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後主劉禪=(加強版)晉惠帝司馬衷+明英宗朱祁鎮?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劉禪(shàn)(207-271),字公嗣,小名阿斗。
三國時期蜀漢第二任皇帝,劉備之子,母親是昭烈皇后甘氏,史稱甘夫人。
「建安二十四年,先主(劉備)為漢中王,立(劉禪)為王太子。
」後來劉備稱帝後,劉禪被立為太子,劉備永安託孤後,劉禪繼位,那一年,劉禪十七歲。
因為魏晉時期,文章務求精簡,因為語言的簡練,也造成後代人對歷史人物描述從而產生了不少歷史謎題。
所以三國志到了南朝劉宋時期,給三國志做了注。
而劉禪的身上的迷題,貌似依然不少。
一,身世之謎
首先裴松之引魏略中,還有一段劉禪身世的問題,魏略中說曹操打小沛,劉備敗走,劉禪幾歲的時候遺落民間,因為那個時候小,只知道父親叫劉備。
後來被一個姓簡的人買去,帶到了漢中,劉備入益州,才父子相認。
最後裴松之根據其他的記載才破除了這個謊言,然後裴松之也覺得這件事這麼寫搞不懂是為什麼,「此則魏略之妄說,乃至二百餘言,異也!」
二,能力問題
劉備永安託孤後,諸葛亮為正,李嚴為副,共同輔佐後主劉禪。
後來李嚴莫名其妙的做死,李嚴被貶為平民。
諸葛亮死後,蔣琬費禕姜維先後身居要職,其中蔣琬死後,「魏略曰:琬卒,禪乃自攝國事。
」這點可以看出之前國事都是先後由諸葛亮和蔣琬打理,蔣琬死後,劉禪才親掌政事!這一年是延熙九年六月!期間費禕姜維紛紛登台,費禕被殺後,劉禪對於姜維的北伐也頗為支持。
「景耀元年,姜維還成都。
史官言景星見,於是大赦,改年。
宦人黃皓始專政。
」到宦官黃皓專政景耀元年,中間大概十年。
劉禪在位41年,是三國時期做皇帝最久的,排除諸葛亮與蔣琬的理政時間,劉禪親掌政事約十年,十年後宦官黃皓專政,六年後蜀漢滅亡。
至於說到劉禪的個人能力問題,不在乎兩種,第一種漢晉春秋與世說新語記載的那樣,「樂不思蜀」的一種形象,按照這種說法,劉禪可能是僅次於西晉惠帝司馬衷了。
至於第二種,劉禪是大智若愚,明哲保身的能者形象。
那麼哪種形象是劉禪最接近歷史的形象呢?其實小編是更加傾向於劉禪是一個平庸,沒有多少能力,沒心沒肺的一個簽字皇帝。
為什麼這麼說呢?小編有以下幾個理由:
1,劉備夷陵兵敗,回到永安,交代後事的時候對諸葛亮說: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如果劉禪不行,你就取而代之。
當然劉備這說的肯定也是客套話,意在敲打諸葛亮,這個很像後來前燕的慕容俊對慕容恪的託孤,就連兩個人的對答都十分相似。
可是話說回來,慕容俊推慕容恪做接班人的理由是當時慕容暐年幼,當時慕容暐只有十歲。
可劉備的理由是劉禪「不才」,前文說了,劉禪十七歲繼位,在古代,十七歲不小了。
如果劉禪有一定的能力,劉備用的著說「如其不才」麼?而劉備這個人在三國的歷史上向來看人很準,這次是不是又看出劉禪的某些苗頭?
