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津歷史名人司馬遷之十二司馬遷之謎上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採訪記錄稿)程原生

1949年, 中共中央機關開始由西柏坡遷往北平,毛澤東主席意味深長地對大家說「這次是進京趕考」,因此,他從已經裝箱的個人藏書里,特意挑出《史記》和《資治通鑑》兩部書隨身攜帶。

毛澤東主席指出:中國有兩部大書——《史記》和《資治通鑑》,都是有才氣的人在政治上不得志的困境中寫出來的。

這兩部大書的作者是誰?他們都經歷了怎樣的人生困境呢?

兩位作者都複姓司馬,都是中國最著名的史學大家,都誕生於三晉大地。

他們身後,都留下無數撲朔迷離的歷史謎團。

陝西韓城芝川鎮,黃河邊的一座山崗上,矗立著《史記》作者司馬遷的祠堂。

正是在這座祠堂,隱藏著他人生遭遇的種種印記。

2000年前,司馬遷就踏著祠堂前那樣的滄桑古道,南涉江淮流域,北游齊魯大地,奉旨西征巴蜀,南至雲貴邊陲。

考察了大量歷史典故。

父親司馬談死後,司馬遷承襲父親的職務做了太史令,從此可以閱讀國家檔案和圖書文獻,他以深厚的文化積澱,撰寫了歷史巨著《史記》,被列為中國二十四史的第一部,祠堂前匾額上鐫刻的「高山仰止」,就是對他史學成就的最高評價。

《史記》用了一半的篇幅,記錄了毛澤東所說「秦皇漢武」的那個輝煌時代。

那個由內憂外患開始,直至征服列強的秦漢時代。

因此,自漢朝以後,所有的民族都稱呼中國人為漢人、漢族、男子漢,使用漢語和漢字。

甚至宇宙銀河,也被認為是連著漢水的天河,稱作銀漢、河漢。

後來的漢丞相曹操就曾寫下「星漢燦爛」的名句。

《史記》以精練的中國古文,匯成五十二萬字的巨著,成為中國史書的珍寶。

《史記》的體裁模式,從此成為一種規範,兩千年來的中國史書,都沒有跳出司馬遷所創立的範疇。

司馬遷祠堂建於宋代。

通往祠堂的99級台階之間,有一副重要的牌匾。

「史筆昭世」,這是對司馬遷職業人格的最高評價。

但是,一說到史官的職業,我們就能預感到它背後潛藏的殺機。

董狐是春秋時代晉國的史官,他不畏懼執政大臣趙盾的權勢,秉筆直書「趙盾弒君」,就是記下趙盾謀殺國君,被孔子譽為良史。

而齊國的太史記錄了崔杼殺君王,卻被當場砍死,他的兄弟立刻接替他的職務,又因為如實記錄而被殺,連續三個兄弟被殺死之後,第四個兄弟又趕來接替職務,繼續如實記錄。

如此不畏權勢,不計生死,是史官的職責所在。

但是,真能這樣秉筆直書,就常常難逃厄運。

這座祠堂的主人,正是一位史官。

進入太史祠。

穿過獻殿,便是寢殿。

正中暖閣里是司馬遷的彩塑坐像,他身著紅袍,手握竹簡,束髮長須,神態莊重安詳,面孔稍稍偏向左面。

按這座祠堂坐西南朝東北的方位,司馬遷正是面朝北方。

他為什麼要面朝北方呢?

