作經驗與合作模式。

綜整國際館所機構負責人對新興館所的經營視野與發展趨勢,以及當代新銳創作者對科技藝術創作的多元想像,可以發現,「開放」、「協作」與「多元」已然成為迎合時代發展趨勢的核心命題,透過創新科技的實驗精神、社群連結的集體共創、藝術的多元創製,以及強調工具民主化的創客運動,共同激發美術館在「創新實驗」(innovativeexperiment)、「開源共享」(opensource)、「研究發展」(researchanddevelopment)與「跨界展演」(interdisciplinaryperformance)的新想像,讓美術館做為文化傳播者的功能更往前大步邁進,開啟機構的新篇章。

  陳志建 空域 2018 低煙機、AR系統、iPad、耳機、重低音揚聲器 台灣當代文化實驗場「再基地—當實驗成為態度」展場一景©台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另一個由文化部所屬,透過台灣生活美學基金會負責規畫執行的新創機構「台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以結合「現當代藝術」、「數位影音像」、「社會創新」、「數位文化」與「跨領域創作」等面向為核心主軸,並以「打造當代文化創新生態系」為其目標。

台灣當代文化實驗場在場館邊修邊建、策略滾動式發展,與文化行政人員高度匱乏之中,走出了艱困的一年。

從開幕至今,執行團隊以對外徵件提案、自辦活動及工作坊、邀請策展等方式橫向連結,構連專家、藝術家、專業人士與一般民眾的參與;儘管整體發展策略對回應當代文化趨勢有著明確的方向,卻因「目標太多、資源太少、時間有限、人力不足、知名度不夠」等侷限,使得執行團隊疲於奔命,階段性發展目標未能聚焦,致使成效過於分散。

   從公部門機構館所的創建與轉型,以及民間力量的再生與挹注,我們可以發現公家館所機構在回應當代文化創新實驗與數位藝術發展上的急迫性;而官方因科層特質而難以回應的前衛實驗性想法,儼然成為民間機構發展的最大優勢。

總之,公部門與民間機構如何找到一個對的形式讓創造力不斷湧入、如何能在原創實踐產出與經營規模控制之間求取平衡,將是成為回應趨勢最重要的課題。

(全文閱讀524期藝術家雜誌) 【1月專輯│2018視覺藝術年度回顧】 2018年十大公辦好展覽 2018年十大視覺藝術新聞 台灣錄像新媒體藝術的當代趨勢與未來想像 匱乏與掙扎中對時代的回應 2018年台灣數位藝術發展的綜觀性回顧 注意力的調度.中陰身的影像 2018VR影像年度觀察報告 以地方做為驅動 2018文化政策與藝術環境觀察 回上層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