2,劉禪繼位後,國事上幾無建樹,前期諸葛亮蔣琬,估計按諸葛亮出師表的內容,劉禪應該是一個甩手掌柜,且有親近小人之嫌,諸葛亮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上,劉禪估計也只有「丞相說得對」這樣的口頭禪,而且諸葛亮也遲遲沒有還政於劉禪,理由是劉禪還不通政事。
諸葛亮的人品又是典型的君子忠臣的做派,如果劉禪才堪大任,諸葛亮會不把政權交出來麼?如果劉禪能力強,諸葛亮敢不把政權交出來麼?由此可見,劉禪不是能力不足是什麼?至少也是無心於政治。
3,劉禪掌政之後,重用了黃皓,蜀漢的亡國,黃皓亂政,排除異己是起了一些作用的。
三國志中記載,董允在世的時候,黃皓怕董允。
董允死後,黃皓青雲直上。
不是說身邊有佞臣的皇帝昏庸,如果一個朝代中佞臣專權亂政,一人之下,那麼這個皇帝基本上離昏君不遠了。
而劉禪在身邊大臣相互爭鬥的權力漩渦中,不做任何表態,既沒有幫賢臣,也沒有助小人,是不是有點太平庸了
4,投降曹魏。
裴注引漢晉春秋曰:後主將從譙周之策(開城投降),北地王諶(劉諶)怒曰:「若理窮力屈,禍敗必及,便當父子君臣背城一戰,同死社稷,以見先帝可也。
」後主不納,遂送璽緩。
是日,諶哭於昭烈(劉備諡號)之廟,先殺妻子,而後自殺,左右無不為涕泣者。
對於這件事,後世宋末陳世崇
說:「孔明之子瞻、孫尚戰死,張飛之孫遵,趙雲次子廣亦戰死,北平王諶哭於昭烈廟,先殺妻子乃自殺,魏以蜀宮人賜將士,李昭儀不辱自殺。
禪不特愧於將士,亦且愧於婦人矣。
」從這件事當中,劉禪至少是一個軟骨頭!
5,樂不思蜀。
同樣裴注引漢晉春秋曰:司馬文王(司馬昭死後司馬炎追他父親諡號是文)與禪宴,為之作故蜀技,旁人皆為之感愴,而禪喜笑自若。
王謂賈充曰:「人之無情,乃可至於是乎!雖使諸葛亮在,不能輔之久全,而況姜維邪?」(司馬昭對賈充說:人沒有情感,怎麼可以到這種地步,就算諸葛亮在,也保不了他多久,更何況是姜維)充曰:「不如是,殿下何由並之。
」他日,王問禪曰:「頗思蜀否?」禪曰:「此間樂,不思蜀。
」郤正聞之,求見禪曰:「若王后問,宜泣而答曰『先人墳墓遠在隴、蜀,乃心西悲,無日不思』,因閉其目。
」會王復問,對如前,王曰:「何乃似郤正語邪!」禪驚視曰:「誠如尊命。
」左右皆笑。
這件事鬧出了對於劉禪來說一個不小的笑話!有人為劉禪抱不平,說劉禪這是大智若愚,是為了保全自己!小編推測不是這樣的,司馬昭也是一個人傑,如果劉禪是在裝瘋賣傻,司馬昭會看不出來?人傻不傻,可謂是日久見人心,劉禪賢,司馬昭必有所聞!而且劉禪傻的連身邊大臣都看不下去,為他支招。
如果劉禪不是那麼的白痴,大臣肯定也知道,何必還要教劉禪該如何如何的做呢?
那麼應該怎么正確的看待劉禪的能力問題與智商問題呢?