他所關注的,一定是發生在北方的大事。

漢朝開國以來,北方強悍的匈奴屢屢侵犯邊境。

反擊匈奴進犯,對於通過暴力奪取天下的漢高祖劉邦,似乎應該沒什麼問題。

翻開司馬遷的《史記》就知道,歷史完全不是那樣。

面對北方的匈奴,漢高祖劉邦總是屢屢敗北,他雖然統一了中原,政權的穩定卻不能樂觀。

《史記》不斷記載著「……悉收秦所使蒙恬所奪匈奴地者,與漢關故河南塞至朝那、膚施,遂侵燕代……侵盜代雲……攻太原至晉陽下……」。

劉邦打敗了項羽,平息了韓信、彭越和英布叛亂後不久,回到故鄉沛縣,在故舊父老面前萬分得意,擊築高歌「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的時候,中原周圍的少數民族虎視眈眈,早已把中原包圍得水泄不通。

這是因為西漢王朝完成中原統一的時候,匈奴部落也在大漠北部完成了統一,勢力範圍東至遼東半島,西至今天的新疆,南部收回了被中國秦王朝奪去的河套地區。

面積比中原的版圖還大。

儘管今天的研究顯示,匈奴從人種學上也許不同於漢人,但為什麼匈奴要屢屢進犯中原呢?

司馬遷在《史記》里記載,匈奴人認為他們也是炎黃子孫,中國也有他們一份。

而根本原因是,中原的富庶,對那些寒冷荒涼地帶的遊牧民族,永遠是一個難以抗拒的誘惑。

秦始皇修築的長城,也無法阻擋這種誘惑。

西漢王朝的開國皇帝劉邦,乘著剛剛打敗項羽、統一中國的餘威,親自率領大軍向匈奴進攻。

結果劉邦大敗,在山西大同東部被團團圍住,後來使用黃金珠寶賄賂匈奴王后,才僥倖突圍逃走。

匈奴如此強大,怎樣才能保證邊疆穩定呢?司馬遷在《史記》里記載,劉邦轉而採納和親政策,把公主嫁給匈奴單于,希望他成為中國的女婿,不再與岳父作對。

劉邦去世,呂后以皇太后身份掌握了政權。

然而,匈奴的首領冒頓單于,根本沒有把漢朝放在眼裡,他寫了一封信戲弄呂后說:「聽說你死了男人,我也恰巧死了女人,我可以收你當小老婆,從此匈奴和中國,成為一家。

」呂后雖然氣的吐血,也無可奈何,只好回答說:「我已年老,不能侍奉你,願意用年輕的公主代替」。

力拔山河氣蓋世的項羽都無法戰勝的漢朝軍隊,何以對匈奴一籌莫展呢?

開國的漢朝無力抗擊匈奴,原因是人口稀少,兵源和財源缺乏。

劉邦對項羽的戰爭時間雖短,殺戮卻非常慘重,致使國力衰弱,百業凋零,連天子出行都找不到4匹顏色相同的馬,將相出行只能坐牛車。

《史記》記載,當時各大都名城戶口流失,人數只剩十分之二三。

這樣一個積貧積弱的窮國,如何才能阻擋屢屢進犯的匈奴鐵騎呢?

正當內憂外患之際,政局發生了變化。

當年劉邦曾經讓所有的文武官員盟誓:「不姓劉而稱王的,天下人共同攻擊他」。

因此,呂后去世立刻發生了政變,忠於劉邦的武將周勃,把呂后家族和黨羽全部斬殺,為劉家奪回了政權,選擇了親王劉恆繼位。

歷史證明這次選擇,對西漢王朝是極為幸運的。

漢文帝劉恆為人仁慈、節儉,他廢除了割鼻子、斷手足的酷刑,經常免除全國農民的賦稅。

包括繼位的漢景帝劉啟在位共四十年,形成著名的「文景之治」,以至各地倉庫存糧太多,發生腐爛。

存錢也太多,串錢的繩索都被蟲蛀斷。

政府養在長安的馬,超過四十萬匹,國力大增,人口也大增,為後來漢武帝反擊匈奴,儲備了豐富的戰略物資。

司馬遷擔任太史令,正是在漢武帝全面反擊匈奴的時代。

司馬遷塑像的目光凝視著北方。

那裡是朝廷與匈奴作戰的方向,而他人生的慘痛遭遇,也是來自那場戰爭。

司馬遷編寫《史記》的第五年,名將李廣的孫子李陵,率兵隨李廣利出擊匈奴被俘,皇帝劉徹大怒,認為李陵應該自殺。

大臣們隨聲附和,交口詆毀李陵。

劉徹問司馬遷的意見,司馬遷憤於人心的險惡,挺身辯護說:李陵以五千步兵,孤軍深入沙漠,與匈奴八萬騎兵對抗,轉戰數百里,血戰八日,殺敵萬餘人,箭盡力竭,仍冒白刃反攻,部下毫無離心。

自古名將,不過如此。

他雖被俘,卻曾力挫強敵,足以名垂天下。

只因寡不敵眾,沒有救兵,責任不全在李陵。

漢武帝認為司馬遷在影射他的裙帶親戚、出擊西域匈奴戰敗的主帥李廣利,勃然大怒,立刻把司馬遷投入監獄,處以宮刑。

僅僅因為不同的言論,就該下此毒手嗎?我們難以猜測劉徹的真實想法。

後來的《三國志》里描寫王肅的一段話,為我們解開了這個謎團。

王肅說,司馬遷記錄事件,既不美化好事,也不隱瞞壞事……漢武帝聽說他寫《史記》,就取來寫孝景帝和寫自己的兩部本紀,結果沒有看到期望的歌功頌德,勃然大怒,刪去了這兩部本紀。

後來這兩部本紀就只有目錄沒有內容。

對司馬遷處以宮刑,那是漢武帝心中有難言之隱,借李陵的事,給他點顏色看(「司馬遷記事,不虛美,不隱惡。

劉向、揚雄服其善敘事,有良史之才,謂之實錄。

漢武帝聞其述史記,取孝景及己本紀覽之,於是大怒,削而投之。

於今此兩紀有錄無書。

後遭李陵事,遂下遷蠶室。

此為隱切在孝武,而不在於史遷也」)。

漢朝的司法制度極其黑暗。

即便是最高級官員,只要陷入司法的陷阱,都不能自保。

例如削平七國之亂,拯救西漢王朝的救星,後來擔任宰相的周亞夫,他的兒子購買了一些紙糊的刀槍作陪葬,預備父親死後焚化。

有人就告發周亞夫私藏武器叛亂,立刻被投進監獄。

周亞夫向法官解釋,那只是死人的用品。

法官何嘗不明白,但他們的任務不是追尋真相,而是執行命令,只好回答說:「你雖然沒有在地上叛亂,但很明顯,你將在地下叛亂。

」周亞夫只能死。

另一位大農令顏異,相當於農林部長,當皇帝劉徹發行一種專門向封國詐財勒索用的「鹿皮幣」時,顏異只向外翻了一下嘴唇,立刻被投入監獄,法官判他犯了「腹誹」大罪,就是在肚子裡誹謗朝廷。

顏異也只能死。

因此,周亞夫、顏異、司馬遷等,任何人都救不了他們。

那個時代,每年逮捕的囚犯,都達到十幾萬人,占到全國總人口百分之一。

也就是每一百人之中,就有一人因謀反罪關入大牢,任何一個朝代都無法與此相比。

司馬遷忍受宮刑極為痛苦,幾次都要自殺,但他終於沒有選擇死,他必須完成《史記》。

韓城司馬遷祠堂內的塑像長久地遙望著那刻骨銘心,李陵一去不返的方向。

那是一段令司馬遷永遠不能忘卻的歷史、必須寫入《史記》的歷史。

漢武帝沒有下令毀掉這部他認為「誹謗」的書,他釋放司馬遷出獄擔任中書令,或許期望司馬遷能改寫那些「誹謗」的內容。

司馬遷出獄後發奮寫作,終於完成了這部五十二萬字的不朽名著《史記》,他似乎沒有對漢武帝的不滿作什麼修改。

那麼,漢武帝只須一把火,就能讓它灰飛煙滅。

(作者時任中央電視台第四套節目《國寶檔案》編導、山西省委宣傳部山西建設文化強省電視工作站站長。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