個人認為劉禪的智商比司馬衷肯定是要強的,但是估計也是高不到哪裡去。
麼能力呢?劉禪應該屬於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類型,這點很像明代皇帝朱祁鎮。
陳壽評價劉禪說他:後主任賢相則為循理之君,惑閹豎則為昬闇之後,傳曰「素絲無常,唯所染之」,信矣哉!大概意思是劉禪身邊有賢能的人,劉禪就是一個守業之君,如果任用一些小人,劉禪就是一個昏君。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並說他「然經載十二而年名不易,軍旅屢興而赦不妄下,不亦卓乎!自亮沒後,茲制漸虧,優劣著矣。
」意思說他沒有隨意改年號,對於軍隊的管理也還可以,也挺不一般,自從諸葛亮死後,劉禪就難以維持現狀,和之前的體系狀況也變得越來越差。
其實說到底,小編認為蜀後主劉禪=(加強版)晉惠帝司馬衷+明英宗朱祁鎮 的綜合體。
劉禪的表現總體智商應該高於司馬衷,朱祁鎮這個人個人評價一下,這皇帝稍微複雜一些,一兩句話很難描述他,首先,兩次為帝,大明傳到他手裡的依然國力很強!但是大明基本上也是從他手裡走向亡國的徵兆,他九歲即位,太皇太后張氏幫他打理,國家也算井井有條。
不過這功勞明顯不應該給在他的頭上,而後張氏駕崩,寵信太監王振,為以後的土木堡之變被瓦剌俘虜埋下了伏筆。
後來朱祁鎮被瓦剌送回,又被其弟朱祁鈺軟禁,可謂命運真是一波三折,最後石亨發動奪門政變,朱祁鎮復位。
殺于謙等忠能之臣,後來也殺了石亨等權臣,因為土木堡之變,殺于謙,對當時明朝的影響太大,不過晚年時期又任用賢能,國家國力有所恢復,但是還是難抵當初土木堡之變的損失。
其實歸咎起來,朱祁鎮是一個很沒有主見的人,說他是一個完全的昏君不太適合,可能更加是一個庸君吧,因為他的好壞完全取決於他身邊的人是好是壞。
(這裡體現的就是庸與昏並存,這點個人感覺和劉禪非常像)
劉禪作為蜀漢後主,沒有禍害百姓,沒有大修土木,沒有妖艷的後宮,沒有大肆錯殺忠臣,也沒有錯用那麼多的小人,最後還亡國,也許真的只是一個甩手皇帝,當他身邊的忠臣雲集,政績好,他可以混一個好名聲,當他身邊忠臣殆盡,小人當道,他也很容易變成亡國之君。
他是一個無心政治的皇帝,他是一個庸君,他是實際上的傀儡,因為智商與能力低下,他沒有禍害百姓,他不應該被世人唾棄,同時,他也不應該被世人誇讚。
(文/南山 水飲南山清溪環,琴入竹林春秋晚,挑燈溫酒隨身起,願醉書台臥東觀)
漁樵春秋/「香茗一盞,濁酒一壺,以漁翁的視角、樵夫的語言,講老百姓愛看愛聽的歷史故事。
」
假如劉禪如世人所說「扶不起來的阿斗」,又怎能立足於亂世之間?
劉禪,即蜀漢後主,字公嗣,小名阿斗。三國時期蜀漢第二位皇帝。幼年時多遭難,幸得大將趙雲兩次相救,於公元223年劉備病逝於白帝城,劉禪繼位,被世人稱為劉後主。
古文篇(一)·《前出師表》·諸葛亮
《出師表》出自於《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卷三十五,是三國時期蜀漢丞相諸葛亮在北伐中原之前給後主劉禪上書的表文,闡述了北伐的必要性以及對後主劉禪治國寄予的期望,言辭懇切,寫出了諸葛亮的一片忠誠...
導致蜀漢滅亡的三大奸臣!本該千刀萬剮,結局奈何!
這三人分別是陳祗,黃皓,譙周!陳祗黃皓 ——「蜀中四賢相」身後的狼狽專政者;史稱二人「互相表里」,「操弄威柄,終致覆國」;小人得志自有得志的道行,忠臣遺恨無不恨在帝王好惡之間與自己傻帽;忠誠忠到...
劉禪真的是扶不起的阿斗嗎?NO,你被《三國演義》忽悠了
三國時期蜀漢政權的創建者劉備病死後,他的兒子、十七歲的劉禪被扶上了皇位,這位蜀漢後主為人懦弱愚鈍,不思治國理政,諸葛亮等輔佐他的老臣們只好干著急。眼看著蜀國朝政腐敗、江河日下,最終兵敗國亡,落...